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比色
  • 3篇比色法
  • 2篇药材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皂苷
  • 2篇皂苷元
  • 2篇色谱
  • 2篇色谱法
  • 2篇苷元
  • 2篇蒺藜
  • 2篇相色谱
  • 2篇高效液相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1篇衍生化
  • 1篇药材质量
  • 1篇皂苷类
  • 1篇皂苷类成分
  • 1篇脂肪

机构

  • 4篇辽宁中医药大...

作者

  • 4篇李瑞海
  • 4篇孙延君
  • 3篇贾天柱
  • 3篇马欣悦
  • 3篇刘书平
  • 2篇冯琳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炮制对蒺藜皂苷类成分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测定炮制前后蒺藜的皂苷成分含有量并推测其炮制机理。方法 蒺藜甲醇提取液的正丁醇部位的HPLC分析采用Ultimate LP-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检测波长203 nm;采用高氯酸作显色剂,蒺藜皂苷元为指标,测定蒺藜总皂苷。结果 蒺藜皂苷元在0.82~7.38μg和24.6~86.1μg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和100.7%。蒺藜经清炒法、烘制法炮制后,其总皂苷含有量下降,皂苷元含有量增加。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蒺藜烘制与清炒作用相同,其机理可能为其皂苷经炒制转化为结构性质更为稳定的蒺藜皂苷元成分。
李瑞海冯琳马欣悦刘书平孙延君贾天柱
关键词:蒺藜炒制烘制比色法
脂肪油和总二萜含量与柏子仁质量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建立柏子仁中二萜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探讨柏子仁含油量和总二萜含量的关系,考察不同炮制法对柏子仁中脂肪油和二萜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测定柏子仁中二萜类成分的含量,利用石油醚测定脂肪油含量,采用蒸、炒、制霜等方法炮制柏子仁。结果:总二萜在0.011 7~0.058 3 g·L-1呈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RSD0.7%。脂肪油含量和总二萜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度达87%。柏子仁生品经蒸制、炒制后脂肪油和总二萜含量明显增加,制霜后二者含量明显下降。结论:柏子仁中脂肪油和二萜类成分的含量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蒸或炒制后有利于柏子仁中油脂性成分提出;制霜后脂肪油和二萜类成分含量减少,减小了滑肠的弊端。
李瑞海冯琳马欣悦孙延君刘书平贾天柱
关键词:柏子仁二萜类成分比色法脂肪油
双指标对蒺藜药材质量控制的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采用HPLC法结合比色法对蒺藜药材质量进行控制。方法:HPLC法采用色谱柱Welch Ultimate LP-C18(250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80∶20);检测波长:203 nm,比色法采用高氯酸法,以蒺藜皂苷元为指标,对蒺藜皂苷元、总皂苷进行含测方法研究。结果:HPLC法和比色法中,蒺藜皂苷元在0.820-7.380μg和24.600-86.100μg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99.5%(n=6)。并对18个产地的蒺藜样品中蒺藜皂苷元和总皂苷含量测定。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蒺藜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李昊月刘书平马欣悦孙延君李瑞海贾天柱
关键词:蒺藜总皂苷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色法
不同产地侧柏叶药材及炮制前后氨基酸成分比较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的侧柏叶药材中氨基酸含量,为侧柏叶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标准,并探究炮制对侧柏叶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柱前衍生化HPLC法,应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样品中的18种氨基酸;以乙腈-水(1∶1)∶4%醋酸钠缓冲盐为流动相,流速为1.2mL/min,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为27℃。结果:不同产地侧柏叶药材中,均含所检测的16种氨基酸,其中包括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不含色氨酸、赖氨酸,以河北产侧柏叶必需氨基酸所占比例为最高,安徽产总氨基酸含量最高。炮制后16种氨基酸含量均降低,且随着炮制程度的加深氨基酸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可以侧柏叶药材中氨基酸的含量对其药材质量进行评价,炮制前后氨基酸含量差别明显,可考虑不经炮制直接入药。
孙延君李瑞海
关键词:侧柏叶氨基酸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