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沙莎

作品数:7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玉米
  • 4篇洞庭湖
  • 4篇洞庭湖区
  • 4篇夏玉米
  • 4篇湖区
  • 2篇氮量
  • 2篇玉米产量
  • 2篇栽培
  • 2篇施氮
  • 2篇施氮量
  • 2篇夏玉米产量
  • 2篇化学调控
  • 1篇氮肥
  • 1篇氮肥利用
  • 1篇氮肥利用效率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吸收
  • 1篇氮素吸收效率
  • 1篇性状
  • 1篇影响因素

机构

  • 7篇湖南农业大学

作者

  • 7篇易镇邪
  • 7篇沙莎
  • 6篇陈平平
  • 6篇韩霜
  • 3篇罗红兵
  • 1篇罗水清
  • 1篇刘爱玉
  • 1篇李瑞莲

传媒

  • 2篇湖南生态科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作物研究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棉花科学

年份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施肥深度对油茬直播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以棉花JX013为材料,设置2 cm、4 cm、6 cm、8 cm、10 cm、12 cm、14 cm和16 cm施肥深度,研究不同施肥深度对棉花农艺性状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艺性状方面,施肥深度在6 cm左右,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在产量性状方面,施肥深度对产量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并且以6 cm处理产量最高;在产量构成方面,对衣分、籽指、衣指的影响较小,对成铃数影响较大,6 cm处理比16 cm处理单位面积成铃数多77.40万个/hm^2,多47.20%,8 cm处理比16 cm处理多69.40万个/hm^2,多44.49%,6 cm和8 cm处理与其它处理之间达到极显著差异。总之,施肥深度为6~8 cm比较适合,不仅有利于肥料的利用,而且有利于棉花增产。
沙莎李瑞莲刘爱玉谢陈灵易镇邪
关键词:施肥深度农艺性状
密度与化学调控对洞庭湖区夏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为明确洞庭湖区机收夏玉米适宜的化学调控措施,完善机收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于2017~2018年以胺鲜·乙烯利为化控剂,在3个密度下(60000、75000、90000株/hm 2)研究了3种化控处理(拔节初期1次化控、拔节初期+大喇叭口期2次化控、不化控对照)对夏玉米湘农玉27号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2017年因天气条件不利,群体长势较弱;2018年天气正常,玉米长势较好。两年玉米叶面积指数均随密度增大而显著增大、随化控次数增加而下降。干物质积累量,2017年随化控次数增加而下降,2018年中低密度下表现为:对照>1次化控>2次化控;高密度下表现为:1次化控>对照>2次化控。两年玉米产量随密度增大而显著提高;2017年玉米产量因化控而降低,2018年玉米产量受化控及化控与密度互作的影响,中低密度下对照>1次化控>2次化控,高密度下1次化控>对照>2次化控,高密度+1次化控处理产量最高。可见化控对洞庭湖区夏玉米产量的影响与群体长势有关,群体长势较差情况下化控导致玉米减产,而群体长势较好情况下拔节初期1次化控结合高密度栽培(90000株/hm 2)可以获得理想产量。
何闻静沙莎曹亚娟韩霜陈平平易镇邪
关键词:夏玉米化学调控洞庭湖区
作物产量形成理论与玉米高产栽培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8年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总结了作物产量形成的理论研究成果,即作物产量构成理论、光合性能理论、源库理论和"三合结构"理论,综述了玉米高产栽培研究进展,并结合我国与湖南省实际,就我国与湖南省玉米栽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何闻静韩霜曹亚娟沙莎易镇邪陈平平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
玉米籽粒机收影响因素及其栽培调控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20年
全程机械化对玉米生产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机械化收获是玉米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推进玉米全程机械化的难点。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玉米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籽粒含水率、苞叶性状、茎秆特性与穗轴特性对玉米机收的影响,总结了行距、播期、收获时期、施氮量与密度等玉米机收栽培调控措施,并从宜机收品种筛选、收获机械研发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等角度为玉米机械化收获的研究与发展提出了建议。
曹亚娟沙莎何闻静韩霜罗红兵陈平平易镇邪
关键词:玉米影响因素栽培调控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洞庭湖区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为完善洞庭湖区机收夏玉米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2个宜机收玉米品种(郑单958、湘农玉27号)为材料,于2017—2018年在湖南桃源县开展大田试验,研究施氮量(150、225、300 kg/hm^2)与种植密度(60 000、75 000、90 000株/hm^2)对夏玉米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全生育期随施氮量增加延长2~4 d,适当早播可以缩短夏玉米全生育期;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无显著性影响,种植密度、品种和种植密度互作、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互作对产量影响显著,施氮量宜随种植密度增大适当减少;郑单958在90 000株/hm^2与150 kg/hm^2施氮量条件下产量最高,湘农玉27号在90 000株/hm^2与225 kg/hm^2施氮量条件下产量最高;施氮量、种植密度及两者的互作对夏玉米氮素吸收效率与氮肥利用效率影响显著;氮素吸收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随施氮量降低与种植密度增加而提高;产量与叶面积指数呈显著正相关。2个品种均适应密植机收,适当控制施氮量、增大种植密度,有利于夏玉米氮肥高效吸收与利用。
曹亚娟韩霜沙莎沙莎罗红兵陈平平罗红兵
关键词:夏玉米施氮量种植密度氮素吸收效率氮肥利用效率洞庭湖区
施氮量对洞庭湖区高密度条件下夏玉米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
2019年
为了探究洞庭湖区高密度条件下夏玉米的适宜施氮量,以郑单958和湘农玉27号为材料,在种植密度90000株/hm^2条件下比较不同施氮量(150 kg/hm^2、225 kg/hm^2、300 kg/hm^2)对夏玉米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增大使夏玉米全生育期延长2 d^4 d;夏玉米总叶数与株高基本不受施氮量影响,但穗位高随施氮量增大而降低;夏玉米叶面积指数随施氮量增大而提高;郑单958在施氮150 kg/hm^2处理下产量最高,达到7580.64 kg/hm^2,而湘农玉27号在施氮225 kg/hm^2处理下产量最高,达到7252.35 kg/hm^2.表明两个夏玉米品种在洞庭湖区高密度种植条件下均能获得较高产量,但其适宜施氮量有所差别.
易镇邪曹亚娟沙莎韩霜何闻静黄英陈平平罗红兵
关键词:施氮量夏玉米洞庭湖区
化学调控对洞庭湖区不同群体夏玉米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研究化学调控措施对洞庭湖区夏玉米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明确不同群体夏玉米适宜的化学调控措施,为洞庭湖区机收夏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以机收夏玉米品种郑单958和湘农玉27号为材料,于2017—2018年在湖南桃源县木塘垸镇进行大田试验,比较1次化学调控(拔节初期)、2次化学调控(拔节初期+大喇叭口期)和无化学调控(对照)对低、中、高不同种植密度(60000、75000和90000株/ha)夏玉米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种植密度增大,夏玉米的株高和穗位高增高、茎秆变细、气生根数量减少,但适宜的化学调控措施可增加气生根数量,增大茎粗和茎秆拉折力,降低玉米株高、穗位高、穗高系数及玉米重心,进而提高玉米的抗倒性能,降低倒伏率与倒折率。玉米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提高,且两年度表现一致。化学调控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存在年际间差异,可能与2017年异常天气状况有关。2017年,玉米产量随化学调控次数增加而下降;2018年,低种植密度下以无化学调控处理的产量最高,中种植密度下不同化学调控次数间的玉米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高种植密度下表现为1次化学调控>对照>2次化学调控。两个品种最高产量均在高种植密度、1次化控条件下获得。【结论】化学调控可明显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不同群体条件下宜采取不同的化学调控措施。夏玉米群体较大、长势良好条件下,于拔节初期喷施1次化学调控剂有助于提高玉米产量。
沙莎何闻静曹亚娟韩霜罗水清易镇邪陈平平
关键词:夏玉米化学调控抗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