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明慧

作品数:5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荧光
  • 2篇神经元
  • 2篇宫内
  • 1篇电击
  • 1篇星形
  • 1篇星形胶质
  • 1篇星形胶质细胞
  • 1篇雄性
  • 1篇雄性小鼠
  • 1篇荧光蛋白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实时定量PC...
  • 1篇视顶盖
  • 1篇树突
  • 1篇树突棘
  • 1篇细胞
  • 1篇小鼠
  • 1篇绿色荧光

机构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作者

  • 5篇赵善廷
  • 5篇陈树林
  • 5篇段明慧
  • 3篇李玲玲
  • 3篇张伟
  • 3篇卢习
  • 2篇胡新德
  • 1篇邵虹
  • 1篇范力
  • 1篇宋玲珍
  • 1篇杨慈清
  • 1篇于萌
  • 1篇杜蕊
  • 1篇华进联
  • 1篇刘笙腩
  • 1篇张亚妹

传媒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年份

  • 4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摇晃蛋白引起神经元分枝并促进树突发育
2014年
目的:研究摇晃蛋白与神经元迁移和发育的关系。方法:通过子宫内电击转染质粒pCAG-GFP到胚胎小鼠大脑皮质,标记迁移中的单个神经元。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位于大脑皮质不同层中迁移和分化神经元的形态,统计分析神经元顶突起长度与神经元分枝的关系。结果:摇晃蛋白局限性分布于发育中大脑皮质的边缘带。当神经元顶突起接触到含摇晃蛋白的边缘带后,神经元顶突起缩短并开始出现分枝,而且,神经元的剩余顶突起的长度与总的分枝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且与分枝点的数目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摇晃蛋白促进神经元顶突起的分枝并与树突的发育有关。
卢习范力邵虹段明慧陈树林赵善廷
摇晃蛋白(Reelin)的剪切蛋白预测
2014年
【目的】探索生物信息学方法在Reelin剪切蛋白查找中的应用,并筛选大脑皮质中可能对Reelin有剪切作用的蛋白。【方法】以ADAMTS-4蛋白为基准,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以功能域查找相似功能蛋白,并结合同源性比对方法从中筛选出剪切Reelin的候选蛋白,并对候选蛋白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功能域、二级结构和组织定位进行分析。【结果】ADAMTS-2、ADAMTS-3、ADAMTS-10、ADAMTS-16与ADAMTS-4有相似的理化性质,且均属于分泌蛋白,在大脑皮质中可能有分布。ADAMTS-2、ADAMTS-3、ADAMTS-10、ADAMTS-16包含ADAMTS-4的功能域,且功能域内的二级结构相似。【结论】筛选到了可能对Reelin有剪切作用的蛋白ADAMTS-2、ADAMTS-3、ADAMTS-10和ADAMTS-16。
张伟李玲玲宋玲珍胡新德张亚妹段明慧颜润川陈树林赵善廷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
microRNA-34c在不同发育时期雄性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2014年
【目的】研究microRNA-34c(简称miR-34c)在出生后不同发育时期小鼠嗅球、大脑皮质、小脑皮质及海马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小鼠行为活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出生后0,3,7,14,21,28,60和90d的雄性昆明小白鼠为试验动物,以5SrRNA为内参基因,运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miR-34c在小鼠出生后8个不同发育时期嗅球、大脑皮质、小脑皮质和海马中的相对表达量以及在成年鼠脑组织中4个不同部位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随着小鼠的发育,miR-34c在嗅球、大脑皮质、小脑皮质及海马中的相对表达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递增趋势。在成年鼠中,miR-34c在嗅球、大脑皮质、小脑皮质、海马中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显著,其中海马中最高,小脑皮质次之,嗅球最低。【结论】miR-34c在出生后不同发育时期小鼠嗅球、大脑皮质、小脑皮质及海马中的表达趋势,与小鼠各种行为活动的出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刘笙腩于萌颜润川张伟段明慧胡新德华进联陈树林赵善廷
关键词:小鼠脑组织实时定量PCR
鸡胚发育过程四种放射状胶质细胞标记物的对比分析
2013年
目的:比较脑脂结合蛋白(Brain lipid binding protein,BLBP)、放射状胶质细胞标记物2(Radial glial cell marker-2,RC2)、巢蛋白(Nesti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在鸡胚不同发育时期视顶盖胶质细胞(Glial cell,GC)中表达的差异。方法:从鸡胚发育的第8天(E8)开始到E18,分别进行取材、固定、包埋,振荡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对不同发育时期的鸡胚视顶盖的胶质细胞进行标记,同时采用活体原位电转的方法对E8、E10和E12的放射状胶质细胞(Radial glial cells,RGCs)进行标记。结果:从E8开始,BLBP、RC2、Nestin和GFAP均开始表达。BLBP和GFAP抗体标记GC从E8到E18均可表达,BLBP标记的细胞从E14开始出现变化,呈现迁移中神经元的特点,GFAP标记的细胞在E18开始出现变化,呈现星形胶质细胞形态。自E8-E16,RC2和Nestin标记RGCs,但E18时标记RGCs已不明显。结论:4种抗体均可标记E8-E18的GC,在E12之前4种抗体标记RGCs效果相似,而在E12后RC2,Nestin与BLBP标记RGCs开始出现差异,从E18开始GFAP开始标记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
杜蕊杨慈清李玲玲段明慧卢习陈树林赵善廷
关键词:鸡胚胎视顶盖星形胶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
子宫内电击转染技术在神经元树突棘发育及神经纤维归巢研究中的应用
2014年
目的:建立鼠胚子宫内电击转染技术体系(In utero electroporation,IUE),探究该技术在研究神经元发育包括树突棘形成及神经纤维归巢(轴突投射)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构建带pCAG启动子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质粒,并将该质粒利用子宫内电击转染技术转染到孕期15.5 d(E15.5)鼠胚大脑皮质的新生神经元中。待小鼠出生后(P0)及第28 d(P28)用4%多聚甲醛活体灌注固定,振荡切片机切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拍照。结果:在出生后P28小鼠被转染一侧的大脑皮质内有大量被GFP标记的细胞,呈现典型的神经元形态特征,从胞体发出大量树突,树突表面有大量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小棘,被标记神经元的轴突通过胼胝体投射到对侧海马和大脑皮质。结论:子宫内电击转染技术能成功转染大脑皮质神经元,由CAG启动的GFP表达载体能够在被转染的神经元中长时程高效表达GFP,并标记被转染神经元的所有细胞结构包括树突、轴突及树突棘,该技术可用于研究各种不同基因在小棘发育及神经纤维归巢中的作用。
段明慧卢习张伟李玲玲陈树林赵善廷
关键词:树突棘绿色荧光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