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秋秋

作品数:2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饮用
  • 2篇饮用水
  • 2篇饮用水中
  • 2篇伤残调整寿命...
  • 1篇饮用水安全
  • 1篇用水安全
  • 1篇水安全
  • 1篇水质
  • 1篇水质标准
  • 1篇健康
  • 1篇健康风险评估
  • 1篇N-亚硝基二...
  • 1篇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张昱
  • 2篇安伟
  • 2篇张秋秋
  • 1篇杨敏
  • 1篇刘伟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我国重点城市饮用水中砷健康累积风险评价被引量:13
2017年
基于全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查数据,完善现有砷的疾病负担计算方法,以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为评价终点,对全国重点城市饮用水中砷污染水平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我国重点城市供水的饮水砷浓度很低(0.53μg·L^(-1)),远低于国家规定的上限值(10μg·L^(-1)).其导致的总的终身癌症发病率为1.76×10^(-5).不同癌症的风险排序为:皮肤癌(1.53×10^(-5))>肺癌(2.25×10^(-6))>肝癌(2.30×10^(-8))>膀胱癌(1.34×10^(-10));饮水砷导致的人均癌症疾病负担为1.91×10^(-6)人·a^(-1).其中,皮肤癌和肺癌分别占70.2%和29.0%,膀胱癌和肝癌的疾病负担可忽略不计,但其总体致癌风险仍高于WHO所推荐的10^(-6)人·a^(-1)的水平.虽然我国饮水砷水平不高,但致癌风险不容忽略,未来需要采取更加有效可行的措施削减砷浓度,保障人们的饮水安全.
张秋秋潘申龄刘伟张昱安伟
关键词:饮用水伤残调整寿命年
我国城市饮用水中N-亚硝基二甲胺的健康风险评估及水质标准制定被引量:12
2017年
亚硝胺类物质,特别是亚硝基二甲胺(NDMA),其高致癌性及在我国饮用水中高检出率引起了国内媒体和管理层的广泛关注.为了评价饮水中NDMA造成的健康风险,进而提出我国饮水标准的建议,本文利用近几年全国饮用水水质调查的NDMA数据,以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为风险评价终点,并结合疾病模型,对饮水途径摄入NDMA造成的健康风险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我国城市饮用水中由于NDMA造成的终身癌症发病率为5.69×10^(-6),人均DALYs损失为6.27×10^(-7)人·a^(-1).以WHO所推荐的风险可接受水平(DALYs)(10^(-6)人·a^(-1))来制定饮用水中NDMA浓度安全标准,应为6.12 ng·L^(-1).考虑到我国水厂工艺情况,未来NDMA的安全标准设在6~40 ng·L^(-1)范围内更合理.最终的水质标准仍需进一步考虑其他经济和技术水平等因素.
张秋秋潘申龄张昱杨敏安伟
关键词:N-亚硝基二甲胺饮用水安全伤残调整寿命年水质标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