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虹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天津外国语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儒家“有教无类”与佛教“平等教化”之差异及历史影响
- 2014年
- 大乘佛教认为,佛性是人与世界的本质,佛性具有超越世俗的特性。以佛性论为基础的"平等教化"摆脱了一切世俗条件的束缚,是一种全面、绝对的教育平等。传统儒家伦理学则不具备这种超越性,因此"有教无类"很难摆脱种种社会世俗条件的限制。在大乘佛教佛性论的启发之下,宋明儒者构建了儒学道德本体论,这使得儒学理论具有了一定程度的超越世俗的特性,并最终将女性、愚者纳入儒学教育平等的范围之内。
- 金鑫张虹
- 关键词:儒家有教无类佛教
- 杜威的工具主义语言观及其当代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从工具主义观念出发,把语言问题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提出了语言的作用和语言的意义学说,反对构造抽象的形而上学,具有行为主义和操作主义的特征。杜威对语言哲学的研究,丰富了世界哲学的研究内容,体现了实用主义对西方传统哲学的反思,主张用意义理论解决传统哲学问题,对逻辑实证主义、现代经验主义和日常语言学派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 张虹
- 关键词:工具主义
- 詹明信第三世界文化理论关键术语的解读
- 2013年
- 詹明信的第三世界文化理论是其后现代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第三世界文化为镜像反观并寻求解决第一世界文化危机的出路。詹明信对"民族寓言"、"政治知识分子"、"文化革命"以及"世界文学"等术语所做的后现代性的阐释,对于理解第三世界文化的总体特征、文化实践者的作用和摆脱边缘化及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冯红张虹于洋
- 关键词:民族寓言文化革命世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