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宇灵

作品数:40 被引量:36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北京市共建项目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制剂
  • 5篇药理
  • 5篇中药
  • 4篇药材
  • 4篇药量
  • 4篇载药
  • 4篇载药量
  • 4篇藤黄酸
  • 4篇肿瘤
  • 4篇聚体
  • 4篇抗肿瘤
  • 4篇二聚体
  • 3篇学成
  • 3篇药理作用
  • 3篇名方
  • 3篇经典名方
  • 3篇化学成分
  • 3篇关节
  • 3篇红外
  • 3篇包封

机构

  • 40篇中国中医科学...
  • 17篇江西中医药大...
  • 6篇承德医学院
  • 6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颈复康药业集...
  • 2篇吉林华康药业...
  • 2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广西中医药研...
  • 1篇江苏省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数...
  • 1篇中国标准化研...
  • 1篇华润双鹤药业...

作者

  • 40篇刘宇灵
  • 38篇李慧
  • 27篇林龙飞
  • 7篇张晓莉
  • 5篇付赛
  • 4篇黄璐琦
  • 4篇刘文丛
  • 4篇陈凯
  • 3篇杨宇杰
  • 3篇赵立
  • 2篇郭中原
  • 2篇刘传贵
  • 2篇朱继忠
  • 2篇王佳奇
  • 2篇胡惠君
  • 2篇王艳萍
  • 2篇徐亚
  • 1篇杨立新
  • 1篇陈彦
  • 1篇杨洪军

传媒

  • 15篇中草药
  • 10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3篇2024
  • 6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藤黄酸二聚体自组装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藤黄酸二聚体自组装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本发明发现,藤黄酸二聚体能够在本发明特定的方法下于水中自组装形成纳米粒,该藤黄酸二聚体纳米粒无需外加载体,形成的自担载纳米粒具有高载药量,制剂...
刘宇灵李慧章津铭聂欣吴亿晗林龙飞廖倩李佳鑫
吴茱萸总生物碱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吴茱萸总生物碱及制备方法和用途,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吴茱萸用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1~3次,提取液过滤,合并滤液;2)所述滤液加水搅拌,离心,取沉淀,得到第一固体;其中,水与所述滤液的体积比为0...
林龙飞李慧林红梅刘宇灵汤如莹孔沙沙
荜茇酰胺抗肿瘤及其纳米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2024年
荜茇酰胺是一种来源于中药荜茇的天然生物碱成分,其抗肿瘤活性强且对正常细胞毒性小,与化疗、放疗联合具备优异的增敏作用,因此近些年来备受关注。但是荜茇酰胺水溶性低、生物利用度差等问题也严重阻碍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构建荜茇酰胺纳米给药系统可以很好地改善上述问题。将荜茇酰胺及其纳米给药系统广泛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中荜茇酰胺的理化性质、抗肿瘤作用机制、相关的联合治疗应用及其纳米给药系统的抗肿瘤研究进行整理,为荜茇酰胺及其纳米给药系统在抗肿瘤作用中的进一步研究及肿瘤治疗领域的发展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张昊熙昱林龙飞刘宇灵李慧
关键词:抗肿瘤理化性质纳米给药系统
超微粉碎技术对三七药材粉碎效果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6
2014年
该实验主要研究了超微粉碎技术对三七药材粉碎效果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以三七微粉粒径大小为指标,利用马尔文粒径测定仪测定粉碎不同时间所得到三七微粉的粒径并采用HPLC-ELSD对三七超微粉碎前后,人参皂苷Rg1,Rb1和三七皂苷R1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超微粉碎2 h的药材粉末粒径均一,达到了细胞级粉碎,D50约为9.599μm,粒径分布为单峰,粉碎0.5,1,1.5 h的粒径分布均为双峰;超微粉碎0.5,1,1.5,2 h所得三七微粉中3种皂苷类成分总量分别为7.7%,7.5%,7.5%,8.3%,普通粉碎所得三七药粉中的3种皂苷总量约为5.0%,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看出:超微粉碎与否对三七粉粒径均匀度及其主要成分含量有很大影响;与普通粉碎药粉相比,超微粉碎2 h药粉粒径较为均一,3种皂苷含量明显增加,为临床减少三七用药剂量及合理利用资源提供依据;但其皂苷总量与粉碎时间不成正比关系,可以结合粒径大小需求选择不同的粉碎时间。
王艳萍刘宇灵杨立新徐亚赵立张晓丽李慧
关键词:皂苷超微粉碎粒径
黄酮类化合物抗骨关节炎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3年
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间隙狭窄、滑膜炎、软骨下骨硬化和囊肿形成为主要病理特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目前致病原因尚不明确。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被广泛存在于中药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以抗炎和抗氧化作用为代表的广泛药理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对骨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应激、调节细胞外基质稳态、抑制细胞凋亡等途径实现抗骨关节炎的功效。综述黄酮类化合物抗骨关节炎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阐明黄酮类化合物抗骨关节炎机制及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杨泓毅林龙飞刘宇灵李慧黄璐琦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骨关节炎炎症因子炎症反应
毛冬青饮片指纹图谱及定量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建立毛冬青饮片的HPLC-UV指纹图谱,同时测定46批次毛冬青饮片中毛冬青皂苷A_1和毛冬青皂苷B_1的含量,为毛冬青饮片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方法:Kromasil C_(18)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 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 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分析毛冬青指纹图谱,SPSS 20. 0软件对共有峰的峰面积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对共有峰进行降维分析。结果:毛冬青饮片指纹图谱中根部位与枝部位差异较大,分别建立毛冬青根和枝的指纹图谱,并对共有峰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将根类毛冬青饮片聚为三类,枝类毛冬青饮片聚为二类;对比不同部位及不同产地间毛冬青饮片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主成分分析筛选出毛冬青饮片指纹图谱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共有成分;建立毛冬青皂苷A_1,毛冬青皂苷B_1含量测定方法。结论:建立的毛冬青饮片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适用性好,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毛冬青饮片质量控制的关键成分,研究结果可为毛冬青饮片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马红星林龙飞刘宇灵付赛邵金鑫朱继忠刘传贵李慧刘文丛
关键词:指纹图谱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丹参”增加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出血风险研究的商榷被引量:1
2019年
因近期国外期刊发表了1篇有关“中药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文章,发现丹参与院内出血及死亡增加存在相关性,一时引起医学界对中药安全性的广泛讨论。笔者研读原文后发现,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无法得出因果关系推断;文中的“丹参”并不是某一种药物或成分,而是包含多种产品,甚至人参、红参皆归入“丹参”之属;定义的“死亡”将治疗撤出与院内死亡合二为一。鉴于该研究的研究类型及方法学缺陷,笔者认为该文无法得出丹参增加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内出血及死亡的结论。
李圣耀刘宇灵马晓昌
关键词:丹参出血风险急性心力衰竭
多变量分析模型在固体制剂全过程控制的应用被引量:5
2022年
固体制剂生产过程是一个多单元、多步骤系统,是一个全过程链整体,其质量受物料性质与工艺参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多变量模型作为重要的分析工具,在制药过程监控中起着重要作用,采用多变量模型可以全面而深入地理解物料属性、工艺参数和产品质量属性之间的多因素关系,继而可以促进工艺过程全程优化,把控制药生产质量。该文总结了常用的多变量分析模型在固体制剂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为中药固体制剂过程控制建立模型提供一定的参考。
杨安辉石国琳刘宇灵林龙飞陈功森周莹莹李慧
关键词:固体制剂过程控制
一种藤黄酸二聚体自组装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藤黄酸二聚体自组装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本发明发现,藤黄酸二聚体能够在本发明特定的方法下于水中自组装形成纳米粒,该藤黄酸二聚体纳米粒无需外加载体,形成的自担载纳米粒具有高载药量,制剂...
刘宇灵李慧章津铭聂欣吴亿晗林龙飞廖倩李佳鑫
经典名方易黄汤古代煎煮方法与现代煎煮方法的差异性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以出膏率、有效成分含量及指纹图谱信息为考察指标,探索经典名方易黄汤古代煎煮方法与现代煎煮方法的差异性,为该经典名方的基准样品制备及复方制剂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按照《炮炙大法》《简明医彀》及《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记载的煎煮方法分别对易黄汤进行煎煮,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488 nm处测定样品中的多糖含量,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样品中的生物碱(盐酸小檗碱、盐酸黄柏碱、木兰花碱)含量及其指纹图谱,结合出膏率进行易黄汤3种煎煮方法的差异性分析。指纹图谱检测条件为以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10 min,5%~8%A;10~35 min,8%A;35~45 min,8%~12%A;45~75 min,12%~17%A;75~105 min,17%~35%A;105~110 min,35%~100%A;110~112 min,100%~5%A;112~122 min,5%A),检测波长230 nm。结果:按《炮炙大法》记载方法进行煎煮时,易黄汤中的多糖含量高于现代煎煮方法及《简明医彀》记载方法;上述3个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均以现代煎煮方法为最高。3种煎煮方法所制备样品的指纹图谱色谱峰数目基本一致,匹配出13个共有峰,并指认出盐酸小檗碱、盐酸黄柏碱、木兰花碱3个共有峰;但这3种方法所制备样品的指纹图谱中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差异较大,提示不同煎煮方法对易黄汤中多数成分的提取效果存在差异。此外,3种煎煮方法所制备样品的出膏率也存在差异,其中以按《炮炙大法》记载方法煎煮样品的出膏率为最高。结论:不同煎煮方法会影响易黄汤的出膏率、指纹图谱信息、有效成分含量,其中现代煎煮方法有利于该经典名方的生物碱类成分提取及制剂转化,建议通过优化现代煎煮方法确定其制备工艺。
吴艳秋刘宇灵王秀清林龙飞杨安辉周莹莹李慧
关键词:经典名方易黄汤煎煮方法出膏率生物碱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