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强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弥散
  • 2篇弥散张量
  • 2篇成像
  • 1篇张量成像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卒中
  • 1篇卒中后
  • 1篇下肢
  • 1篇弥散张量成像
  • 1篇脑梗
  • 1篇脑梗死
  • 1篇脑卒中
  • 1篇脑卒中后
  • 1篇内囊
  • 1篇扩散
  • 1篇急性
  • 1篇急性期
  • 1篇急性期脑梗死
  • 1篇各向异性分数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五人...

作者

  • 2篇肖湘
  • 2篇李乐
  • 2篇黄东锋
  • 2篇林强
  • 1篇毛玉瑢
  • 1篇江利
  • 1篇吕衍春
  • 1篇林玲
  • 1篇鲍晓

传媒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弥散张量成像显示亚急性期脑梗死神经网络损伤及各运动参数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背景:脑卒中后神经网络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尚未明确。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亚急性期脑梗死后神经网络受损情况,并分析其与神经功能缺陷及运动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将19例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和20名正常成人分别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分析比较以下参数:各向异性分数、表观扩散系数和各向异性分数指数、表观扩散系数指数。同时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功能的各项量表评估,检测10 m步行速度。将脑梗死患者弥散张量成像的各项参数与各项量表及10 m步行速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结论:脑梗死患者各向异性分数指数和双侧内囊后肢的各向异性分数值均小于正常对照,且患侧内囊后肢的各向异性分数值小于健侧内囊后肢的各向异性分数值(P<0.05)。患侧内囊后肢的表观扩散系数值、表观扩散系数指数大于正常对照内囊后肢的表观扩散系数值和表观扩散系数指数(P<0.05)。患侧内囊后肢的表观扩散系数值、表观扩散系数指数与下肢Fugl-Meyer评分呈负相关(P<0.05)。提示弥散张量成像参数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密切相关。脑卒中后的局灶性病变造成神经网络缺损,是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肖湘李乐吕衍春林强黄东锋
关键词:脑梗死表观扩散系数各向异性分数内囊
脑卒中后神经网络损害与下肢步行功能结局的关系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应用功能性磁共振(fMRI)研究脑卒中后神经网络受损情况,应用三维运动分析对比下肢步行功能改变结局的关系。方法:11例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接受功能性磁共振(fMRI)的弥散张量成像(DT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并做三维步态检查,比较中枢神经损伤与肢体运动改变的关系。同时还应用量表对入组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脑卒中患者皮质脊髓束皮质放射纤维部分各向异性(FA)值患侧明显小于健侧(P<0.05),而表观扩散系数(ADC)两侧差异无显著性。脑卒中患侧FA值与患侧步时相关系数为0.615,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运动功能结局的分析显示FA与步时相关。FA值与各项量表评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脑卒中后皮质脊髓束的受损可一定程度由FA值反映,对监测其病程有一定价值,而ADC结果则没有显著性意义。
黄东锋李乐毛玉瑢肖湘江利林玲鲍晓林强
关键词:脑卒中弥散张量成像神经网络功能性磁共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