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裴成国

作品数:1 被引量:28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氮素
  • 1篇氮素营养
  • 1篇幼苗
  • 1篇幼苗生长
  • 1篇葡萄
  • 1篇霞多丽
  • 1篇霞多丽葡萄
  • 1篇硝铵
  • 1篇苗生长

机构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作者

  • 1篇郑秋玲
  • 1篇翟衡
  • 1篇裴成国
  • 1篇杨阳

传媒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不同硝铵比对霞多丽葡萄幼苗生长和氮素营养的影响被引量:28
2010年
采用沙培试验,设置了等氮条件下5种不同硝铵比营养液处理,探讨了氮形态对霞多丽葡萄幼苗生长和氮素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霞多丽幼苗的生长量以硝铵比70/30时最大,全铵营养时最低;植株根系氮的平均吸收量在硝铵比为70/30时为最大值,达到70.89%,全铵营养时为最低值;叶片中的氮浓度和总氮量以全硝营养最大,全铵营养最低,后者仅是全硝营养的61.8%和19.46%。霞多丽幼苗根系内NH4+-N浓度与营养液中NH4+-N的浓度成极显著正相关(r=0.9805),且当铵态氮比例超过30%时根系中NH4+浓度显著增加。叶片中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以硝铵比70/30最高,当铵态氮比例大于30%,再继续增加铵态氮的比例时,显著抑制了叶片中硝酸还原酶的活性;而对根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无明显影响。试验证明,硝铵比70/30是霞多丽较适宜的氮素形态配比,较高比例的铵态氮增加了植株器官中NH4+的浓度,抑制了霞多丽幼苗的生长及对氮素的吸收积累。
杨阳郑秋玲裴成国翟衡
关键词:霞多丽葡萄氮素营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