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才华
-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外置植物碳源型人工湿地系统反硝化脱氮效果及N2O释放被引量:7
- 2018年
- 人工湿地系统在处理低碳氮比污水时,通过外加碳源来提高系统的脱氮效率。碳源是反硝化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对N_2O释放必然也产生影响。采用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树叶为碳源的外置碳源型的人工湿地系统,以葡萄糖作为对比碳源,研究有机碳源对脱氮效果及N_2O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苇和悬铃木树叶作为碳源,在植物分解稳定后,脱氮效果稳定,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3%和92.5%,比空白组高出15%左右;单批次试验中,芦苇组和树叶组N_2O平均释放量分别为40.91μg/(m^2·h)和34.16μg/(m^2·h),略高于葡萄糖组的6.20μg/(m^2·h),但显著小于空白组的127.45μg/(m^2·h),累积释放量与TN去除量的比值小于0.1%且显著小于空白组;芦苇和树叶组基质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强度及PLFAs总量均显著高于空白组,细菌PLFAs占PLFAs总量的比例均接近50%,而真菌PLFAs仅大于7%,细菌为优势种群。因此,向处理低C/N污水的人工湿地系统补充适宜的植物碳源材料,可以有效提高脱氮效率并降低N_2O释放。
- 赵联芳贺丽梅才华黄太虎
-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人工湿地反硝化N2O脱氮
- 人工湿地污水脱氮中N_2O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被引量:11
- 2013年
- 人工湿地技术具有良好的污水脱氮效果,但污水中脱除的氮有可能会以N2O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由于N2O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随着人工湿地的不断推广应用,其向大气中释放N2O的研究引起国内外的关注。综述了目前关于人工湿地系统N2O的产生机理,从污水水质、环境条件、人工湿地系统以及微生物种群结构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国内外关于人工湿地系统释放N2O的影响因子的研究现状,并对该研究领域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 赵联芳梅才华丁小燕章梅丽
- 关键词:人工湿地脱氮N2O释放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