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山
-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更多>>
- 发文基金:黄河水利委员会治黄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比测试验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对引进的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和转子式流速仪在小浪底、花园口和夹河滩3个水文站的比测试验表明:含沙量较低、流量为1 000 m3/s以下时采用ADCP测流,精度满足水文测验规范要求。
- 李玉山李海玲李祥
- 关键词:ADCP流量测验比测试验黄河下游
- 美国可视化河流预报系统在黄河小花间洪水预报中的引进及应用
- 2012年
- 利用黄河洪水管理亚行贷款项目在黄河小花间洪水预报中引进了美国可视化河流预报系统(VisualRFS),通过国际合作及系统的本地化改造,选取了1982年、1996~2005年的气象水文资料(1982年汛期洪水较大)用于可视化预报系统的率定和验证,主要断面的模拟精度达到《水文情报预报规范》的精度要求,可以用于实际作业预报。
- 李玉山李玉珍芮江峰
- 关键词:洪水预报
- 维持天山北麓诸河健康生命的探讨被引量:2
- 2006年
- 天山北麓诸河在形成早期人与河流是和谐共处的。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对水资源进行了无节制的开发,已经产生了许多环境及生态灾难,如河流尾闾萎缩和消亡、沙漠化加剧、沙尘暴频发、天然生态衰败、沙漠逼近等。要维持天山北麓诸河健康生命,也就是要实现全河道过流、维持一定规模的河道绿洲并保证河流下游及尾闾湿地水源补给。为此,提出了以下几项措施:建设生态保护区;保护绿洲与荒漠植被;变革传统用水观念,建设节水型社会;推广农业新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实施跨流域调水。
- 张彦军董雪娜李玉山
- 关键词:河流水资源天山北麓
-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治理分期(区)研究
- 2007年
- 对黄河下游河道主槽淤积危害最大的是粒径d≥0.10mm的粗泥沙。按照快速减少黄河下游河道主槽粗泥沙淤积和治理面积相对较小、拦减粗泥沙量相对较多的原则,以≥0.10mm的粗泥沙输沙模数分别为≥1400、≥700而<1400和<700t/(km2·a)为指标,将黄河中游7.86万km2的多沙粗沙区分为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多粗泥沙区和多沙粗沙区3个治理期(区),其对应的面积分别为1.88万、2.06万和3.92万km2。经分析,该研究治理分期(区)中的划分结果,符合黄河水利委员会针对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先粗后细,分期治理”的战略部署。
- 高亚军李玉山杨国伟徐建华
- 关键词: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黄河中游
- 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确定被引量:2
- 2006年
- 利用d≥0.10 mm的粗泥沙输沙模数≥1 400 t/(km2.a)的指标在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中界定出粗泥沙集中来源区面积为1.88万km2,该面积占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面积的23.9%,年产沙量为4.08亿t,占多沙粗沙区年产沙总量的34.5%,产生d≥0.05 mm和d≥0.10 mm的粗泥沙量分别为1.52亿和0.61亿t,占多沙粗沙区相应输沙量的47.6%和68.5%,该区是名符其实的产粗泥沙“大户”。
- 林银平徐建华李玉山李雪梅
- 关键词:粗泥沙黄河中游
- 青铜峡站天然年径流量枯水段周期变化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介绍了轮次分析法的概念和负轮长的计算方法,并对黄河青铜峡水文站1922—1933年的12 a枯水段进行了分析,对其重现期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青铜峡站1723—2000年天然径流量的多年平均负轮长为1.976 a;连续12 a枯水段在整个天然年径流量系列中的重现期约为419 a。
- 李玉山王志勇芮江峰李玉珍
- 关键词:周期天然年径流
- 近20年来巴彦高勒-头道拐河段淤积成因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在分析巴彦高勒—头道拐河段上游来水来沙特点和水沙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1987-2005年河床淤积抬升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天然来水量减少和人类引水量增加是近20年来巴彦高勒—头道拐河段淤积严重的主要原因,上游水库拦沙量逐年减少和十大孔兑入黄沙量增加是河道淤积的重要原因,而龙羊峡、刘家峡水库的调节又加重了汛期河道的淤积。
- 李雪梅林银平李玉山王玲
- 关键词:来水量来沙量河道淤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