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慧 作品数:7 被引量:58 H指数:4 供职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缺血性卒中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缺血性卒中后认识损害(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PSCI)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东莞市常平医院及江苏省第二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浓度。卒中发病后1个月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估,MoCA总分<22分定义为PSCI。采用单变量分析比较组间基线资料差异,同时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和PSCI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57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年龄(66.5±9.9)岁,男性139例(54.1%),91例(35.4%)出现PSCI。PSCI组年龄[(68.2±8.1)岁对(65.6±10.8)岁;t=2.007,P=0.046]、高半胱氨酸[(16.0±6.2)μmol/L对(14.5±4.5)μmol/L;t=2.208,P=0.028]及高敏C反应蛋白[7.0(3.3~9.9)mg/L对4.7(2.2~9.6)mg/L;Z=2.346,P=0.019]以及高血压(64.8%对50.6%;χ2=4.824,P=0.028)、糖尿病(33.0%对21.1%;χ2=4.392,P=0.036)、脑白质疏松(47.2%对32.5%;χ2=5.422,P=0.020)和弥散加权成像-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0~7分(59.3%对41.4%;χ2=6.942,P=0.008)患者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非PSCI组,而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非PSCI组[5.4(3.5~8.4)mg/L对7.0(5.3~9.3)mg/L;Z=3.624,P=0.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血清脂联素水平较低是PSCI的独立危险因素(第1四分位数组对第4四分位数组:优势比2.152,95%可信区间1.119~5.039;P=0.047)。结论低血清脂联素水平可能是缺血性卒中患者PSCI的独立危险因素。 侯乐 陈钊 李传游 郑东 施海姗 邹聪 章慧 卢志伟 丁彩霞关键词:卒中 脑缺血 脂联素 生物标志物 核心胜任力导向下神经科规培医师临床路径教学的体会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BE)”理论指导下的核心胜任力导向应用于神经科规培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21年5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进行住培的40名规培医师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CBE组和对照组,各20名。CBE组采用CBE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住培模式。比较两组规培医师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及病案质量评分、教学效果评价,并观察两组规培医师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两组规培医师培训前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及病案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培训前比较,两组规培医师培训后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及病案质量评分均有所提升(P<0.05);CBE组规培医师培训后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及病案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BE组培训后能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神经科医学知识、提高医患沟通能力、锻炼临床思维能力、规范诊疗流程、增强团队协作能力的规培医师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BE组规培医师对带教方式、带教内容及自我评价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胜任力导向下神经科规培医师临床路径教学可有效调动规培医师学习积极性、夯实规培医师神经病学知识基础,提升规培医师临床操作能力。 侯乐 莫称龙 章慧 梁明前 周晓明关键词:神经科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及外周血NSE、MBP的影响 被引量:35 2022年 目的研究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对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及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就诊的6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服用拉莫三嗪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评分、外周血NSE、MBP因子水平,并统计两组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为(26.42±1.1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19±2.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SE、MB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NSE、MBP水平分别为(10.71±3.40)μg/L、(8.15±3.69)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4±3.03)μg/L、(10.41±3.06)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发生率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对难治性癫痫疗效确切,且可提升患者的认知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但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章慧 郑东 方雅秀 侯乐关键词:难治性癫痫 拉莫三嗪 丙戊酸钠 髓鞘碱性蛋白 疗效 首诊被误诊为精神疾病的器质性木僵的临床特点分析 2023年 目的:探索首诊被误诊为精神心理疾病的器质性木僵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症状的认识。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0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2例木僵患者,其中首诊误诊为精神心理疾病53例为误诊组,其余29例诊断正确为非误诊组。分析比较误诊组和非误诊组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神经影像以及神经心理学特征,比较两组患者上述特征存在的差异。结果:82例木僵患者中,首次就诊被误诊为精神病53例(64.63%),诊断正确29例(35.37%)。误诊组53例患者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木僵的表现形式是重复刻板40例(75.47%),其次是缄默34例(64.15%)和重复语言34例(64.15%),全身僵硬31例(58.49%),凝视26例(49.06%)。两组患者重复刻板、缄默和凝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3.95、6.34,P<0.05)。误诊组脑脊液蛋白异常率和脑电图放电率高于非误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11.07,P<0.05);而两组患者脑脊液梅毒滴度、自身免疫性脑炎、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脑膜病变、头颅MRI-皮层病变、头颅MRI-皮层下病变、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和甲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强调了腰穿和脑电图检查的重要性,上述检查应该作为木僵患者的重要评估手段之一,尤其是对首次出现、急性起病或者既往有癫痫或认知损害的木僵患者。当出现脑电图异常时,应该进一步完善脑脊液、自体免疫性脑炎、MRI、颅脑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检查(MRV)、视频脑电图等检查。 方雅秀 郑东 张岳峰 谭燕 郭彩凤 陈国华 章慧 周晓明关键词:木僵 脑电图 脑脊液 误诊 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疗法对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IL-6和CXC13水平影响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观察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疗法对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白介素-6(IL-6)和CXC趋化因子13(CXC13)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结合免疫球蛋白治疗。两组均以4周后评价。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IL-6、CXC13及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60.00%)(P<0.05)。观察组治疗后CD_(3)^(+)、CD_(4)^(+)和CD_(4)^(+)/CD_(8)^(+)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gA、IgG和IgM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和CXC1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疗法对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疗效良好,且可增强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降低IL-6和CXC13水平。 方雅秀 郑东 谭燕 周晓明 陈国华 章慧 郭彩凤关键词:免疫球蛋白 T淋巴细胞亚群 白介素-6 高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与缺血性卒中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to albumin ratio,HAR)与卒中后认知损害(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入院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HAR。在卒中发病后3个月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认知功能,MoCA总分<22分定义为PSCI。比较PSCI组与非PSCI组基线临床资料,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SCI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和列线图评估HAR对PSCI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208例患者,年龄(68.79±9.96)岁,男性116例(55.8%)。HAR中位数为0.182×10^-3,88例(42.3%)患者存在PSCI。PSCI组年龄(P=0.001)、高半胱氨酸水平(P=0.007)、HAR(P=0.001)以及高血压(P=0.001)和糖尿病(P=0.018)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非PSCI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混杂因素后,以HAR第1四分位数组为参考,HAR第4四分位数组是缺血性卒中发病后3个月时PSCI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8.805,95%可信区间3.215~24.117;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HAR预测PSCI的曲线下面积为0.734(95%可信区间0.668~0.793;P<0.001),最佳截断值为0.284×10^-3,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23%和84.17%。列线图分析同样提示HAR是PSCI的独立预测因素(一致性指数0.802,95%可信区间0.749~0.853;P<0.001)。结论基线HAR较高可用于预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PSCI风险。 侯乐 邹聪 莫称龙 陈钊 施海姗 章慧 陈俊羽 周晓明 刘燕明 陈林 方雅秀 郑东关键词:卒中 C反应蛋白 白蛋白类 麻痹性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海马区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特点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技术,探索麻痹性痴呆(GPI)患者、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和健康中老年人海马区代谢物水平特点.方法 纳入GPI患者35例,AD患者27例,健康中老年对照38名进行双侧海马区1 H-MRS检查,比较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肌酸、胆碱/肌酸,NAA/胆碱,胆碱/NAA和肌醇/肌酸的水平;并同日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检查量表(MoCA)评定,探索GPI、AD患者海马区代谢物水平与病程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GPI、AD组双侧海马区的NAA/肌酸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左侧1.48 ±0.25、1.52±0.28和1.71 ±0.36,F=5.928,P=0.004;右侧 1.47±0.38、1.62±0.36和1.82±0.42,F=7.309,P=0.001),GPI组右侧海马区的胆碱/NAA (0.68±0.48)显著高于AD组(0.49 ±0.15)和健康对照组(0.53±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4,P=0.045).GPI组和AD组海马区各代谢物水平与MMSE、MoCA评分均无显著相关.结论 GH和AD患者均存在双侧海马区神经元损伤. 施海姗 钟笑梅 侯乐 郑东 罗新妮 陈辛茹 章慧 谭燕 刘莎 宁玉萍关键词:神经梅毒 阿尔茨海默病 海马 磁共振波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