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臣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油气
  • 2篇油田
  • 2篇川南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须家河组
  • 1篇油气地球化学
  • 1篇油气源
  • 1篇油砂
  • 1篇油砂山油田
  • 1篇有机质
  • 1篇有机质丰度
  • 1篇有机质类型
  • 1篇源岩
  • 1篇源岩评价
  • 1篇三叠
  • 1篇三叠统
  • 1篇上三叠统
  • 1篇上三叠统须家...
  • 1篇胜利油田

机构

  • 4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青海油田

作者

  • 4篇李延钧
  • 4篇刘臣
  • 3篇郭瑞超
  • 1篇李其荣
  • 1篇李卓沛
  • 1篇袁续祖
  • 1篇张永庶
  • 1篇王廷栋
  • 1篇司丹
  • 1篇杨坚
  • 1篇尹长河
  • 1篇宋国奇
  • 1篇李文涛
  • 1篇邓柳萍
  • 1篇刘雪乐
  • 1篇刘麟

传媒

  • 2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川中—川南过渡带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烃源岩评价
2010年
根据川中—川南过渡带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和热解分析数据,分别从烃源岩厚度、有机质丰度、类型和热演化程度4个方面进行了烃源岩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川中—川南过渡带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泥质烃源岩总厚度一般为300m,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增加,在西北部的平泉地区最厚可达650m;泥岩总体上属于较好—中等烃源岩,并以Ⅲ型有机质为主。热解法表明,川中—川南过渡带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泥岩及煤主要处于成熟—高熟早期的凝析油气生成阶段。
刘雪乐李延钧李卓沛刘臣郭瑞超
关键词:川中-川南过渡带须家河组烃源岩评价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
四川盆地南部纳溪—塘河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含硫气藏成因被引量:7
2007年
四川盆地南部纳溪-塘河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气藏属于含硫气藏,其整体H2S含量在整个泸州古隆起属较高,局部地区H2S含量高达25~30g/m^3以上,其嘉一气藏H2S主要为含硫有机质裂解成因,而嘉二、嘉三一嘉四气藏H2S主要为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TSR)成因,而H2S成因类型与含量高低随着天然气成藏过程的变化而变化,燕山早一中期深层志留系来源的气向上运聚成藏,嘉陵江组各气藏呈现低含生源成因H2S特征,燕山末期一喜山早期嘉陵江组储层古地温大多高达140℃以上,含膏岩分布的嘉二、嘉三一嘉四气藏大量发生TSR反应,形成TSR反应成因为主的高含硫气藏,在喜马拉雅运动中晚期由于构造抬升、古地温大幅度降低,TSR反应减慢甚至终止,由于地层水对H2S的溶解作用,使含硫气藏H2S含量重新分配和调整,从而造成不同区域或不同气藏的舍硫量具有较大差异。
李延钧刘麟刘臣李其荣袁续祖杨坚
关键词:含硫气藏川南
柴西油砂山油田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分布被引量:4
2010年
通过对天然气组成、油气碳同位素、原油轻烃等的综合研究,分析总结了油砂山油田油气的全烃地球化学特征,细分了不同油气的成因类型和可能来源,总结了油气成因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油砂山油田油气主要具有混合偏腐泥型成因的特征,油气演化程度适中,均处于成熟阶段,且油气同源。油砂山油田油气主要是来源于古近系的E13与E23烃源岩,与新近系烃源岩无关,具有二者混合贡献的特征,但局部混合比例不同。
刘臣李延钧邓柳萍张永庶司丹郭瑞超
关键词:碳同位素柴达木盆地
胜利油田渤南洼陷古近系油气源与成藏特征被引量:17
2009年
对胜利油田渤南洼陷油气分布、油气特征及烃源岩特征进行了描述,通过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对比判断油气来源,并对油气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渤南洼陷的深洼带与断阶带两地区由于烃源岩埋深不同造成油气演化阶段的差异。渤南洼陷沙三段与沙四段油气均为自生自储,其中断阶带地区油气为一期成藏,油气成熟度较低;深洼带地区存在两期油气生成过程,但主要捕获了后期湿气阶段的天然气,气体干燥系数较高,具有分段捕获的特征。
郭瑞超李延钧王廷栋宋国奇李文涛尹长河刘臣
关键词:成藏期次成藏特征古近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