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
- 作品数:6 被引量:2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科技部中德国际合作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利用厌氧菌可溶性代谢物处理含镉废水的条件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本文研究了微生物代谢物的投加量、pH、温度和反应时间等不同的条件下对废水中镉的去除效果,最终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微生物代谢物对含镉废水处理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微生物代谢物投加量为1.10g、反应时间为20分钟、pH=6、温度20℃,此时镉的去除率为95.3%。并用实际含镉、铜和镍等离子的电镀废水进行验证实验,同样发现微生物代谢物对Cu2+和N i2+两个离子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三者去除率分别达到97.7%、95%和91.5%。
- 张瑜张小龙包樱马前
- 关键词:镉离子废水处理微生物
- 冬季条件下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模拟灰水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文章采用陶粒滤料为载体,研究了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化学混凝-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对模拟灰水的中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冬季水温为3℃-15℃的条件下,初沉处理大大减轻了后续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负荷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个工艺的搞冲击能力。当曝气生物滤池水力负荷为3.8m/h时,COD、LAS的去除效率分别在70%、80%以上。NH4-N去除效率受LAS、COD、温度影响较大,整个工况去除效率在15%~75%。NH4-N的去除效率随着COD负荷的增加,其去除效率受到严重的影响。COD的去除负荷率为2.85kg/(m^3滤料·d)升高到5.04kg/(m^3滤料·d)时,NH4-N的去除率则由61%-77%,下降到26%~41%,说明了异养微生物的生长严重抑制了硝化亚硝化细菌的生长。
- 陈广银陈洪斌何群彪张小龙钱玮玮
-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COD负荷
- 国内外重金属废水处理新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16
- 2007年
- 有毒重金属对环境的严重威胁正逐渐成为全球性问题,着重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重金属污染处理技术的研究与进展。除了改进传统的化学、物理方法外,各种廉价高吸附性能的吸附剂、新型可选择性重金属捕集剂都是研究的焦点。特别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功能菌和植物处理含重金属污染已取得相当成效,并在工业上进行了实际应用。研究和发展新型天然吸附剂、重金属捕集剂和生物技术,加强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有效途径。
- 马前张小龙
- 关键词:重金属废水重金属捕集剂微生物植物修复法
- 强化接触氧化法处理高盐废水被引量:7
- 2008年
- 废水中盐分含量过高,会给生物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因为盐析作用可致使微生物的脱氢酶活性降低,同时水的渗透压也会升高,使微生物细胞脱水引起细胞原生质分离,从而导致微生物细胞破裂而死亡。传统的一些生物方法对此类废水的COD的去除率低。本试验使用两株嗜盐菌在接触氧化反应器中通过连续操作对含盐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盐度,COD负荷,溶氧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关系。在废水盐度为35g/L,进水COD为4500mg/L,COD容积负荷为3.5kgCOD(/m·3d)时,COD去除率达到90%左右,取得较好的去除效果。
- 张小龙梅滨陈广银马前
- 关键词:高盐废水生物处理COD去除率嗜盐菌
- CEPT-曝气生物滤池低温下处理模拟灰水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实验研究了在冬季低温条件(2~10℃)下,化学温凝预处理-曝气生物滤池(CEPT/BAF)工艺处理模拟灰水的效果。考查了混凝预处理效果、BAF的出水水质与滤料高度的关系、水力负荷对出水COD的影响、直链烷烃苯磺酸钠(LAS)对出水NH3-N等的影响。研究表明:经过预处理(PAC为40mg/L)后的模拟灰水,BAF的有机负荷去除率达到40%~55%;COD、LAS的去除主要发生在滤料前端1.2m处,去除率达到70%,去除率与滤料高度近似呈指数关系下降;在COD负荷、水力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当进水LAS从23mg/L降到9mg/L时,BAF的NH3-N的去除率则从41%上升到72%,说明较高浓度的LAS对亚硝化及硝化细菌有一定影响。模拟灰水经过化学混凝/曝气生物滤池处理之后,出水水质NH3-N、COD和LAS分别在10、40和4mg/L以下。
- 陈广银陈洪斌何群彪张小龙
-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混凝预处理
- 气浮—生化—混凝沉淀工艺处理电镀废水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利用气浮—生化—混凝沉淀工艺对电镀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处理,探讨了各工艺参数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气浮处理在减轻后续接触氧化反应器的运行负荷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个工艺的抗冲击能力。COD去除率随气浮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气浮时间为70min时,COD去除率17.5%。在生化处理阶段,当HRT=10h、DO=4mg/L、pH=7和温度为30℃时,COD去除率55%。实验还研究了pH、PAM和聚铝浓度对混凝沉淀结果的影响,发现pH=9、PAM质量浓度为0.25mg/L、聚铝为2mg/L时,COD去除率11%。最终的实验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的废水,总COD去除率67.6%,出水COD为80mg/L,达到国家新的排放标准(GB21900—2008)。
- 程梅粉张小龙胥丁文马前
- 关键词:电镀废水气浮生化处理混凝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