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智博 作品数:7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我国岩羊寄生虫研究现状 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我国岩羊寄生虫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发现岩羊可感染的寄生虫共42种。其中,线形动物门有尾感器纲的圆线目线虫共有16种,无尾感器纲的毛尾目的线虫共有2种,共18种寄生虫,占感染总数的42.86%;扁形动物门吸虫纲的复殖目有9种,绦虫纲的圆叶目有5种,共14种寄生虫,占感染总数的33.33%。蠕虫(线虫、吸虫、绦虫)共计32种,占感染总数的76.19%;原生动物门孢子虫纲中的真球虫目有6种,鞭毛虫纲阿米巴目有1种,共7种寄生虫,占感染总数的16.67%;节肢动物门昆虫纲中的虱目、双翅目、蚤目各有1种,共3种寄生虫,占感染总数的7.12%。岩羊感染的寄生虫以蠕虫为主。 史沁欣 张长生 彭智伟 胡智博 宋治燕 袁发明 刘振生 侯志军关键词:岩羊 寄生虫 江苏地区对虾3种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5株IHHNV的编码区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7 2017年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桃拉综合征病毒(TS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是威胁对虾养殖的重要病毒。为了调查这3种病在江苏境内的流行情况,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的PCR检测法对2015年5月—2016年5月采集的1436尾对虾样品进行3种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WSSV阳性率为17.20%,TSV阳性率为0%,IHHNV阳性率为39.48%。对江苏不同地区分离出的5株IHHNV进行基因序列分析,数据显示这5个地区的毒株均属于Ⅰ型感染株,与韩国株的进化关系较为接近。本研究通过调查以上3种病毒病在江苏境内的流行情况,并进行序列分析,发现江苏不同地区的凡纳滨对虾IHHNV感染均为Ⅰ型,研究结果对养殖虾的疾病防控有重要参考价值。 王筱珊 胡智博 费荣梅关键词:WSSV TSV IHHNV WSSV与IHHNV竞争对虾鳃细胞膜受体的研究 2017年 本研究对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与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能否竞争虾鳃细胞膜上的NM23蛋白受体进行探索。先用蔗糖梯度离心法提纯WSSV的全蛋白,利用病毒覆盖蛋白印迹技术(VOPBA)与对虾鳃细胞膜NM23蛋白作用,将疑似蛋白条带进行LC-MS/MS分析,初步筛选出3种WSSV蛋白,分别为WSSV013、Wsv497和Wsv035,再构建这3种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通过VOPBA和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验证了Wsv497、Wsv035能与NM23蛋白相互作用,WSSV013不能与NM23蛋白相互作用。初步推测WSSV与IHHNV可能竞争对虾鳃细胞膜上的NM23蛋白受体,该结果为今后研究两种病毒竞争细胞膜受体和虾病毒蛋白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王筱珊 胡智博 费荣梅关键词:免疫共沉淀 NM23蛋白 扬子鳄Viperin蛋白抗病毒机制的初步研究 Vipenn蛋白是一种具有高效广谱抗病毒效应,并与内质网密切相关且受IFN诱导的生物大分子,属于干扰素刺激基因家族成员之一,研究证实Viperin蛋白能在干扰素及不同病毒等因素刺激下诱导表达并发挥抗病毒作用,参与细胞信号... 胡智博关键词:扬子鳄 生物信息学 文献传递 扬子鳄雷氏普罗威登斯菌与毗邻颗粒链菌混合感染病例的分析 被引量:9 2016年 为确定2015年3月初南京市汤山某扬子鳄生态园大量越冬末期扬子鳄发病甚至死亡的原因,并为扬子鳄健康养殖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对发病与死亡的扬子鳄进行可疑病原菌的实验室检测,并通过药敏试验等对该病的控制与治疗提出建议。根据微生物学诊断、16S r RNA序列分析、动物试验等结果,可以判定造成此次扬子鳄发病及大量死亡的原因是由越冬期间抵抗力下降,并混合感染雷氏普罗威登斯菌(Providencia rettgeri)、毗邻颗粒链菌(Granulicatella adiacens)所导致的。本次在扬子鳄中发现此混合感染提示,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毗邻颗粒链菌能在异常环境和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感染扬子鳄,并造成重大损失。 李林俐 胡智博 费荣梅 周永康关键词:扬子鳄 败血症 食蟹猴IFN-α基因的克隆及遗传衍化研究 2015年 为了提取食蟹猴外周血液中的DNA,利用PCR法扩增IFN-α基因,将扩增的IFN-α目的片段产物克隆到p MD18-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经PCR和双酶切鉴定后进行基因序列的测定,对测定的结果用DNAStar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食蟹猴的IFN-α基因ORF为567 bp,共编码188个氨基酸,前23个为信号肽;成熟蛋白的理论分子质量为22 ku,等电点为8.240,亲水区占多数;该蛋白主要由5段α-螺旋组成,其IFN-α基因与苏门答腊猩猩的同源性最高,在进化树中处于同一分支,为95.8%。 胡智博 赵盼盼 孙潇 田荔 张柯鑫 郭颖 费荣梅 邢明伟关键词:食蟹猴 基因克隆 扬子鳄Viperin基因的遗传衍化分析及表达量的测定 被引量:3 2018年 为研究扬子鳄Viperin基因的序列结构以及生物学功能,通过提取成年扬子鳄外周血液中的m RNA,经反转录得到c DNA,设计引物,对得到的c DNA进行PCR扩增,连接至p MD19-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对PCR鉴定呈阳性的质粒进行序列测定,并进行进化树分析、同源性分析以及结构和功能预测,同时对扬子鳄不同组织中Viperin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扬子鳄Viperin基因的完整ORF序列为1 011 bp,共编码336个氨基酸,前18个氨基酸为信号肽。成熟蛋白的分子质量为38 ku,等电点为8.72。三级结构显示,该蛋白主要由8段α螺旋,8段β折叠组成,与经典Viperin的结构一致。通过同源性和进化树分析,扬子鳄Viperin基因与湾鳄的同源性最高,为96.4%,在进化树中处于同一分支。Viperin在血液中表达量最高,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低。本试验结果为扬子鳄Viperin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胡智博 李林俐 费荣梅关键词:扬子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