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磊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沈阳工业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亚微米
  • 3篇溶剂
  • 3篇溶剂热
  • 3篇溶剂热合成
  • 3篇热合成
  • 3篇微米
  • 2篇四氧化三铁
  • 2篇空心球
  • 1篇氧化铝
  • 1篇氧化锌
  • 1篇乙烯
  • 1篇吡咯
  • 1篇吡咯烷
  • 1篇吡咯烷酮
  • 1篇微波吸收
  • 1篇微波吸收性能
  • 1篇吸收性能
  • 1篇纳米
  • 1篇纳米棒
  • 1篇纳米线

机构

  • 5篇沈阳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王晓磊
  • 2篇徐舸
  • 1篇娄桂艳
  • 1篇刘公召
  • 1篇郭华
  • 1篇关银燕

传媒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科技创新与应...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载体预处理对柴油加氢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2016年
采用微乳液法(O/W)制备了氧化铝载体,通过表面活性剂预处理的方式改善Mo-Ni双金属活性组分的负载方式。通过BET对催化剂表征表明,S1系列催化剂的最大孔容和比表面积分别为0.47cm3/g和158cm2/g。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修饰,提高了金属活性组分在载体中的均匀分散。通过加氢活化性能评价,在反应20小时后,S1系列催化剂在运行时间内活性稳定,脱硫率达到91%,脱氮率达到94%。
王晓磊娄桂艳郭华
关键词:氧化铝催化剂催化剂表征
PVP导向ZnO纳米线、纳米棒的可控溶剂热合成及其生长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采用强碱性的溶剂热法,通过调控反应温度、时间、反应物投料比、特别是添加剂等影响因素,可控合成了两种不同形貌的一维ZnO纳米材料。利用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对ZnO产物形貌的影响。着重分析了添加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纳米ZnO或其生长基元的络合作用,及其对纳米ZnO形貌的控制作用,并总结出强碱性溶剂热合成中反应温度、体系压强和pH值对ZnO产物形貌的作用机理。
徐舸王晓磊刘公召
关键词:氧化锌溶剂热合成聚乙烯吡咯烷酮
四氧化三铁亚微米空心球和介孔纳米颗粒的溶剂热合成
我们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六亚甲基四胺辅助的溶剂热方法一步合成四氧化三铁亚微米空心球和介孔纳米颗粒。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气泡软模板法的形成机制。样品展现了室温铁磁性。
王晓磊于锦史桂梅徐舸张志东
关键词:四氧化三铁空心球
C/Co核壳亚微米复合物的吸波性能被引量:6
2017年
采用液相合成和后续的热处理工艺制备钴包碳的C/Co核壳亚微米复合物,研究了复合物的吸波性能。结果表明:热处理使C/Co核壳亚微米复合物的结晶性增强,使形貌由C/Co-雪花片壳层的核壳结构转变为C/Co-壳层闭合的核壳结构,饱和磁化强度提高而矫顽力降低。C/Co壳层闭合的核壳亚微米复合物(50%,质量分数)-石蜡的吸波样品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在11 GHz处最小反射损耗为-23 d B,厚度为2.5 mm,单层厚度的吸波频带(RL<-10 d B)达到3 GHz。随着吸波样品厚度的增大吸收峰向低频移动,并出现多重吸收峰。C/Co核壳亚微米复合物优异的吸波性能,可归因于较好的阻抗匹配、介电损耗和1/4波长干涉相消原理。
王晓磊包秀坤关银燕徐舸
关键词:微波吸收性能
四氧化三铁亚微米空心球和介孔纳米颗粒的溶剂热合成
我们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六亚甲基四胺辅助的溶剂热方法一步合成四氧化三铁亚微米空心球和介孔纳米颗粒。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气泡软模板法的形成机制。样品展现了室温铁磁性。
王晓磊于锦史桂梅徐舸张志东
关键词:四氧化三铁空心球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