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婷婷

作品数:9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多杀菌素
  • 2篇杀菌素
  • 2篇慢性病
  • 2篇库蚊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病
  • 1篇行为危险因素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尿酸
  • 1篇血尿酸水平
  • 1篇血压
  • 1篇血症
  • 1篇血脂
  • 1篇血脂异常
  • 1篇幼虫
  • 1篇致倦库蚊

机构

  • 9篇海南省疾病预...
  • 2篇海口市疾病预...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9篇欧婷婷
  • 4篇曾林海
  • 4篇赵伟
  • 4篇何昌华
  • 4篇李善干
  • 4篇王兴任
  • 4篇王小焕
  • 3篇吴红英
  • 2篇刘莹
  • 2篇孙定炜
  • 2篇张晓越
  • 2篇陈言
  • 2篇刘起勇
  • 2篇曾雪霞
  • 2篇刘小波
  • 2篇王善青
  • 2篇王晓花
  • 2篇李贵昌
  • 2篇任东升
  • 2篇李袁飒

传媒

  • 3篇中国慢性病预...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5
  • 3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海南省城区2012年蚊虫密度及季节消长分析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掌握海南省城区蚊虫种群分布、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蚊媒相关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2年1—12月采用夜间灯诱法在海南省18个市(县)城区开展逐月监测。结果海南省城区蚊虫种类较为丰富,共捕获40448只,隶属4属10种,以致倦库蚊(46.88%)为优势蚊种,全年监测成蚊密度为1.17~4.86只/(h·灯),平均密度为2.82只/(h·灯),蚊虫的季节消长曲线呈单峰型,高峰出现在4—5月。结论初步掌握了海南省城区蚊虫种群分布、密度、季节消长等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系统监测、蚊虫防治和蚊媒疾病预防提供了科学参考。
何昌华赵伟王善青曾林海李善干欧婷婷
关键词:蚊虫种群
海南省成人常见慢性病流行特征及控制现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了解海南省成年人常见慢性病的流行特征和控制现状,为慢性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2018年海南省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资料,共调查3689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常见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肥胖。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Mantel-Haenszel趋势性χ^(2)检验。结果海南省成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肥胖的患病粗率分别为31.15%、20.22%、43.13%和8.35%,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8.88%、12.78%、36.60%和8.54%。男性血脂异常患病率(46.99%)高于女性(4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居民血脂异常、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46.21%、10.66%)高于农村(分别为41.64%、7.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2.30%、35.34%和10.97%,且女性均高于男性,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城市控制率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23.99%、21.58%和5.90%,其中,知晓率、治疗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11.50%、6.03%和4.40%,均为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海南省成人常见慢性病患病水平较高,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偏低,应加强宣传,对40岁以下中青年、男性和农村居民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进行干预。
江娟曾雪霞吴红英王兴任刘莹刘璞瑜王小焕欧婷婷黎艺
关键词:慢性病
海南省成人代谢综合征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了解海南省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为MS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南省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3690人,采用入户预约和集中调查方式,由调查员对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前血样处理,经过处理的样本由质控合格的实验室进行检测,最后分析MS的流行现状及其危险因素。结果海南省18岁及以上人群MS患病率为19.46%(标化患病率13.21%),城市(22.21%)高于农村(18.13%),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P趋势<0.001),不同婚姻状况间和职业间MS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40~<50岁(OR=2.986,95%CI:1.355~6.580),50~<60岁(OR=3.739,95%CI:1.715~8.151),60~<70岁(OR=3.890,95%CI:1.769~8.556),≥70岁(OR=3.927,95%CI:1.758~8.771),技术、运输、生产人员(OR=1.579,95%CI:1.033~2.412),离退休(OR=1.788,95%CI:1.415~2.259),未就业(OR=1.503,95%CI:1.044~2.165),戒烟(OR=1.582,95%CI:1.162~2.154),蔬果摄入不足(OR=1.196,95%CI:1.005~1.422),身体活动不足(OR=1.437,95%CI:1.155~1.787)与MS患病相关。调查对象中出现1种组分占30.22%,以高血糖最高(54.44%);出现2种组分占24.25%,以“高血糖+高血压”最高(33.30%);出现3种以上组分占19.46%,以“超重/肥胖+高血糖+高血压”最高(24.79%)。结论海南省MS患病水平呈上升趋势,需采取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手段以降低MS患病风险。
江娟王兴任吴红英王小焕欧婷婷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
多杀菌素Natular G30对海南省不同生境致倦库蚊的控制效果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多杀菌素Natular G30在生活污水与小型净水中对致倦库蚊海口种群的控制效果,为其在蚊虫控制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用海南省海口市生活污水与小型净水中的致倦库蚊幼虫和水,在外环境以减退率为指标,分别测定Natular G30 10、20、40和80 mg/m2对蚊虫的控制效果.试验中,两次测量试验水体的水质pH值、温度、总固体含量、盐度、溶解氧含量.结果 生活污水的pH值、溶解氧含量分别为(9.62±0.43)、(12.79±3.01)mg/L,小型净水分别为(8.91±0.39)、(7.77±3.46)mg/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污水中,多杀菌素有效浓度为10和20 mg/m2时,蚊虫控制持效时间为12d,40和80 mg/m2处理的则>30 d;而在小型净水中,所有4个浓度均有超过30 d的持效期.两种水体所有剂量在第1天对1、2龄期幼虫的减退率即接近100%,3、4龄期幼虫在第3~7天出现100%减退,而蛹在第1天的减退率基本为负值.结论 多杀菌素Natular G30对致倦库蚊幼虫的控制效果具有高效、持久的特点;且对1、2龄幼虫的毒性高于对3、4龄幼虫的毒性,对蛹无明显的毒杀作用.因其在小型净水中的效果优于生活污水,使用时应根据水质调整剂量.
张晓越孟凤霞刘起勇任东升刘小波李贵昌李袁飒王君赵伟王晓花何昌华王艳波钟汶兵蔡芳欧婷婷孙定炜曾林海李善干李长庆
关键词:多杀菌素致倦库蚊孳生地
海南省成年居民高尿酸血症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海南省成年人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10—12月共抽取海南省2个城市和4个县(市)的36个行政村/居委会作为调查点,各调查点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随机均等抽取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实验室检测等调查方式,结果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604名调查对象,血尿酸水平为(325.19±87.22)μmol/L,男性高于女性(F=897.240,P<0.05),城市居民高于农村(F=24.385,P<0.05)。HUA粗患病率为14.21%,经加权调整后的患病率为15.82%,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比值比(OR)=0.135,95%置信区间(CI):0.101~0.181]与HUA风险降低存在关联,≥60岁(OR=1.388,95%CI:1.017~1.895),饮酒频率<3 d/月(OR=1.384,95%CI:1.044~1.834)、1~4 d/周(OR=1.452,95%CI:1.026~2.055)、5~7 d/周(OR=1.726,95%CI:1.278~2.330),超重(OR=1.962,95%CI:1.189~3.238)或肥胖(OR=3.088,95%CI:1.700~5.609)与HUA风险增加存在关联。HUA合并高血糖、血脂紊乱、高血压、超重或肥胖的患者数分别占HUA患者数的63.48%、50.20%、46.09%、43.16%。结论海南省成年人血尿酸水平和HUA患病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多数HUA患者合并多种代谢综合征组分。
江娟陈言王兴任吴红英王小焕欧婷婷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水平流行病学调查
两种多杀菌素剂型对三带喙库蚊幼虫现场防治评价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评估多杀菌素不同剂型Natular G30(颗粒剂)和Natular T30(片剂)在大型野外模拟水稻田小区中控制三带喙库蚊幼虫的效果。方法选择海口市美兰区灵山镇作为研究现场,利用牛帐诱法采集三带喙库蚊饱血成蚊,带回实验室蚊种复核鉴定,待其产卵孵化出幼虫后,释放于现场模拟稻田的人造小区中。实验小区(n=25)施洒Natular G30和Natular T30,对照小区(n=12)不施洒杀虫剂。定期记录实验前后各小区蚊幼及蛹的数量,计算减退率。试验前,记录实验小区内相关水质指标,如pH、温度、总固体含量、盐度、溶解氧含量等。利用SPSS17.0和Excel2007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atular T30处理后第1天三带喙库蚊大龄幼虫减退率为10.14%,处理后2周内三带喙库蚊大龄幼虫及蛹减退率均低于80%。Natular G30处理24 d后三带喙库蚊大龄幼虫减退率达到70.06%。结论在大型野外试验中,多杀菌素Natular G30较Natular T30对三带喙库蚊控制持效期长。
刘小波刘起勇任东升赵伟郭玉红孟凤霞王晓花李贵昌何昌华王君李长庆张晓越王艳波刘京利钟汶兵李袁飒欧婷婷孙定炜姚麒麟曾林海谢芳李善干林忠岭
关键词:多杀菌素三带喙库蚊
海南省成人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聚类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海南省7种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的分布特征、聚类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为慢性病的防控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利用2018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海南省数据,最终纳入3690人分析海南省成年居民7种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现在吸烟、二手烟暴露、高频饮酒、蔬果摄入不足、身体活动不足、睡眠不足、超重或肥胖)的分布特征和聚类模式。采用SPSS 26.0进行χ^(2)检验,率均进行加权处理。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人口学特征对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个数的影响。结果海南省18岁及以上居民平均有1.97个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排名前3位的行为危险因素分别为二手烟暴露(46.28%)、蔬果摄入不足(43.65%)、超重或肥胖(37.81%)。排名前3位的聚类模式分别为“二手烟暴露”(11.25%)、“二手烟暴露+超重或肥胖”(9.43%)和“二手烟暴露+蔬果摄入不足”(9.38%)。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993,95%CI:1.754~2.264)、农业生产人员(OR=1.366,95%CI:1.169~1.596)、城镇居民(OR=1.271,95%CI:1.113~1.451)更易有较多的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个数。结论海南省成年居民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率较高,需针对重点人群实施多种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综合干预。
江娟王小焕欧婷婷蒙仕珠陈赛苦陈言
关键词: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聚类
海南省2005—2014年大劣按蚊和微小按蚊的监测结果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了解海南省疟疾流行区主要传疟媒介大劣按蚊和微小按蚊的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的发展变化趋势与疟疾发病的关系。方法在海南省疟疾高度流行区选择山林区五指山市毛阳镇194山寮和琼中县和平镇贝湾村作为大劣按蚊监测点,丘陵区昌江县石碌镇牙营村作为微小按蚊监测点,对2种主要传疟媒介进行终年长期监测。大劣按蚊监测采用每月3次,每旬1次,每次从晚上8点至12点,由2~4人裸腿坐在屋檐下诱捕大劣按蚊,记录捕获的大劣按蚊数;微小按蚊监测采用每月3次,每旬1次,在傍晚落日时,在牛帐内拴一头水牛诱蚊,然后从晚上8点至12点,每小时由两人在牛帐内搜捕按蚊15min,第二天将捕获的按蚊进行分类鉴定,记录微小按蚊数。然后分别计算2种按蚊的种群密度,并结合当地疟疾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4山寮监测点10年中大劣按蚊年密度最高为1.17只/夜,最低为0.33只/夜,维持一定的密度;贝湾村监测点10年中大劣按蚊年密度最高为1.67只/夜,最低为0.03只/夜,密度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已难捕到大劣按蚊;牙营村监测点10年中微小按蚊年密度最高为5.56只/夜·帐,最低为0.75只/夜·帐,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平。毛阳镇、和平镇和石碌镇疟疾发病分别从2009年、2010年和2005年起已没有当地感染病例出现。结论海南省高疟区主要传疟媒介大按蚊和微小按蚊的种群数量已有较大幅度减少,且密度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但也存在种群密度维持在较稳定水平的地区,疟疾发病为有媒介而无病人状态,疟疾已得到有效控制。
曾林海王善青刘莹赵伟李善干何昌华欧婷婷
关键词:传疟媒介大劣按蚊微小按蚊疟疾
海南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特征分布及聚集性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了解海南省常住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分布情况及聚集性,为制定适宜的心血管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省8个市县(区)35-75岁人群中开展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问卷内容包括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心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疾病史、用药史和家族史等。采用SPSS 20.0进行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结果共筛查24019人,检出心血管病高危对象5051例,高危检出率为21.0%,标化高危检出率为17.7%。男性和女性心血管病高危检出率分别为21.5%和2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P<0.01),高中以下学历、家庭年收入不及5万元人群的高危检出率均较高(P<0.01)。4种高危类型中,血脂异常型检出率最高(11.0%),其次是高血压型(9.9%),患病风险高型(2.8%)和心血管病史型(1.9%)的检出率均较低。聚集情况为1、2、3和4种的高危人群构成比分别为81.4%、15.5%、3.1%和0.0%。结论高龄、血脂异常、高血压、低学历及低收入人群是海南省心血管病防控的重点人群,应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健康教育、干预及规范化管理,以减少居民心血管病发病风险。
刘璞瑜欧婷婷王兴任胡锡敏曾雪霞
关键词: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血脂异常高血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