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小明

作品数:10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陕西省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重点学科自然地理学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灾害
  • 3篇区划
  • 2篇玉米
  • 2篇农村
  • 2篇气候
  • 2篇气温
  • 2篇仁用杏
  • 2篇降水
  • 2篇风险评估
  • 1篇低碳
  • 1篇低碳经济
  • 1篇冻灾
  • 1篇新能源
  • 1篇新能源汽车
  • 1篇新农村
  • 1篇新农村建设
  • 1篇玉米种
  • 1篇玉米种植
  • 1篇政府
  • 1篇山坡

机构

  • 10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宝鸡市气象局

作者

  • 10篇徐玉霞
  • 10篇许小明
  • 3篇张艳
  • 3篇马楠
  • 1篇雷雯
  • 1篇杨宏伟
  • 1篇董奇

传媒

  • 2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河南科学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年份

  • 4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GIS的陕西省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被引量:23
2018年
在分析陕西省干旱灾害气候背景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基础上,结合灾害学相关理论,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承灾体暴露性、防灾减灾能力4个子系统选取指标,建立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依据陕西省气象、生态和社会经济数据,运用GIS空间数据分析功能将干旱的自然和社会属性统一起来进行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结果表明:(1)致灾因子危险性等级具有自北向南递减趋势,危险性等级最高的是榆林,其次是延安、铜川、宝鸡、咸阳、杨凌区、渭南、西安、商洛、安康和汉中。(2)孕灾环境脆弱性呈自北向南依次递减的分布趋势。脆弱性由强到弱分别是榆林、延安、铜川、宝鸡、西安、渭南、咸阳、杨凌区、商洛、安康和汉中。(3)承灾体暴露性由高到低依次是榆林、关中中部、渭南、咸阳、宝鸡、铜川、商洛、安康和汉中。(4)防灾减灾能力大小依次是榆林、关中地区、延安、汉中、安康、商洛。(5)干旱灾害风险等级自北向南呈逐渐降低趋势。干旱灾害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榆林、延安、铜川、宝鸡、渭南、西安、咸阳、杨凌区、商洛、安康和汉中。
徐玉霞许小明杨宏伟张艳
关键词: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区划
北方农牧交错带仁用杏霜冻灾害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太行山北段贫困地区为例被引量:2
2017年
以太行山北段贫困区为研究试点,运用实地调查法并结合研究区近20年有仁用杏栽培历史霜冻灾害信息以及4个仁用杏典型栽培区2010年气温资料,系统分析了杏树花芽膨大-初果期不同阶段面临的霜冻灾害隐患。研究结果表明:初花-盛花期为研究区仁用杏霜冻灾害多发时段,特定地区应根据当地小气候特征,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防霜抗冻措施以减轻或避免霜冻灾害发生,实现贫困地区荒山绿化与果林经济效益双丰收。
许小明徐玉霞张艳
关键词:北方农牧交错带仁用杏霜冻灾害
1951—2013年甘肃省中东部部分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地区种植玉米适宜性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利用1951—2013年甘肃省中东部4个测站气候资料,采用均值法和线性趋势估计法分析了研究区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特征;通过对4个测站1981—2010年日降水量≥1.0 mm的日数统计,得出不同测站降水季节分配规律,结合种植玉米适宜区气候条件(主要指降水量)及玉米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水分条件的需求,综合分析了研究区不同地方种植玉米的适宜性程度.结果表明:(1)甘肃省中东部20世纪50—80年代年平均气温变幅不大,90年代至今均有普遍升温.(2)研究区年平均降水量从天水市到武威市依次降低,在20世纪50—70年代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80年代至今各地区变化迥异,但西北地区总体上以干旱为主.(3)研究区从东南至西北方向受华西秋雨影响程度逐渐减弱,年降水量季节分配地区差异显著.(4)玉米生长发育各阶段所需水分条件与当地雨季基本一致,受区域气候条件限制,从天水市至武威市沿线种植玉米适宜性依次降低,局地周期性气候干湿变化以及西北地区整体干旱化程度加深都会制约当地农业生产发展.(5)部分地区居民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改变局地水分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玉米种植.
许小明徐玉霞
关键词:气温降水种植玉米适宜性
大同—阳高地区农村住房抗震能力评估及设防对策被引量:2
2017年
结合1949—2016年区内M_S≥4.5中强度地震灾害对村庄破坏程度统计结果,详细评估了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M_S6.1)Ⅷ、Ⅶ、Ⅵ烈度影响范围及住房受损情况,认为砖木结构房屋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但也存在该区农村住房总体脆弱性降低,而农村常住人口脆弱性依然较高的问题。当地政府、村民应重视房屋抗震设防能力建设,提高房屋整体抗震性能,增强抗震设防意识以降低灾损。
许小明徐玉霞马楠
关键词:农村住房抗震能力
近60年宝鸡市主城区极端天气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研究极端天气发生规律对了解地区气候变化特征与提高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宝鸡市主城区1953-2013年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为基础,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距平分析、异常度分析和Morlet小波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研究其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区域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事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60年宝鸡市主城区极端气温指标中极端最高气温、夏季日数和热夜日数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极端最低气温、冰冻日数、霜冻日数表征为下降的趋势;近60年宝鸡市主城区年降水量与年极端最高降水量总体上呈减少的趋势;热夜日数存在11~14 a和26~28 a 2个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与太阳活动周期关系密切;霜冻日数存在阶段性变化周期。区域气候变暖、气候变率与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但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总体来看,近60年宝鸡市主城区气候向暖干化趋势发展,但也不能忽视极端强降水事件、低温霜冻等灾害的发生,相关部门应提高警惕以最大程度降低灾损。
许小明徐玉霞雷雯
关键词:气温降水小波分析
新常态下公共服务型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加快经济发展,破解农村发展屏障,十八大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改善民生为核心,解决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现实困境,审视与解决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探求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服务型政府的地位与作用,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许小明徐玉霞张艳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民主管理
甘肃省河东地区玉米种植适宜性评价和区划被引量:14
2018年
利用1951—2015年甘肃省河东地区17个典型测站气候资料,采用均值法并运用Origin8.0软件对其近65年来年平均气温、4—9月份玉米生育期平均降水量、≥10℃积温总量和年平均无霜期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温度、无霜期日数和生育期降水数据对不同测站玉米种植适宜性予以评价。通过对影响研究区玉米种植适宜性主要气候因子分析,并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得出河东地区玉米种植适宜性区划等级结果。结果表明:(1)研究区玉米种植适宜性等级总体表征为东高西低。(2)最适宜区范围最小,密集分布在平凉市和庆阳市南部区域,为正宁县、宁县、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和庆阳市区。(3)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陇东黄土高原大部、陇南秦巴山区(两当县除外)以及临夏回族自治州大部分地区。(4)次适宜区集中分布在陇中黄土高原,另有零星分布如环县、两当县、和政县和康乐县。(5)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甘南高原。
许小明徐玉霞董奇秦少伟霍轩琳
关键词:玉米种植气候因子区划
低碳经济视野下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以比亚迪汽车为例被引量:5
2016年
在全球碳排放和大气环境污染程度俱增的背景下,促进节能减排,降低传统能耗比重,开发和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其消费量和受众度已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存在若干问题,面临复杂的内外部发展环境。领先的锂电池生产技术、低运营成本和价值链垂直整合模式以及有利的外部环境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因子。不断创新企业运作模式,突破技术难关,有效把握政策导向,加快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国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许小明徐玉霞
关键词:低碳经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SWOT分析
晋北山坡地仁用杏盛果期丰产管理方法研究--以广灵县平城村为例
2017年
荒山坡地栽培仁用杏,实现生态效益和果林经济创收是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造福地方百姓的重要举措。通过对不同立地条件的杏园差异化管理导致的迥异结果进行比较,以提高当地果农对果园管理的认知水平和实操经验。结果表明,背风向阳的坡地中上部为仁用杏较为理想的建园地,仁用杏盛果期已管理园地产量为未管理园地的3倍左右,人工综合管理方法对促进果树长势和提高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晋北山坡地仁用杏盛果期丰产管理应着重从立地条件、品种优化和提高坐果率、土肥水管理、霜冻预防、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6个因素入手,重视生物方法和化学方法在园地管理中的应用,从而实现仁用杏高产稳产和增加农户收益。
许小明徐玉霞马楠
关键词:山坡地盛果期
县域尺度下的陕西省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被引量:18
2018年
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研究对区域洪灾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陕西省洪涝灾害气候背景和社会经济环境为基础,利用辖区内34个气象测站1954—2015年、月降水数据和2015年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运用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及方法,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承灾体暴露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子系统选取17个评价指标,建立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借助GIS技术进行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结果表明:(1)陕西省洪涝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等级自北向南呈递增趋势,高和次高危险区分布在陕南地区和关中盆地西部。(2)孕灾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布差异较大,高和次高脆弱区分布在榆林北部长城沿线各县、延安市区、关中盆地渭河沿岸主要区县、陕南汉中盆地和安康市区。(3)承灾体暴露性各区县分布不均,大部分市区和农业发达地区暴露程度较高。(4)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防灾减灾能力较高,其他地区相对较低。(5)陕西省洪涝灾害综合风险等级表征为陕南汉江谷地、丹江流域和关中盆地渭河沿岸区县偏高,其他区县相对偏低。总体来看,中等以上风险区县占陕西省所辖区县的61.54%,其中陕南汉江谷地、丹江流域、关中盆地西部和渭南市应为陕西省洪涝灾害防范的重点区域。
徐玉霞许小明马楠
关键词: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区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