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强

作品数:11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共建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核科学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篇第一性原理
  • 3篇课程
  • 3篇
  • 3篇
  • 3篇
  • 2篇等离子
  • 2篇第一性原理研...
  • 2篇原子
  • 2篇同位素
  • 2篇锆铁
  • 2篇面向等离子体...
  • 2篇金属
  • 2篇课程教学
  • 2篇教学
  • 2篇过渡金属
  • 2篇氦原子
  • 2篇辐照效应
  • 1篇电厂
  • 1篇学法
  • 1篇学理

机构

  • 9篇华北电力大学
  • 6篇西北核技术研...
  • 3篇湘潭大学

作者

  • 9篇赵强
  • 4篇欧阳晓平
  • 4篇张峥
  • 3篇李向宾
  • 3篇黄美

传媒

  • 2篇原子核物理评...
  • 1篇核化学与放射...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科技资讯
  • 1篇国际公关
  • 1篇青年与社会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氢氦在钨中的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PBE形式的广义梯度近似(GGA)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氢或氦在钨中产生点缺陷的形成能以及缺陷形成后对钨的弹性的影响;采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了空位和自间隙原子这两种缺陷。经计算发现:氢氦掺杂在钨的晶体结构中会引起晶体体积的变化,其变化结果跟掺杂的位置有关,在四面体或八面体处的掺杂会使晶体体积增加,替位掺杂会引起晶体体积减小;从形成能来看,氢掺杂在钨中最占优的位置是四面体处,而氦最占优的则是替位掺杂。在几种缺陷中,形成能最小的是氢的四面体掺杂,形成能最大的则是钨的自间隙原子形成;钨中若含有氢或氦的点缺陷,晶体的体弹模量和剪切模量会发生改变,当钨中含有氢替位或自间隙原子时晶体会向塑性改变,含有其他点缺陷时晶体会沿着脆性方向转变。但总体来说带有缺陷的钨仍然具有延展性。值得注意的是,氢或氦在钨中会引起晶体的各向异性,其具体结果与缺陷所处位置相关,只有缺陷属于替位时才不会发生各向异性。本文的研究工作可为第一壁材料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张峥赵强欧阳晓平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
连续碳纤维增强碳化硅的辐照效应
连续碳纤维增强碳化硅材料除了具有碳化硅材料固有的低中子活化性能,低衰变热性能和低氚渗透性能等优点以外,还具有密度低、线性膨胀系数小、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抗氧化、抗蠕变、抗热震、耐化学腐蚀、耐盐雾、优良的电磁波吸收...
李洋赵强张峥欧阳晓平
关键词:氦原子
连续碳纤维增强碳化硅的辐照效应被引量:1
2017年
连续碳纤维增强碳化硅材料除了具有碳化硅材料固有的低中子活化性能,低衰变热性能和低氚渗透性能等优点以外,还具有密度低、线性膨胀系数小、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抗氧化、抗蠕变、抗热震、耐化学腐蚀、耐盐雾、优良的电磁波吸收特性等一系列优异性能,是各类核工程重要的潜在候选材料。在核聚变工程应用领域,连续碳纤维增强碳化硅材料作为第一壁材料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辐射粒子的影响。研究清楚这些辐射粒子对它的辐照效应对其在核工程领域的安全使用至关重要。采用蒙特卡罗方法与分子动力学方法进行模拟计算,研究了氕、氘、氚和氦四种粒子对连续碳纤维增强碳化硅的辐照效应。SRIM和LAMMPS计算结果表明:当入射原子能量为100 e V,连续碳纤维增强碳化硅中碳的浓度在80%~85%时,氕、氘、氚和氦原子的溅射率存在最小值;入射粒子的种类对溅射率的影响显著,氦原子的溅射率大于氘原子和氚原子,而氘原子和氚原子的溅射率相差不大但均显著大于氕原子;溅射率随入射能量的增加先迅速增加后逐渐减小,氕、氘、氚和氦原子入射能量分别在200,400,600和800 e V时存在溅射率最大值;当氦原子入射能量为100 e V时,溅射率随入射角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这些结果对连续碳纤维增强碳化硅材料在核工程上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李洋赵强张峥欧阳晓平
关键词:氦原子
过渡金属锆铁对钨中氢氦行为的影响
钨被广泛地认为是最具潜力的面向等离子体材料.钨在聚变堆中的服役过程中,会受到强束低能的氢氦粒子流的影响,其结果是钨的性能下降.本工作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研究了过渡金属锆铁对钨中氢氦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锆或铁的掺...
张峥赵强李洋张浩符精品欧阳晓平
关键词:过渡金属面向等离子体材料第一性原理
成果导向下的核电厂结构设计与有限元方法课程教学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当前,成果导向作为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工程教育认证的三大核心理念之一,正在被日益应用于课堂教学改革。具体到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如何利用基于成果导向的案例教学来促进实践教学,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尚未见大量报道。该文基于一教学案例,依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转变教学主体,以达到更为有效的教学产出。
李向宾黄美赵强
关键词:教学理念
Tl、Na替位掺杂CsI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2015年
采用广义梯度近似(GGA)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分别对CsI、(CsTl)I2和(CsNa)I2晶体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计算。计算得到:掺杂后CsI的晶体体积有所减小,且掺入Tl时减小更为明显;CsI、(CsTl)I2和(CsNa)I2晶体的带隙分别为3.664 e V、2.752 e V和2.735 e V,这是因为掺杂使原来的禁带中增加了一些激子带,表明掺杂后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所需要的能量更小;从态密度的分布情况来看,掺杂后导带宽度都有所增加,靠近费米能级处的峰值宽度都增大,而且Tl掺杂会在靠近费米能级的价带中增加一个小峰,这些现象表明掺杂能使晶体能在受到同样的辐照时会产生更多的闪烁光子;CsI、(CsTl)I2和(CsNa)I2的光学吸收系数分别在光子能量小于3.7 e V、2.7 e V和2.5 e V的范围内为零,说明对处于该能量范围内的光子来说,晶体是透明的,不会发生吸收。虽然掺杂使CsI的吸收边发生了红移,但是整体对低能可见光子的吸收减少。因此,掺杂Tl,Na会使闪烁体的探测效率增加。本文的研究工作为CsI发光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CsI掺杂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张峥赵强欧阳晓平
关键词:CSI广义梯度近似第一性原理
“慕课”背景下的工科专业研究生课程的新探索
2019年
'慕课'时代的到来给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慕课'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形成了冲击。因此,当前研究生教育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研究生教育的改革重点应着重于教育价值理念、教学结构关系、培养方案、学习模式、及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本文简单介绍了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所开设的《核电厂结构与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生课程慕课教学的新探索。
赵强黄美李向宾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工科
过渡金属锆铁对钨中氢氦行为的影响
2017年
钨被广泛地认为是最具潜力的面向等离子体材料。钨在聚变堆中的服役过程中,会受到强束低能的氢氦粒子流的影响,其结果是钨的性能下降。本工作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研究了过渡金属锆铁对钨中氢氦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锆或铁的掺入会使钨的机械强度降低,延展性增加;锆铁的掺入不会改变氢氦在钨中的最佳占位,但是它们对氢氦在钨中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锆和铁对钨中氢氦的捕获作用存在一个最佳作用半径;铁原子在短距离(<3.626?A)时对氦有捕获作用,在长距离(>3.626?A)时存在排斥作用,而锆对钨中氢氦均具有捕获作用;钨中氢表现为亲电子的性质,而氦表现出疏电子的特性。总体上讲,锆对钨中氢氦的捕获作用要强于铁对钨中氢氦的捕获作用。本研究工作能够为钨基面向等离子体材料制备提供理论指导。
张峥赵强李洋张浩符精品欧阳晓平
关键词:过渡金属面向等离子体材料第一性原理
案例教学法在核工程相关课程中的应用——以核燃料包壳教学为例
2019年
核电厂结构设计是核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增加学生对学习本课程的兴趣,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文章简要介绍了案例教学法在我院核电厂结构设计课程中的应用,重点讨论了核燃料包壳教学。
赵强黄美李向宾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专业课程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