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硕
-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转GmPTF1大豆耐低磷优异新材料创制研究
- 2017年
- 本试验以课题组前期获得的转耐低磷转录因子GmPTF1大豆为材料,分析其在低磷、适磷条件下的性状表现,研究其在来源物种中的生物学功能,并遴选优异转基因新材料。结果表明:目的基因GmPTF1已稳定整合至受体品种基因组,且可在RNA和蛋白水平正常转录翻译表达;土壤低磷处理条件下,2个转基因株系OE-2、OE-4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等产量相关性状显著优于野生型对照,并以OE-2株系表现较优,为进一步选育耐低磷大豆新品系(种)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
- 李强颜硕杜汇孔佑宾李文龙李喜焕张彩英
- 关键词:大豆产量相关性状
- 大豆紫色酸性磷酸酶GmPAP17克隆与功能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土壤磷多以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的植酸盐形式存在,而紫色酸性磷酸酶具有分解利用植酸磷,提高磷素利用效率的功能。为进一步发掘该类基因,本研究利用磷高效大豆‘中黄15’与磷低效种质‘牛毛黄’,克隆并分析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GmPAP17的生物学功能。结果发现:GmPAP17具有996bp开放阅读框,编码331个氨基酸残基,编码蛋白具有较高的酸性磷酸酶与植酸酶活性;植酸磷处理条件下,GmPAP17在磷高效大豆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低效种质,且以胁迫处理后30~42d差异最大,说明该基因与大豆开花结荚期磷素高效利用相关;进一步分析超表达转GmPAP17拟南芥发现,3个转基因株系在植酸磷胁迫下的植株生物重与磷浓度显著高于野生型对照,证实GmPAP17具有提高转基因拟南芥植酸磷利用效率的功能。
- 颜硕孔佑宾李喜焕杜汇李文龙张彩英
- 关键词:大豆植酸磷磷素利用效率
- 大豆酸性磷酸酶GmPAP17功能分析及转GmPAP14新材料评价
- 大豆需磷较多,然而土壤磷多以有机态形式存在,不能被其直接吸收利用,严重影响大豆生长发育。实践证明,发掘利用植物自身磷高效基因是解决这一问题重要途径。鉴于此,本研究利用课题组前期获得的转录组数据,克隆并分析大豆紫色酸性磷酸...
- 颜硕
- 关键词:大豆植酸磷磷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