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巍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中医科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扶正固本Ⅰ、Ⅱ号方结合化疗治疗肿瘤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扶正固本Ⅰ、Ⅱ号方结合化疗治疗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6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和治疗组(84例),分别给予单纯化疗和化疗结合扶正固本Ⅰ、Ⅱ号方治疗。观察两组近期疗效(临床症状控制率、生存质量、肿瘤缓解率、血液毒性反应)和1年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控制率为80.79%,对照组为58.33%(P<0.01);治疗组生存质量评分为(75.33±10.07)分,对照组为(68.31±8.75)分,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严重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1年PFS为(8.08±3.21)月,对照组为(6.17±3.89)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扶正固本Ⅰ、Ⅱ号方能提高肿瘤化疗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 潘龙赐吴超民林巍严学维张翔周建伟
- 关键词:恶性肿瘤扶正固本化疗
- 扶正固本Ⅰ号方对肺脾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化疗副反应影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扶正固本Ⅰ号方对肺脾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及化疗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化疗方案基础上加服扶正固本Ⅰ号方。对照组疗程12周,治疗组疗程13周。观察化疗所致毒副反应情况,比较血清中T细胞亚群(CD3^+、CD4^+、CD8^+等)及免疫细胞因子(IFN-γ、IL-10)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1)组间治疗后比较,CD3^+、CD4^+、CD4^+/CD8^+、CD4^+CD25^+Tre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T细胞亚群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较对照组IFN-γ水平明显升高,但IL-10水平明显下降(P<0.05)。(3)疗程结束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肝损伤分级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而肾损伤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组间各毒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肝损伤)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固本Ⅰ号方能够显著提高肺脾两虚型晚期NSCLC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化疗毒副反应。
- 潘龙赐吴超民葛婷刘志勇周磊程增辉邹汇菲王金金林巍周建伟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功能化疗毒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