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
-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便于独立控制旋流的压气机整涡旋流畸变模拟装置
-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独立控制旋流的压气机整涡旋流畸变模拟装置,具体涉及叶轮机实验模拟装置的技术领域。一种便于独立控制旋流的压气机整涡旋流畸变模拟装置,包括畸变发生器本体,所述畸变发生器本体由旋转轮盘和可拆卸连接在旋转...
- 时培杰宗有海陈峰李学臣马护生任思源魏巍
- 文献传递
- 小型涡轴发动机串列静子数值研究(英文)被引量:1
- 2015年
- 高逆压梯度、复杂端壁流动及厚边界层是高负荷小型压气机的典型特征,大量叶栅试验表明采用叶片串列的布局形式可以很好地解决叶片高负荷的问题。但过时的设计方法不再能满足高负荷串列静子的设计需求,小型发动机中串列叶片的流动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采用EURANUS对一高负荷跨声速小型压气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原始静子进行了改型设计。分析串列静子的迎角、落后角、载荷分配比来发现流动的三维特征,对比流场来甄别串列静子的性能收益。发现前叶的落后角和后叶的气流迎角对静子来流的迎角变化并不敏感,前叶承担了几乎全部来流迎角变化所引起的负荷变化;设计点时以串列的方式更为均匀地分配前后叶的载荷,对级整体性能的提升有益。
- 魏巍刘波
- 关键词:串列叶栅涡轴发动机
- 可控扩散叶型与双圆弧叶型实验对比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为对比不同压气机叶型的流动特征,在高亚声速平面叶栅风洞内对相同设计速度三角形的可控扩散叶型和双圆弧叶型进行了平面叶栅实验,对两套叶型的表面马赫数、尾迹总压等参数分布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点可控扩散叶型总压损失比双圆弧叶型小近1倍,出口气流角小2.0°;在吸力面气流分离前,出口气流角随攻角和马赫数变化小于1.0°,尾迹核心区位置保持不变;双圆弧叶型吸力面近尾缘存在一定区域气流分离,受分离区影响,随进口马赫数增加,出口气流角变化达到4°,尾迹核心区移动了近20%栅距。
- 魏巍刘波杜炜任思源
- 关键词:可控扩散叶型平面叶栅气流分离压气机
- 一种便于独立控制旋流的压气机整涡旋流畸变模拟装置
- 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独立控制旋流的压气机整涡旋流畸变模拟装置,具体涉及叶轮机实验模拟装置的技术领域。一种便于独立控制旋流的压气机整涡旋流畸变模拟装置,包括畸变发生器本体,所述畸变发生器本体由旋转轮盘和可拆卸连接在...
- 时培杰宗有海陈峰李学臣马护生任思源魏巍
- 文献传递
- 边界层吸入对方转圆进气道、风扇耦合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针对方转圆S弯进气道及风扇部件吸入进口边界层的影响问题,采用定常与非定常CFD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并分析了进口吸入不同高度边界层时进气道、风扇部件的总体特性和流场特征,数值结果表明:随着进口边界层吸入厚度增加,进气道出口稳态周向总压畸变指数增大,风扇进口畸变区总压亏损增加、流量系数降低、相对气流角增大。但畸变区范围没有明显增加,进气道和风扇总体性能受进口边界层增厚影响不明显。受风扇增压作用影响,出口气流参数沿周向的畸变度得到有效削弱。
- 魏巍任思源达兴亚
- 关键词:S弯进气道跨声速风扇边界层吸入
- 边界层吸入跨声速复合掠型风扇气动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针对边界层吸入条件下的跨声速风扇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掠型叶片的设计方法,分析了三种前缘掠角分布对风扇气动性能的影响,并在边界层吸入情况下对比了复合掠型风扇和原型风扇的气动性能和流动特征,探讨了叶片通过低压畸变区过程中的流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均匀来流时复合掠型风扇没有改变原型风扇堵塞流量,但稳定裕度提高了7.1%;边界层吸入20%进口高度时,复合掠型风扇峰值效率比均匀来流时降低了1.8%。与Rotor 67风扇相比,复合掠型风扇能够在更低的流量工况下承受同等的来流参数畸变流场。在叶片通过畸变区域过程中,退出畸变流场时更容易触发旋转失速。
- 魏巍任思源达兴亚季路成
- 关键词:边界层跨声速风扇总压畸变气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