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良宏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激光
  • 3篇飞秒
  • 2篇双脉冲
  • 2篇脉冲
  • 2篇脉冲激光
  • 2篇激光诱导
  • 2篇激光诱导击穿
  • 2篇激光诱导击穿...
  • 2篇光谱
  • 2篇光诱导
  • 2篇飞秒脉冲
  • 2篇飞秒脉冲激光
  • 1篇信号
  • 1篇信号增强
  • 1篇烧蚀
  • 1篇双飞
  • 1篇氯金酸
  • 1篇纳米
  • 1篇金纳米粒子
  • 1篇激光技术

机构

  • 3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吕良宏
  • 2篇崔执凤
  • 2篇伏再喜
  • 2篇季学韩
  • 2篇李庆
  • 2篇张先燚
  • 1篇王莉
  • 1篇张明旭
  • 1篇徐丽
  • 1篇郑贤峰
  • 1篇杜传梅

传媒

  • 1篇中国激光
  • 1篇原子与分子物...
  • 1篇中国光学学会...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Ni原子双飞秒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信号增强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在大气环境下来用波长为800 nm,脉宽为30 fs的飞秒激光研究了Ni的双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与单飞秒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相比,双飞秒脉冲在最优的双脉冲相对延时下,其信号强度增强接近10倍,实验研究了双脉冲相对延时在0~1300 ps范围内不同延时对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信号强度增强因子的影响.整个相对延时区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0~50 ps区域内信号增强因子是一个持续增大的过程,在50 ps左右,达到一个最大值;在50~300 ps区域内,信号增强因子呈现出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在300~1300 ps,信号增强因子基本保持不变.
伏再喜张先燚李庆吕良宏郑贤峰季学韩崔执凤
关键词:激光诱导击穿光谱飞秒脉冲激光双脉冲NI
固体样品的飞秒双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研究
本论文开展了大气环境下Ti靶的共线型飞秒双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实验研究,实验中使用的激光为800nm波长、30fs脉宽的飞秒钛-蓝宝石脉冲激光器,测定了Ti元素飞秒双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信号增强因子,双脉冲相比于单脉...
李庆伏再喜王莉徐丽吕良宏张先燚季学韩崔执凤
关键词:激光诱导击穿光谱飞秒脉冲激光双脉冲TI
文献传递
飞秒激光烧蚀氯金酸水溶液制备金纳米粒子被引量:3
2017年
利用波长为800nm、脉宽为30fs的脉冲激光聚焦后烧蚀氯金酸(HAuCl4·3H2O)水溶液制备了金纳米粒子,借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镜形貌、X射线衍射谱和选区电子衍射谱分析了氯金酸水溶液浓度、激光脉冲能量和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添加量等对金纳米粒子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金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约在530nm波长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较低的溶液浓度、较高的激光能量和较高的PVP添加量有利于获得粒径较小、粒径变化范围较窄且分散性较高的金纳米粒子;制备的金纳米粒子绝大多数为球形,并具有多晶结构,金纳米晶体的(111)、(200)、(220)和(311)晶面都有较强的X射线衍射峰;金纳米粒子的生长过程分为团聚和吸附两个阶段。
杜传梅吕良宏张明旭
关键词:激光技术飞秒激光金纳米粒子氯金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