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项文娟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叶黄素
  • 2篇糊精
  • 2篇固体分散体
  • 1篇地塞米松
  • 1篇溶出
  • 1篇溶出度
  • 1篇溶解度参数
  • 1篇体外
  • 1篇体外溶出
  • 1篇体外溶出度
  • 1篇喷雾
  • 1篇喷雾干燥
  • 1篇取代度
  • 1篇热分析
  • 1篇羟丙基-Β-...
  • 1篇量热
  • 1篇环糊精
  • 1篇基团
  • 1篇基团贡献
  • 1篇基团贡献法

机构

  • 5篇沈阳药科大学

作者

  • 5篇韩静
  • 5篇项文娟
  • 3篇张玥
  • 3篇张多婷
  • 2篇杨静
  • 2篇孙铭
  • 2篇郭小然
  • 1篇孙建
  • 1篇李森

传媒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医药导报
  • 1篇药学实践杂志
  • 1篇食品与药品
  • 1篇今日药学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溶解度参数在固体分散体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0年
介绍溶解度参数在固体分散体中的应用,利用基团贡献法求出药物的溶解度参数。选择与药物溶解度参数差在1.6—7.5的载体为固体分散体载体的选择提供简单实用的方法。
项文娟郭小然韩静
关键词:溶解度参数固体分散体基团贡献法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溶出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将脂溶性叶黄素制成水溶性固体分散体,考察其溶解度及体外溶出度。方法以聚乙二醇6000和泊洛沙姆188混合物(4:5,w/w)为载体,以溶剂法、溶剂熔融法和减压熔融法制备叶黄素固体分散体。应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鉴别叶黄素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研究其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结果推测叶黄素在载体中以低共融混合物形式存在。最终选择以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测得其溶解度为4.6%,45 min时溶出量为99.47%。结论制备叶黄素固体分散体,可有效地增加叶黄素的体外溶出。
李森郭小然项文娟孙建韩静
关键词:叶黄素固体分散体体外溶出度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喷雾干燥法制备丹参酮ⅡA自乳化微丸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增溶剂的丹参酮ⅡA自乳化微丸。方法以包封产率为指标,考察不同处方和工艺因素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提高丹参酮ⅡA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结果喷雾干燥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15℃,空气流速为500 L.h-1,PVP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1 g.mL-1,丹参酮ⅡA与PVP的比例为1:6。结论丹参酮ⅡA自微乳制备简单,性质稳定,丹参酮ⅡA在介质中的溶出度较好。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丹参酮ⅡA自微乳微丸可行。
杨静韩静孙铭张玥张多婷项文娟
关键词:喷雾干燥
中等取代度的羟丙基-β-环糊精对地塞米松的包埋特性研究
2010年
目的研究中等取代度的羟丙基-β-环糊精合成工艺及其对难溶性药物地塞米松的包埋性能。方法合成了中等取代度的羟丙基-β-环糊精,并按照药典相关规定对产品质量进行了检测。用该产品包合难溶性药物地塞米松,并用相溶解度法对包合物进行了研究。结果合成了取代度为7.875的羟丙基-β-环糊精,产品与地塞米松形成了1:1的包合物,提高地塞米松的溶解度约33倍。结论合成的羟丙基-β-环糊精符合药典要求;通过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合,提高了地塞米松的水溶性。
张玥韩静张多婷杨静孙铭项文娟
关键词:羟丙基-Β-环糊精取代度包埋地塞米松
叶黄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光谱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以β-环糊精(β-CD)为主体,超声法制备叶黄素β--环糊精(叶黄素-β-CD)包合物,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光谱、红外光谱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叶黄素-β-CD包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叶黄素-β-CD包合物的适宜包合条件为叶黄素与β-CD的物质的量比1:4,超声功率400W,超声时间40min,包合率可达到75.8%以上;产物的光谱特征的变化证实叶黄素和β-CD形成了新的物相;而用相溶解度确定叶黄素和β-CD的相溶解度曲线属于AL型,叶黄素与β-CD形成1:1包合物,包结常数为346.97L/mol。经包合后,叶黄素的稳定性与水溶性得到明显提高。
张多婷韩静项文娟张玥
关键词:叶黄素Β-环糊精包合物包结常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