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洪康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土壤
  • 3篇红壤
  • 3篇PAM
  • 2篇土壤微团聚体
  • 2篇团聚体
  • 2篇微团聚体
  • 2篇茶园
  • 1篇土壤环境
  • 1篇土壤颗粒
  • 1篇土壤理化
  • 1篇土壤理化性
  • 1篇土壤理化性质
  • 1篇壤土
  • 1篇理化性质
  • 1篇红壤土
  • 1篇AMD
  • 1篇残留量
  • 1篇茶叶
  • 1篇茶叶安全

机构

  • 3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3篇黄炎和
  • 3篇林金石
  • 3篇蒋芳市
  • 3篇葛宏力
  • 3篇李洪康
  • 2篇陈锦芬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茶园红壤施用PAM后的垂直迁移特征及其对土壤微团聚体的影响
聚丙烯酰胺(PAM)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保水剂,在防治茶园土壤侵蚀的适用性方面研究还相对薄弱.本研究在南方红壤茶园中设置不同浓度PAM处理的小区,在PAM施用后2、4、7个月分别采集不同层次土壤样品,分析PAM在茶园红壤中...
李洪康林金石黄炎和蒋芳市葛宏力陈锦芬古云
关键词:微团聚体
文献传递
茶园红壤施用PAM后的垂直迁移特征及其对土壤微团聚体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聚丙烯酰胺(PAM)作为一种新型的水保措施在治理水土流失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PAM在茶园土壤中的适宜性研究较少,而有关PAM在茶园土壤中的环境行为更为缺乏。因此,本研究在南方红壤茶园中设置不同浓度PAM处理的小区,分析PAM在茶园红壤中的垂直迁移特征以及对土壤微团聚体的影响。试验设计的PAM施用量为(0g/m2,1.5g/m2,3g/m2,4.5g/m2,6g/m2,7.5g/m2)6个浓度处理,分别在5月,7月和10月3个月份采集土样来分析在施用不同浓度的PAM条件下,红壤茶园施用PAM后的垂直迁移特征以及红壤茶园施用PAM后对土壤中微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AM处理小区,土层中的PAM在间隔3次取样后,残留量逐渐减少。在0—20cm土层土壤微团聚体及土壤颗粒的优势粒级在不同浓度PAM处理下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3次不同时间段取样表明,土壤微团聚体和土壤组成粒级愈大,不同PAM处理对它们颗粒含量的影响愈快,粒级愈小,影响愈慢。土壤中的微团聚体的团聚度在PAM措施下,较之对照略有提高,分散系数较之对照略有降低。
李洪康林金石黄炎和蒋芳市葛宏力陈锦芬古芸
关键词:PAM残留量土壤微团聚体土壤颗粒
南方茶园红壤施用PAM对土壤理化性质和茶叶安全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传统的水土保持措施在坡地茶园上应用比较困难,而利用聚丙烯酰胺(PAM)来防治茶园土壤侵蚀的适宜性还有待研究。因此,在铁观音(Camellia sinensis)茶园设置6个不同PAM施用量的小区(0、2、4、6、8、10 g·m-2),并采集春、夏、秋3个收获季节的土壤和茶叶样品,通过分析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和茶叶中丙烯酰胺残留来评价PAM对土壤理化性质和茶叶安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小区相比,土壤容重在低PAM施用浓度小区中发生降低,土壤有机质在不同季节的各PAM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而土壤速效磷、碱解氮和速效钾在3个收获季节中的流失下降明显,其中施用2 g·m-2 PAM的小区其土壤速效磷、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最高。每个PAM处理的茶叶样品和土壤样品中单体丙烯酰胺的残留量分别为0.011~0.095μg·L-1和0.008~0.036μg·L-1,均远低于丙烯酰胺安全限值0.5μg·L-1。文章认为红壤茶园施用PAM不仅可以保持土壤肥力,而且对茶叶生产也是安全的。施用PAM是一种适宜的防治红壤茶园土壤侵蚀的水保措施,且最佳用量为2 g·m-2。
王玺洋黄炎和林金石葛宏力蒋芳市朱高立李洪康
关键词:PAM土壤环境茶叶安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