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健伟

作品数:10 被引量:104H指数:8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教育部棉花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机采
  • 5篇机采棉
  • 5篇采棉
  • 4篇棉花
  • 3篇氮素
  • 2篇氮肥
  • 2篇行距
  • 2篇水分
  • 2篇水分利用
  • 2篇水分利用率
  • 2篇土壤
  • 2篇脱叶
  • 2篇脱叶剂
  • 2篇利用率
  • 2篇棉田
  • 2篇灌溉
  • 1篇氮肥利用
  • 1篇氮肥利用率
  • 1篇氮量
  • 1篇氮素累积

机构

  • 10篇新疆农业大学
  • 5篇新疆农业科学...

作者

  • 10篇李健伟
  • 9篇张巨松
  • 4篇林涛
  • 3篇高丽丽
  • 3篇康正华
  • 3篇李淦
  • 3篇马云珍
  • 3篇王蜜蜂
  • 2篇郭仁松
  • 2篇汤秋香
  • 2篇崔建平
  • 2篇石洪亮
  • 2篇王亮
  • 2篇王静
  • 1篇林毅
  • 1篇严青青
  • 1篇刘振

传媒

  • 3篇棉花学报
  • 2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农药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氮肥对非充分灌溉下棉花产量及品质的补偿作用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水分不能按照棉花正常需水量进行灌溉,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会造成一定影响,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氮肥施用量来缩小因灌溉水不足对棉花所造成的影响,以期为干旱地区棉花水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棉花‘新陆中54号’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总灌溉量,分别为2800m^3/hm^2(非充分灌溉)、3800 m^3/hm^2(常规灌溉),副区为4个施氮(N)水平,即0 kg/hm^2(N0)、150 kg/hm^2(N150)、300 kg/hm^2(N300)、450 kg/hm^2(N450)。测定了棉花的生长、棉绒品质和棉花的肥水利用率。【结果】同一氮肥处理下,非充分灌溉处理干物质与氮素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及拐点时间均较常规灌溉处理提前,干物质与氮素最大积累量及积累速率、干物质与氮素向生殖器官分配比例、氮素向生殖器官的转移率、籽棉产量及品质均低于常规灌溉处理,但籽棉增产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及水、氮利用率均高于常规灌溉处理。同一灌溉量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干物质与氮素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拐点时间表现为N450>N300>N150>N0,干物质与氮素积累量及积累速率、最大生长特征值、干物质与氮素向生殖器官分配比例及转移率、籽棉产量及品质、水分利用率均表现为N300>N450>N150>N0,籽棉增产率、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及氮肥利用率表现为N300>N450>N150。非充分灌溉下增施氮肥的补偿效果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N300处理补偿效果最为显著,与常规灌溉处理相比,补偿效应主要表现在干物质与氮素最大积累速率提高了1.9%、3.1%,干物质向生殖积累器官分配比例及氮素转移率提高了24.0%、5.1%,水、氮利用率提高了6.1%~8.8%、17.3%~17.9%,籽棉增产率提高了6.1%~8.8%,纤维长度、整齐度及比强度提高了4.3%~20.1%、5.7%~7.3%及2.2%~12.5%。氮肥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大于水分。【结论】非充
石洪亮张巨松严青青李春艳李健伟
关键词:棉花非充分灌溉氮肥水分利用率氮肥利用率纤维品质
密度与氮肥对机采棉叶铃分布的影响及与产量的关系被引量:9
2018年
为研究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机采棉冠层叶面积指数、透光率和果枝长度等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2个种植密度D18(18万株/hm^2)和D24(24万株/hm^2),副区设4个施氮量N0(0kg/hm^2)、N170(170kg/hm^2)、N320(320kg/hm^2)和N470(470kg/hm^2)。结果表明,同一施氮量下,随种植密度增大,单株结铃数、单铃重与衣分减小,冠层上、中和下部叶面积指数增大,冠层上、中和下部果枝长度呈先降后增的趋势,冠层开度降低,冠层上、中和下部单铃重逐渐降低。同一种植密度下,当种植密度为D18时,随施氮量的增加,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衣分、籽棉产量、皮棉产量、DIFN、冠层上、中和下部叶面积指数及果枝长度均呈上升趋势,表现为N470>N320>N170>N0,种植密度D24条件下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表现为N320>N470>N170>N0。D24N320处理虽然较最高籽棉产量略低,但差异不显著,其增产率及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最高,在减少氮肥投入量的同时也减轻了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因此,当种植密度为24万株/hm^2、施氮量为320kg/hm^2是本试验条件下最理想的种植密度与施氮量。
李春艳张巨松石洪亮李健伟窦海涛向雁玲
关键词:种植密度施氮量机采棉
残膜和灌溉水平对绿洲棉田水分时空分布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残膜和灌溉水平下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揭示残膜量对棉田土壤中水分分布影响,调控灌水。【方法】在连续15 a覆膜种植棉花的棉田设置0、225、450 kg/hm2三个残膜梯度,全生育期设置3 450、4 650、5 850 m3/hm2三个灌溉水平。分别在蕾期、花铃期、盛铃期灌水后第1、3、5 d取土测定其土壤含水率,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水分变化趋势、横向、纵向的影响。【结果】土壤水分分布明显受到残膜含量与灌溉量的影响,灌溉量较小时,450 kg/hm2的残膜处理土壤含水率最低且灌水后第1 d到第5 d土壤含水率下降最多,随着灌溉量增加残膜处理土壤含水率相比对照也有所增加,当灌溉量达到5 850 m3/hm2时,无残膜处理土壤含水率最低。垂直方向上在3 450 m3/hm2灌溉量下,450 kg/hm2残膜处理在各土层土壤含水率均最少,当灌溉量为5 850 m3/hm2时225、450 kg/hm2残膜处理的各土层土壤含水率均大于0 kg/hm2残膜处理,各处理土壤含水率随着土层加深而增加。【结论】不同灌溉水平下不同残膜处理土壤含水率不同,含残膜棉田相比无残膜棉田土壤含水率会随着灌溉量的增加增大,5 850 m3/hm2灌量促进高残膜量棉田水分的均匀分布。
王静李健伟林涛张巨松王亮林毅刘振汤秋香
关键词:残膜灌溉量土壤含水率
非充分滴灌分配对等行距机采棉生长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以棉花品种新陆中54号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滴灌周期分别为7天1次(T1)和10天1次(T2),副区为3个滴灌频次:6次(D6)、7次(D7)、8次(D8),研究等行距机采棉最适宜非充分滴灌周期与频次。结果表明:同一滴灌频次下,生育进程随着滴灌周期的增加而明显延迟,真叶数和有效果枝数随着滴灌周期的增加而增加,株高和倒四叶宽随着滴灌周期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同一滴灌周期下,真叶数和主茎节间长随着滴灌频次的增加而增加,株高和倒四叶宽随着滴灌频次的增加而略有降低;有效果枝、LAI、SPAD值、现蕾数、成铃数随着滴灌频次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以D7处理较高,生长特征值较为协调;滴灌周期处理间,单铃重、皮棉产量及水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但随着滴灌频次的增加其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D7处理最高,分别比D6、D8平均增产12.7%、13.5%,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2.9%、13.7%。因此,在南疆阿克苏地区,等行距机采棉滴灌周期为10天1次条件下,滴灌频次为7次适宜。
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杨培李健伟张巨松郭仁松林涛崔建平
关键词:机采棉水分利用率
机采种植模式对不同株型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田间研究1膜6行、1膜4行、1膜3行3种机采种植模式对新陆中54号和新陆中75号棉花生育进程、前期生长速率、棉铃时空分布、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不变条件下,随着行距的增加,苗期、蕾期生长速率加快,生育进程提前1~5d;新陆中54号1膜4行、1膜3行较1膜6行机采种植模式产量增加7.2%~10.0%;新陆中75号1膜4行、1膜3行较1膜6行机采种植模式产量下降5.6%~8.2%。1膜3行机采种植模式适合应用于株型松散型品种新陆中54号,但不适合于株型紧凑型品种新陆中75号。不同株型品种的最佳机采种植模式不一致。
李健伟肖绍伟夏冬崔建平张巨松
关键词:机采棉生长发育
机采棉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物量和氮素累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研究机采棉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物量、氮素累积分配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为南疆机采棉高产栽培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株型松散品种新陆中54号和株型紧凑品种新陆中75号为材料,设置3种不同适宜机采的株行距配置进行试验,分别为高密度一膜六行(66+10) cm、高密度一膜六行(64+12) cm和低密度一膜四行(64+12) cm。研究其对棉花生物量、氮素动态累积特征的影响。【结果】新陆中54号与新陆中75号在低密度一膜四行(64+12) cm种植模式下,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生物量的积累进入快速增长期起始日、结束日及最大生长速率的时期均提前,其生长特征值与总氮积累量理论值均较大。确保棉株营养器官中氮素的净吸收和净转移量的增加,发挥棉株单株优势,使棉株生长具有较高的氮代谢水平,可有效增加棉株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达到较高皮棉产量(3 307. 8和3 150. 9 kg/hm2)。不同品种间,新陆中54号对新陆中75号而言单株结铃数高出9. 23%,最终皮棉产量高出4. 98%。【结论】在新疆南疆不同品种在机采棉株行距配置间,松散型品种新陆中54号在低密度一膜四行(64+12) cm配置下,地上部生物量及氮素累积特征值较协调,各器官分配比例较合理,使皮棉产量较高。
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李健伟杨培张巨松郭仁松林涛
关键词:机采棉株行距配置氮素累积
地膜残留对连作棉田土壤氮素、根系形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30
2017年
【目的】为探讨土壤中的残膜含量对棉花根区环境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新陆中47号为供试材料,设置了0(CK)、225、450、675和900 kg·hm^(-2)共5个残膜量处理,于2013-2014开展2年小区模拟试验,研究了棉田土壤氮素、根系形态、产量性状随土壤中残膜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残膜量的增大产量均呈下降趋势,450、675、900 kg·hm^(-2)残膜量处理的产量均显著(P<0.05)低于0 kg·hm^(-2)(CK),其中900 kg·hm^(-2)处理的产量降低了22.2%。残膜阻碍根系生长,根长、根直径、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均随残膜量的增加而下降,其中,900 kg·hm^(-2)处理较0 kg·hm^(-2)(CK)分别下降了33.7%,24.3%,19.72%,66.4%和35.3%;0 kg·hm^(-2)与225、450、675、900 kg·hm^(-2)残膜量处理在花期和铃期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残膜量的增加土壤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呈增加趋势,与0 kg·hm^(-2)(CK)相比,900 kg·hm^(-2)处理在铃期铵态氮增加了36.6%、硝态氮增加了40.1%。【结论】残膜降低氮素利用率,阻碍了根系生长,不利于棉花产量的提高。
祖米来提.吐尔干林涛王亮王静李健伟汤秋香
关键词:氮素根系分布
脱叶剂对棉花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被引量:14
2016年
利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测定技术,对脱叶剂的不同喷施时间条件下棉花叶片光能吸收、传递、转换特性及棉花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喷施脱叶剂降低了棉花叶片的光合功能,降低了最大光化学效率(Maximum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Fv/Fm)及PSⅡ反应中心开放部分的比例,使初始荧光(Minimal fluorescence,Fo)上升、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lectron transport rate,ETR)和PSⅡ总的光化学量子产量(Photosynthetic quantum yield,Yield)降低,提高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on-radiant energy,NPQ),说明脱叶剂胁迫下棉花叶片发生了光抑制,PSⅡ复合体受到损伤伴随着光合电子传递受阻。吐絮率10%时喷施脱叶剂使棉花铃重、衣分、皮棉产量显著低于对照。吐絮率50%时喷施脱吐隆300 g·hm^(-2)+40%乙烯利1200 m L·hm^(-2),第25天棉花脱叶率为90.1%,吐絮率为99.87%,对棉花铃重、衣分及皮棉产量影响最小且更有利于促进叶片脱落和棉铃成熟。
高丽丽李淦康正华李健伟王蜜蜂马云珍张巨松
关键词:棉花脱叶剂叶绿素荧光
不同灌水处理对机采棉干物质和氮素运移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在北疆自然条件下,研究不同灌水处理对机采棉干物质、氮素运移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机采棉水氮高效利用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基础。以机采棉品种新陆早57号为供试材料,滴灌定额为4500 m^3·hm^(-2),设置3个不同的灌水次数分别为10次(D10)、8次(D8)、6次(D6)。结果表明:在滴灌定额为4500 m^3·hm^(-2)的条件下,D8处理的株型结构更为合理,干物质及氮素积累量适宜,各器官干物质及氮素分配比例较为合理,可提高机采棉的铃重及单株铃数,充分发挥其个体优势,皮棉产量较高。因此,在D8处理的灌水分配方式下,结合相应的灌水制度,有利于实现棉花高产。
李淦高丽丽康正华李健伟王蜜蜂马云珍张巨松
关键词:机采棉干物质氮素
脱叶剂对棉花抗氧化酶及内源激素的影响被引量:14
2016年
为了筛选出适宜的脱叶剂喷施时间及脱叶效果较好的脱叶剂,研究了大田条件下脱叶剂喷施时间及脱叶剂种类对棉花叶片内源激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并探讨了脱叶剂对棉花生理效应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脱叶剂喷施时间为主区,脱叶剂种类为副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喷施540 g/L脱吐隆悬浮剂(主要成分为18%噻苯隆和36%敌草隆)及5.5%噻苯隆悬浮剂后,棉花叶片中脱落酸(AB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升高,生长素(3-吲哚乙酸,IAA)含量下降,其中脱吐隆对叶片膜系统破坏严重;在棉花吐絮率为50%时喷施540 g/L脱吐隆悬浮剂,25 d后棉花脱叶率和吐絮率分别可达90.1%和99.9%。
高丽丽李淦康正华李健伟王蜜蜂马云珍张巨松
关键词:脱叶剂棉花抗氧化酶内源激素丙二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