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建强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药剂
  • 3篇炭疽
  • 3篇炭疽病
  • 3篇防治药剂
  • 2篇化学防治
  • 2篇化学防治药剂
  • 1篇炭疽病菌
  • 1篇病菌

机构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3篇中南林业科技...
  • 3篇河南省林业科...

作者

  • 3篇丁向阳
  • 3篇徐建强
  • 2篇郗慧
  • 1篇谷战英
  • 1篇李建安

传媒

  • 1篇林业科技开发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经济林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柿炭疽病化学防治药剂的初步筛选被引量:10
2015年
柿炭疽病是柿生产中危害最大的一种病害,在全国柿产区普遍发生。为了筛选生产中能应用于柿炭疽病化学防治的杀菌剂,从柿炭疽病标本中分离到27株柿炭疽病菌,从中选取4株进行柿炭疽病化学防治杀菌剂的筛选试验。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柿炭疽病菌对7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噻菌灵和多菌灵对柿炭疽病菌抑制效果较好,MIC均为1μg/m L;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次之,MIC为10μg/m L;速克灵和嘧霉胺较差,在10μg/m L时抑制率还不到50%;扑海因在5μg/m L时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但在10μg/m L时抑制率降低,需通过进一步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试验确认杀菌剂对柿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丁向阳徐建强邓全恩郗慧杨睿瑞
关键词:炭疽病防治药剂
柿炭疽病菌的分离及化学防治药剂的初步筛选被引量:3
2015年
柿炭疽病是柿生产中危害最大的一种病害,在全国产柿区普遍发生。为了筛选生产中能应用于柿炭疽病化学防治的杀菌剂,从山东、广西、河南和陕西4省柿炭疽病标本中分离到27株柿炭疽病菌,从中选取4株进行柿炭疽病化学防治杀菌剂的筛选试验。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柿炭疽病菌对7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噻菌灵和多菌灵对柿炭疽病菌抑制效果较好,最低抑制浓度(Cmin)均为1μg/m L;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次之,Cmin为10μg/m L;速克灵和嘧霉胺较差,在10μg/m L时抑制率还不到50%;扑海因在5μg/m L时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但在10μg/m L时抑制率又降低。杀菌剂对柿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仍需进一步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试验以确认。
丁向阳邓全恩徐建强郗慧杨睿瑞
关键词:炭疽病菌防治药剂
柿炭疽病防治药剂的筛选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治效果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对柿炭疽病抑制效果较好的药剂。[方法]选取山东青州、广西恭城、河南栾川及陕西富平的4个柿炭疽病代表性菌株作为处理对象,测定10类22种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的MIC值和EC50值,在此基础上筛选5种药剂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苯并咪唑类、脱甲基抑制剂类(三唑类、DMIs)、苯吡咯类3类杀菌剂效果较好,MIC值均在10μg·m L^(-1)L以下,EC50在0.011 2 0.520 3μg·m L^(-1)范围内。30%苯醚甲环唑WG 1500倍液、240 g·L^(-1)噻呋酰胺SC 2000倍液、240 g·L^(-1)吡唑醚菌酯SC 1000倍液、25%咪鲜胺EC 2000倍液、25 g·L^(-1)咯菌腈SC 1000倍液在第4次喷药后10 d调查的防治效果在18.72%47.76%。[结论]咯菌腈和咪鲜胺两种药剂起效速度和最终防治效果较好。
邓全恩丁向阳徐建强李建安谷战英
关键词:炭疽病药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