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甜

作品数:4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学院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旋风分离器
  • 2篇热线风速仪
  • 2篇转流
  • 2篇流场
  • 1篇圆管
  • 1篇湍流
  • 1篇气相流场
  • 1篇稳定性
  • 1篇LDV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4篇魏耀东
  • 4篇王甜
  • 3篇宋健斐
  • 3篇徐俊
  • 2篇时铭显
  • 1篇徐国
  • 1篇张静
  • 1篇杜彩虹

传媒

  • 2篇实验流体力学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化工学报

年份

  • 4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D300mm×2000mm圆管内旋转流切向速度特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热线风速仪(HWA,Hot Wire Anemometry)测量了D300mm×2000mm圆管内旋转流切向瞬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特征。测量结果表明在圆管的中心区域,瞬时切向速度随时间的波动变化较大,而靠近边壁区域瞬时切向速度随时间的波动变化较小,中心区域瞬时切向速度的脉动幅值远大于壁面区域的脉动幅值。通过对瞬时切向速度进行频谱分析可知,瞬时切向速度的波动频率沿径向和轴向基本一致,但在出口区域频率有所增大,圆管内的瞬时切向速度出现低频波动是旋转流的摆动导致的。
宋健斐王甜徐国徐俊魏耀东
关键词:圆管流场稳定性热线风速仪
180°矩形弯管流场的LDV测量被引量:10
2010年
采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简称LDV)对180°矩形弯管内流场进行了测量,得到时均速度、湍流强度等数据。除靠近内壁r^+=0.1位置,弯管纵截面上的切向速度沿轴向基本不变,但靠近弯管上下壁面的切向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弯管的主流区域,0°~60°之间的纵截面上,内侧切向速度增大,外侧切向速度减小;60°~180°之间的纵截面上,内侧切向速度减小,外侧切向速度增大。在整个弯管段内,内侧切向速度总是大于外侧的切向速度。由于受到边界层分离和二次流的影响,90°~180°纵截面上r^* =0.1位置的切向速度产生明显的变化。轴向速度值远小于切向速度值,并且沿轴向变化不大。轴向速度的正、负之分,说明了二次流的存在,并且二次流的旋转中心从外壁向内壁移动。切向和轴向湍流强度的数量级一样,基本在0.1V。左右。切向湍流度在150°~180°纵截面r^* =0.1位置的变化很大;但是轴向湍流强度分布比较平稳,其值沿轴向和径向变化不大。
徐俊杜彩虹王甜魏耀东时铭显
关键词:LDV湍流流场
旋风分离器内旋转流的不稳定性被引量:17
2010年
旋风分离器内的流场是一个复杂的旋转流流场,以往的流场研究主要集中在稳态流场的时均特性上,重点关注流场的时均速度分布和湍流特性方面,从实验测量和模拟两方面进行,而对瞬态速度的分析不够,对流场的不稳定性尚缺乏分析。研究表明,旋风分离器内的旋转流存在着明显的不稳定性,其表现形式为旋转流的旋转中心和旋风分离器的几何中心不同心,旋转中心线是一条摆动曲线,流场呈现非轴对称分布.
王甜徐俊宋健斐魏耀东时铭显
关键词:旋风分离器热线风速仪
旋风分离器自然旋风长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8
2010年
采用激光多普勒测速系统(LDV)对φ300mm、升气管直径为De=100、135和180mm的旋风分离器内气相流场进行了测量,主要分析了旋风分离器的自然旋风长。测量结果表明,旋风分离器内的旋转流呈现明显的衰减特性。沿升气管出口轴向向下,切向速度和轴向速度逐渐减小,对于直径100mm升气管,最大切向速度由2.55Vi开始衰减,并且最大切向速度的径向位置由0.28R逐渐向壁面移动,内部的刚性涡逐渐扩大,外部的准自由涡逐渐缩小,最终在轴向5.2D处最大切向速度点接近筒体壁面,准自由涡消失,此位置以下形成完全的刚性涡;对于直径135和180mm升气管,最大切向速度的值和位置也具有相似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旋风分离器自然旋风长的定义,即从升气管下口到准自由涡消失位置的距离为旋风分离器的自然旋风长Lc,依据实验结果给出了计算式(5)的关系式。最后通过分析旋风分离器内旋转流的衰减特性和两涡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进一步说明了旋风分离器自然旋风长的物理意义。
魏耀东张静宋健斐王甜
关键词:旋风分离器气相流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