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丹
- 作品数:1 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α-MSH、IL-6和NF-κB在晚期流产和早产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α-MSH、NF-κB和IL-6表达与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发病的相关性,评价其早期预测感染性流产和早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因晚期(先兆)流产或(先兆)早产就诊的孕产妇52例,其中晚期先兆流产、晚期难免流产、先兆早产、早产各13例。同期选取中孕引产、正常妊娠各13例作为对照组。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中α-MSH、NF-κB和IL-6表达水平。结果:(先兆)早产组及(先兆)难免流产组的生殖道感染率增高,其中早产组与流产组生殖道感染与绒毛膜羊膜炎存在相关性(P<0.05)。与中孕引产组和晚期难免流产组比较,先兆流产组外周血α-MSH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妊娠组和早产组比较,先兆早产组中α-MSH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中孕引产组比较,先兆流产组与难免流产组中外周血IL-6水平增高,其中难免流产组中IL-6水平最高;与正常妊娠对照组比较,先兆早产及早产组中IL-6水平增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组中NF-κB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中期的生殖道感染是导致早产及流产的主要原因。α-MSH及IL-6可早期预测早产和流产的发生及预后。外周血NF-κB不能作为早产及流产单独的预测因子。
- 蔡彦卿徐亮张丹丹
- 关键词:白介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