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蓉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骨间
  • 1篇骨间后神经

机构

  • 1篇川北医学院

作者

  • 1篇佘永华
  • 1篇丁家明
  • 1篇冉茂成
  • 1篇叶秋萍
  • 1篇刘剑
  • 1篇张良君
  • 1篇李春蓉

传媒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0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骨间后神经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骨间后神经的起源、行程、受卡压原因,并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40侧成人尸体上肢,将骨间后神经分为3段(见附图):桡管段为从起点到旋后肌入口的距离,旋后肌管段为入口到出口的距离,旋后肌管后段为出旋后肌管以后的分支。观察骨间后神经的起源、行程、分支,旋后肌管入口、出口的形态和结构特点。用游标卡尺测量桡管段和旋后肌管段长度,旋后肌管入、出口的宽度。结果骨间后神经桡管段和旋后肌管段长度分别为(36.1±10.7)mm(均数±标准差,下同)和(39.7±0.89)mm。旋后肌管入口宽度为(12.4±0.29)mm,腱性结构占65%(26例),膜性结构占20%(8例),肌性结构为15%(6例)。出口位于拇长展肌上缘上方(15.3±0.68)mm,宽度(12.9±0.55)mm,肌性结构占52.5%(21例),腱性结构占40%(16例),膜性结构占7.5%(3例)。结论桡管和旋后肌管的解剖结构有时可导致骨间后神经受卡压,本文资料对外科手术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丁家明佘永华冉茂成叶秋萍刘剑张良君李春蓉
关键词:骨间后神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