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翔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厢体
  • 2篇冷链
  • 1篇动物
  • 1篇性能模拟
  • 1篇肉鸡
  • 1篇深度图
  • 1篇深度图像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数值模拟
  • 1篇特征提取
  • 1篇体质量
  • 1篇图像
  • 1篇苹果
  • 1篇网络
  • 1篇温度场
  • 1篇温度分布
  • 1篇温度感知
  • 1篇温度监测
  • 1篇物流

机构

  • 4篇国家农业信息...
  • 4篇天津科技大学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张翔
  • 3篇钱建平
  • 3篇王以忠
  • 2篇杨信廷
  • 2篇韩佳伟
  • 2篇范蓓蕾
  • 2篇王琳
  • 1篇吉增涛
  • 1篇赵春江
  • 1篇王琳
  • 1篇孙传恒
  • 1篇杜晓伟
  • 1篇李文勇
  • 1篇雷鹏

传媒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制冷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构造冷藏车厢体的冷却性能模拟与对比被引量:8
2018年
本文针对4种结构不同的冷藏车厢体,在相同的运输时间下采用同样货物堆码方式,以苹果为实验材料,利用CFD模拟4种厢体在特定风速、特定制冷温度下其内部温度分布情况,并对厢体冷却性能(温度分布、冷却时间、冷却均匀性)进行对比与分析。经过模拟180 min的冷藏运输结果表明:同时安装侧通风槽及地导轨与单独安装侧通风槽的厢体内部货物温度变异系数分别为0.001 3、0.001 5,冷藏运输后温度在3~4.5℃范围内的货物比重分别为62.06%、59.26%,货物平均温度分别为4.3℃、4.6℃;无导轨型厢体与单独加装地导轨厢体货物的温度变异系数分别为0.002 4、0.002 1,冷藏运输后温度在3~4.5℃范围内的货物比重分别为52.54%、53.44%,货物平均温度分别为5.0℃、4.9℃。结果表明:温度的最大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21℃、0.198℃,最大平均相对误差为18.35%、16.91%,风速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最大偏差为0.3 m/s,得出实验值与模拟值有较好的一致性。
张翔韩佳伟韩佳伟钱建平杨信廷王琳钱建平
关键词:冷藏车温度场数值模拟
基于深度图像和BP神经网络的肉鸡体质量估测模型被引量:14
2017年
针对现阶段肉鸡称重复杂、福利降低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图像的肉鸡体质量估测模型建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深度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再利用数值积分法提取出目标特征,并结合BP神经网络,实现群体肉鸡的体质量估测。估测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均方根误差为0.048,平均相对误差为3.3%,绝对误差在0.001 0~0.068 2 kg范围内,最优拟合度为0.994 3,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该方法较为准确的估测出肉鸡体质量,并为用机器视觉的方法估测肉鸡生长发育规律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琳孙传恒李文勇吉增涛张翔王以忠雷鹏杨信廷
关键词:动物深度图像特征提取肉鸡
基于球体模型的苹果接触点局部处理方式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实现新鲜果蔬采后预冷CFD数值模拟研究,以单个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构建果品近真实3D模型,在雷诺数为10~30 000的范围内对比真实果形与等直径球体壁面切应力、壁面阻力系数、边界层分离角度以及尾流回流区长度之间的不同,验证在CFD模拟研究中是否可直接利用等直径球体替代苹果真实形状。为实现果品与果品(或箱体壁面)接触点局部位置的最佳CFD建模,充分考虑果品之间局部传热性对温度变化的影响,本文以彼此接触的两果模型为研究对象,从壁面阻力系数、两果中心线上的温度模拟结果准确性角度确定4种不同的局部处理方式(缩小法、膨胀法、消平法和桥梁法)在不同雷诺数范围内各自最佳的局部处理尺寸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中可直接利用等直径苹果替代苹果真实形状,在整个雷诺数范围内两者之间的各种边界层物理量最大相对偏差在15%左右,桥梁法在4种接触点局部处理方式中模拟准确性最高,通过对比实验验证,温度模拟值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最大均方根误差为1.514℃,平均相对误差在20%左右。
韩佳伟赵春江钱建平张翔范蓓蕾
关键词:苹果冷链物流计算流体力学
基于温度感知RFID标签的冷链厢体中温度监测被引量:7
2017年
针对温度感知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标签应用于冷链物流温度监测中缺乏有效数据验证的问题,该研究通过将42个温度感知RFID标签部署于冷链模拟平台中,划分了7个横截面、3个纵截面和两个层,设置了机械降温-冷链维持-自然回温3个不同阶段,同时在42个监测位点中选择7个位点同步部署了便携式温度记录仪,获取了不同条件下的温度监测数据,并与便携式温度记录仪数据和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模拟数据进行了比较。7个温度感知RFID标签与便携式温度记录仪同步监测位点的数据表明,两种监测方法温差分布于±0.5℃范围内的数据点最多,占43.6%,温差分布于-1.0^-0.5℃区间的数据占了24.6%,考虑到2种设备自身的温度采集精度,温差在±0.8℃范围内可接的,其比例占71.3%,因此利用温度感知RFID标签进行冷链温度监测是可行的。对42个位点在3个不同阶段的温度监测数据表明,机械降温阶段各位点用时在1 h以内、冷链维持阶段大部分位点表现出温度在在0~4℃之间振荡的特征、自然回温阶段用时约49 h。深入分析机械降温阶段及冷链维持阶段不同截面的温度监测数据,结果表明3种截面均表现为降温初始阶段温度差值不稳定、稳定后具有明显的分布特征且离出风口较近降温较快的特点。以横截面2和横截面6平均温度为例,将温度感知RFID标签数据采集数据与CFD模拟数据进行比较,去除测量精度的干扰,截面2的均方根误差为0.73℃、平均相对误差为13.58%、截面6的均方根误差为0.56℃、平均相对误差为10.94%,具有较好的空间一致性。研究结果可为实现冷链物流中低成本、连续的温度监测奠定基础。
钱建平范蓓蕾范蓓蕾杜晓伟孙立涛张翔
关键词:温度分布冷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