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艳茹

作品数:13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5篇腺癌
  • 5篇化疗
  • 5篇肺癌
  • 4篇细胞肺癌
  • 4篇小细胞
  • 4篇小细胞肺癌
  • 4篇非小细胞
  • 4篇非小细胞肺癌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三阴
  • 3篇晚期
  • 3篇疗效
  • 3篇癌细胞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生成
  • 2篇三阴乳腺癌
  • 2篇肿瘤
  • 2篇晚期非小细胞

机构

  • 13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南宁市第一人...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玉林市红十字...

作者

  • 13篇吕艳茹
  • 9篇蒿艳蓉
  • 7篇曹宇华
  • 5篇冯国生
  • 4篇谢嫣嫣
  • 4篇高珊
  • 3篇徐志勇
  • 3篇袁贤彬
  • 3篇陈晓丹
  • 2篇林辉
  • 1篇杨姣
  • 1篇董小锋
  • 1篇殷舞
  • 1篇蓝娇
  • 1篇莫晓云
  • 1篇邱想英
  • 1篇侯恩存
  • 1篇何纯刚
  • 1篇卢昌超
  • 1篇莫艳芳

传媒

  • 3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生理学报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微创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敲低鞘氨醇激酶-1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及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4
2021年
本文旨在探讨敲低鞘氨醇激酶-1(sphingosine kinase-1,SPHK1)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系(MRC-5)和4种NSCLC细胞中SPHK1 mRNA表达水平。利用SPHK1-shRNA和相应的阴性对照转染A549和H1299细胞。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用Annexin V-FITC/PI双重染色试剂盒评价细胞凋亡,用细胞周期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周期分布,用JC-1线粒体膜电位测定试剂盒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和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蛋白、MEK/ERK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NSCLC细胞SPHK1 mRNA表达水平高于MRC-5细胞。SPHK1-shRNA显著抑制A549和H1299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与对照组相比,SPHK1-shRNA组MEK和ERK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下调。MEK/ERK抑制剂可抑制A549和H1299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上述结果提示,SPHK1敲低可能通过抑制MEK/ERK信号通路来抑制NSCLC的增殖和促进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
曹宇华殷舞吕艳茹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鞘氨醇激酶-1线粒体凋亡途径细胞周期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及其趋化因子受体CCR9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相关性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在多种肿瘤的临床应用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文中旨在探讨CTCs及其趋化因子受体CCR9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肿瘤中心的NSCLC患者共62例。采用Canpatrol^TM CTC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的CTCs及CTCs上CCR9表达水平,对CTCs及其CCR9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62例NSCLC患者中56例(90.3%)检测出CTCs。CTCs计数与NSCLC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在CTCs亚型与NSCLC临床相关性分析中,上皮型CTCs 计数与NSCLC 的TNM 分期(r=0.296,P<0.05)及肿瘤远处转移相关(r=0.273,P<0.05);混合型CTCs 计数与NSCLC 的肿瘤转移也存在相关性(r=0.253,P=0.047);且混合型CTCs上CCR9阳性率亦与NSCLC 远处转移相关(r=0.353,P=0.038)。结论CTCs计数及分型与NSCLC的TNM分期及转移相关。CTCs上CCR9表达水平有望用作评估NSCLC肿瘤转移风险的生物标志物。
林思阳蒿艳蓉吕艳茹冯国生林辉李柏钧袁贤彬曹宇华侯恩存陆翔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非小细胞肺癌
SOCS1沉默DC联合CIK细胞体外抗三阴乳腺癌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免疫治疗是一种肿瘤治疗新模式。近年来发现,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1(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1,SOCS1)是一种重要的抑制DC活化的负调控因子。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SOCS1沉默DC联合CIK对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体外杀伤作用和机制。方法选取2015-12-01-2017-12-01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的晚期三阴乳腺癌患者,采集患者外周血,利用细胞因子分别诱导培养DC和CIK细胞,RNA干扰技术沉默DC中SOCS1,实验分为空白对照(Blank)组、阴性对照(NC)组以及SOCS1沉默〔SOCS1(-)〕组,收集3组DC分别与CIK细胞共培养7d,获得3组DC-CIK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ealtime qPCR)检测DC中SOCS1siRNA沉默效果,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DC及CIK细胞表型。CCK8试剂盒检测3组DC-CIK细胞对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体外杀伤作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析3组DC-CIK细胞上清中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分泌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DC-CIK细胞对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凋亡影响,蛋白质印迹法进一步检测MDA-MB-231细胞中凋亡通路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ell lymphoma-2,Bcl-2)及Bcl-2相关蛋白X(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体外成功诱导出DC和CIK细胞,SOCS1siRNA序列可下调DC中SOCS1表达水平(0.07±0.01、1.00±0.15和0.89±0.11),均P<0.001。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SOCS1(-)组DC表面分子CD80、CD83和HLA-DR的阳性表达率均上升,分别达到(67.70±1.77)%、(55.63±2.77)%和(79.50±1.31)%,F值分别为48.59、58.22和70.84,均P<0.001。同时,SOCS1(-)组DC-CIK细胞中CD3+CD8+、CD3+CD56+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上调至(60.43±1.02)%和(37.63±3.53)%,F值分别为38.79和87.41,均P<0.001。SOCS1(-)组DC-CIK细胞对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具有更强的体外杀伤作用,F=85
吕艳茹蒿艳蓉陈可和陈晓丹谢丹敏邱想英曹宇华袁贤彬黄露潘登冯国生
关键词: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三阴乳腺癌
循环内皮细胞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2020年
肺癌在全球肿瘤疾病中发病率居首位,而NSCLC在肺癌中占比较高,且易发生复发和转移,患者预后差,急需可靠方便的疗效预测指标指导NSCLC患者的个体化治疗。CECs是血液循环中的内皮细胞,不仅是一种屏障细胞,而且是具有强大生物活性的内分泌细胞,对血管微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在多种肿瘤患者外周血中数量呈不同程度的增加;CECs数量增加可有效地反映血管损伤和功能障碍,可能预测肿瘤化疗或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治疗疗效,因此可作为一种肿瘤治疗疗效的预测指标。本文就CECs在晚期NSCLC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曹宇华吕艳茹
关键词:循环内皮细胞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化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与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关系
2021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符合入组标准的不能手术的ⅢB期和Ⅳ期的80例NSCLC住院患者。采集治疗前NLR,分析NLR与化疗效果之间的关系。依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疗效应答组和疗效无应答组。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NL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NLR为影响化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NSCLC晚期患者化疗效果与治疗前NLR相关,且低NLR患者化疗效果更好;NLR可能成为进展期及晚期NSCLC患者一线化疗效果的预测指标。
曹宇华吕艳茹蒿艳蓉莫晓云冯国生黄露陈晓丹高珊陆水
关键词:肺癌化疗
肺腺癌术后pN_2期患者同步或序贯放化疗疗效对比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肺腺癌术后同侧纵隔内和(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pN_2期)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是进行同步放化疗还是序贯放化疗无明确定论。本研究探讨培美曲塞/顺铂同步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与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序贯IMRT两种模式治疗肺腺癌术后pN_2期患者毒性及安全性,并分析两种治疗模式对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影响。方法将2014-01-01—2016-12-3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肿瘤中心62例符合入组标准的肺腺癌术后pN_2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同步放化疗组(同步组)和序贯放化疗组(序贯组)。同步组:患者术后2~4周内开始同步放化疗,IMRT 50~60Gy/5~6周,放疗第1天同步给予培美曲塞500mg/m2+顺铂75mg/m2,配合水化,21d为1个周期,放疗期间同步给予2个周期化疗,随后继续给予2个周期巩固化疗。序贯组:患者术后2~4周内先接受4个周期辅助化疗,然后再接受IMRT,化疗方案和IMRT剂量与同步组相同。观察患者近期毒副作用及远期预后。结果同步组中位DFS为16.18(95%CI:14.44~17.92)个月,序贯组为15.43(95%CI:12.70~18.16)个月,χ~2=1.028,P=0.310;同步组中位OS为24.13(95%CI:19.20~29.07)个月,序贯组为23.90(95%CI:17.54~30.26)个月,χ~2=0.379,P=0.538,两种治疗模式在生存获益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骨髓抑制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0,P=0.303。结论 pN_2期肺腺癌患者术后无论是采取同步放化疗还是序贯放化疗均是可行方案,可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适当选择合适治疗模式。
徐志勇唐艳娜蒿艳蓉吕艳茹谢嫣嫣舒留洋周若琳冯泽斌卢昌超陆合明谢丹敏杨姣钟永泷林辉冯国生
关键词:肺腺癌同步放化疗序贯放化疗治疗毒性
康艾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型乳腺癌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型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2月1日-2019年12月1日我院收治的70例新辅助化疗女性三阴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新辅助化疗联合康艾注射液,对照组患者应用新辅助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生存质量、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缓解率高于对照组(60%vs.51.4%),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88.6%vs.85.7%),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2个月(95%CI:5.87~6.53),对照组为4.8个月(95%CI:3.93~5.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评分比较,两组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肿瘤标志物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 3+、CD 4+、CD 4+/CD 8+水平明显升高,CD 8+则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型乳腺癌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升患者免疫功能。
曹宇华莫艳芳吕艳茹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三阴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源性外泌体活化的巨噬细胞促进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2022年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巨噬细胞极化作用以及经外泌体活化的巨噬细胞对TNB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提取TNBC细胞BT-549和MDA-MB-231外泌体,透射电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 NTA)、蛋白质印记(Western blot)鉴定外泌体;流式细胞术检测经外泌体处理后巨噬细胞分子标志物CD206、CD80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单核细胞THP-1、巨噬细胞M0及外泌体处理后巨噬细胞中CD163、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mRNA水平;Transwell实验分析外泌体活化的巨噬细胞对TNB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MP-2、MMP-9、N-cadherin、E-cadherin的蛋白水平。结果:透射电镜下BT-549和MDA-MB-231细胞的外泌体具有膜结构囊状小泡并表达外泌体的分子标记物CD81、CD63;BT-549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直径分布为80~150 nm,MDA-MB-231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直径分布为100~200 nm;经BT-549和MDA-MB-231细胞源性外泌体处理的巨噬细胞与M0相比,CD206均有稳定表达(P<0.05),而CD80表达未见明显差异;外泌体处理后巨噬细胞的CD163、TGF-βmRNA表达水平均增加(P<0.01),iNOS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TNF-αmRNA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变化;外泌体处理后的巨噬细胞使得TNBC细胞的迁移、侵袭穿膜数目增加(P<0.01),N-cadherin、MMP-2和MMP-9蛋白表达增加(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TNBC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以诱导巨噬细胞向M2极化,进而促进TNBC细胞间质转化,增强TNB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周舒蒿艳蓉吕艳茹谢嫣嫣舒留洋庞金柳钟宇萧罗雯琦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外泌体巨噬细胞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对晚期肺癌一线化疗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治疗前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对晚期肺癌一线含铂化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260例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SII、FAR的截断值,分别以SII、FAR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分析不同SII、FAR表达水平的晚期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期,对影响晚期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260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8个月,死亡172例(66.15%),生存88例(33.85%)。SII、FAR、SII-FAR预测晚期肺癌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0、0.656、0.733,灵敏度分别为0.616、0.761、0.622,特异度分别为0.750、0.669、0.705。SII高水平组与SII低水平组患者肿瘤直径、胸腔积液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R高水平组与FAR低水平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肿瘤直径、治疗方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I低水平组存活率高于SII高水平组,FAR低水平组存活率高于FAR高水平组(均P<0.05)。高水平SII是影响晚期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II与FAR呈正相关关系(r=0.412,P<0.001)。结论:治疗前SII、FAR水平对晚期肺癌患者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SII、FAR低水平的晚期肺癌患者生存预后情况优于SII、FAR高水平患者。
黄琴蒿艳蓉蒿艳蓉吕艳茹谢嫣嫣兰海燕徐志勇高珊张凌宇麦洪华
关键词:肺癌预后
培美曲塞对PC9肺腺癌细胞株的放射增敏作用
2017年
目的培美曲塞是治疗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常用药物,其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敏感突变的肺腺癌是否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尚未明确。本课题研究培美曲塞在体外对EGFR 19外显子突变的人肺腺癌细胞株PC9的放射增敏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PC9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检测培美曲塞的20%抑制浓度(20%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_(20)),将PC9细胞分为对照组、单独照射组、培美曲塞单药组和培美曲塞+照射组4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培美曲塞联合或不联合照射对PC9细胞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培美曲塞对PC9细胞的放射效应,计算存活分数,拟合存活曲线;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DC20蛋白在各组的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PC9细胞的增殖抑制与培美曲塞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取48h的IC_(20)(0.084μmol/L)的培美曲塞作为实验浓度。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培美曲塞单药组和单独照射组均可增加凋亡率,分别为(7.17±1.14)%和(10.78±1.52)%,而培美曲塞+照射组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凋亡率达(29.23±1.33)%,F=227.57,P<0.001;细胞周期结果显示,对照组G_2/M期比例为(0.79±0.63)%,培美曲塞单药组为(0.79±0.47)%,单独照射组为(18.21±0.72)%,培美曲塞+照射组为(25.09±1.04)%,提示培美曲塞使细胞阻滞在S期,与放射线联合作用后,S期细胞比例减少,G_2/M期的比例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6.85,P<0.001。克隆形成实验提示,培美曲塞具有较好的放射增敏作用,其放射增敏比(sensitization enhancement ratio,SER)为1.41。培美曲塞联合照射能增加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C20的表达,F=282.12,P<0.001。结论培美曲塞可提高EGFR 19外显子突变的PC9肺腺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照射引起CDC20的增加致对放射敏感的G_2/M期阻滞,而照射耐受的S期比例减少有关。
赖祥丽冯国生高珊蒿艳蓉陈晓丹蓝娇吕艳茹
关键词:肺腺癌培美曲塞放射增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