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奇
-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剂量海人酸海马注射建立大鼠颞叶癫痫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通过比较建模成功率,找到建立大鼠海人酸(kainic acid,KA)颞叶癫痫模型的合适用药剂量。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体重240-260g,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分别向右侧海马注射KA1.0μl,0.7μl,0.4μl和生理盐水1.0μl,KA浓度0.5μg/μl,术后观察4h,按照Racine的癫痫大鼠发作时的行为学分级标准,连续3次达到Ⅳ-Ⅴ级发作者确定成功模型。结果观察结束时,生理盐水组大鼠全部存活且未见痫性发作。KA1.0μl组死亡14只,Ⅴ级发作6只。KA0.7μl组死亡2只,Ⅴ级发作15只,Ⅳ级发作3只。KA0.4μl组死亡1只,Ⅴ级发作1只,Ⅳ级发作6只,Ⅲ级发作9只,Ⅱ级发作3只。经统计学检验,KA0.7μl组大鼠颞叶癫痫模型的成功率最高。结论 0.7μlKA右侧海马注射较易获得大鼠颞叶癫痫模型。
- 张玉奇刘卫平王彦刚郑朝辉刘阳龙乾发
- 关键词:癫痫海人酸
- 神经生长因子与表皮生长因子干预创伤性脑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被引量:12
- 2012年
- 背景:表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可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但对创伤性脑损伤后成年大鼠脑内内源性干细胞的影响研究甚少。目的:观察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eeney氏法自由落体撞击的方法建立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48只大鼠随机抽签法分为4组,外伤后24h分别行神经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单独或联合注射,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神经生长因子组、表皮生长因子组和联合组前肢放置实验及平衡实验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联合组优于单独治疗组(P<0.05)。单独治疗组和联合组大鼠室管膜下区、海马和损伤区域出现的BrdU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多于单独治疗组(P<0.05)。提示创伤性脑损伤后使用神经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均可增加大鼠模型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肢体功能的恢复,而且两种神经营养因子联合应用使这种效果更为明显。
- 刘阳刘卫平王孝安杨扬龙乾发郑朝晖张玉奇钟俊
- 关键词: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创伤性脑损伤神经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
- 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C6胶质瘤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在体内环境下对C6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的BMSCs表面标记;SD大鼠生存周期绘成Kaplan-Meier图,行Log-rank Test,HE染色和BrdU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MSCs对胶质瘤的趋向性和治疗情况。结果流式实验显示所培养细胞为BMSCs;HE染色结果示呈瘤率为100%,实验组较对照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BrdU免疫组化染色示BMSCs存在于肿瘤组织及其周边。结论侧脑室移植BMSCs后,BMSCs可向肿瘤组织迁移,并可改善荷瘤大鼠的生存质量,明显延长其晚期生存周期。
- 郑朝辉刘卫平魏礼洲张玉奇钟俊刘阳龙乾发杨扬
-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C6胶质瘤
- 神经干细胞和GABA能神经元治疗大鼠颞叶癫痫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并比较神经干细胞(NSCs)和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移植治疗大鼠颞叶癫痫的疗效。方法取孕12 d SD大鼠胎鼠脑组织,分离培养NSCs并鉴定,取第3代NSCs定向诱导分化为GABA能神经元。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未移植组、NSCs移植组和GABA能神经元移植组,移植细胞用5-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在模型建立后的第4 d将上述两种细胞移植到癫痫大鼠右侧海马。分别在细胞移植后的4 w、8 w、12 w处死大鼠留取脑标本。常规HE染色和Nissl染色观察大鼠右侧海马的损伤与治疗情况并进行评价。结果 NSCs移植组和GABA能神经元移植组均于移植后第8 w时海马CA3(CA3)区神经元计数最多,组内比较时,与另外两个时间点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而取第8 w时间点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各组海马区神经元计数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治疗组在移植后第8 w时海马区神经元计数最多,且NSC移植组的疗效优于GABA能神经元移植组。
- 张玉奇刘阳刘卫平魏礼洲龙乾发郑朝辉陈晓燕
- 关键词:癫痫细胞治疗
- 胶质瘤中GLUT-1与GLUT-3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3(GLUT-3)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用W estern b 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80例胶质瘤中GLUT-1和GLUT-3的表达情况。结果 GLUT-1蛋白在Ⅰ、Ⅱ、Ⅲ、Ⅳ级胶质瘤中的表达分别为0.09±0.02、0.20±0.02、0.41±0.09和0.63±0.07;GLUT-3蛋白在Ⅰ、Ⅱ、Ⅲ、Ⅳ级胶质瘤中的表达分别为0.10±0.02、0.23±0.07、0.62±0.05和0.88±0.06。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GLUT-1mRNA在Ⅰ、Ⅱ、Ⅲ、Ⅳ级胶质瘤中的表达分别为0.08±0.03、0.19±0.02、0.41±0.06和0.66±0.08;GLUT-3 mRNA在Ⅰ、Ⅱ、Ⅲ、Ⅳ级胶质瘤中的表达分别为0.17±0.01、0.36±0.09、0.64±0.09和0.89±0.11。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胶质瘤中GLUT-1和GLUT-3表达随病理级别增高而增加,提示GLUT-1和GLUT-3在胶质瘤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刘阳刘卫平张玉奇龙乾发费舟郑朝晖杨扬钟俊
- 关键词:胶质瘤葡萄糖转运蛋白-1蛋白印迹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