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吉辉

作品数:23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冶金工程
  • 4篇化学工程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高炉
  • 4篇凝固
  • 4篇炉渣
  • 4篇耐火
  • 3篇冶金
  • 3篇熔渣
  • 3篇高炉渣
  • 2篇电渣
  • 2篇电渣锭
  • 2篇电渣重熔
  • 2篇电渣重熔过程
  • 2篇动力学
  • 2篇冶金专业
  • 2篇镍铁
  • 2篇凝固壳
  • 2篇重熔过程
  • 2篇自耗电极
  • 2篇耐火材料
  • 2篇耐火泥
  • 2篇金属

机构

  • 23篇辽宁科技大学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辽宁对外经贸...
  • 1篇鞍山钢铁集团...

作者

  • 23篇刘吉辉
  • 14篇何志军
  • 6篇庞清海
  • 5篇张军红
  • 5篇吕楠
  • 3篇田晨
  • 2篇敖广武
  • 2篇于河
  • 2篇沈明钢
  • 2篇苗露
  • 2篇张振山
  • 2篇赵啸
  • 1篇汪琦
  • 1篇朱晶
  • 1篇张松
  • 1篇李晶
  • 1篇徐泽宇
  • 1篇张媛媛
  • 1篇杨鑫
  • 1篇张松

传媒

  • 2篇烧结球团
  • 2篇辽宁科技大学...
  • 1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钢铁
  • 1篇特殊钢
  • 1篇矿冶工程
  • 1篇冶金能源
  • 1篇河南冶金
  • 1篇冶金管理
  • 1篇辽宁高职学报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有色金属工程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冶金工程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内外31CrMoV9钢成分与夹杂物特性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对国内外不同产地的31CrMoV9钢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表明,国外钢中硫、磷和总氧含量低,而国内钢中的锰硫比低,国外钢样中的夹杂物数量少,尺寸小,弥散分布性强,长宽比小于1.5的夹杂物数量占总量的比例大,纺锤率大,且夹杂物的形态以球状和类球状居多,极少出现块状和条状夹杂物,国外的夹杂物主要是以Al_2O_3、CaO、MnS等组成的复合夹杂物,而国内钢样中夹杂物分布不均匀,成分波动性较大。
何志军李晶戴雨翔刘吉辉赵啸刘晓青
关键词:复合夹杂物夹杂物形态
外场改性对高炉喷吹煤粉燃烧性能的影响
2016年
为了提高高炉喷吹煤粉的燃烧率,研究了微波改性对煤粉燃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低功率下微波的改性过程对煤粉组成影响较小,同时煤粉中的各物相在改性过程中较为稳定。无烟煤样品的燃烧率在改性后有所提高,当改性功率为264 W,改性时间为30 s时,改性煤粉的活化能相对原煤降低了8.35%,改性煤粉的燃烧率最高提高了8.99%。
赵兴通何志军庞清海刘吉辉湛文龙张军红
关键词:喷吹煤粉微波改性燃烧率
橄榄石作为熔剂用于烧结生产的理论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通过对橄榄石的自身特性和镁在烧结中的熔化及液相生成进行模拟,并结合烧结实验,研究橄榄石作为新的烧结熔剂的理论可行性。结果表明:橄榄石自身不会由于其自身的反应和吸收或带走过多烧结热量,可以保证烧结能耗。在烧结过程中,烧结原料中的镁含量的变化并不会明显影响烧结过程中各组分间发生固结与液相生成反应,从而使镁含量的增加并不会对烧结液相的生成量产生明显影响,并且使用橄榄石作为熔剂烧结后的烧结矿的理化指标略优于石灰石烧结。因此,用橄榄石替代石灰石作为烧结熔剂进行生产在理论上基本可行。
田晨何志军张军红庞清海湛文龙刘吉辉
关键词:镁橄榄石熔剂
红土镍矿熔融还原制备镍铁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以红土镍矿为主要原料,通过熔融还原制备镍铁颗粒,研究了熔分温度、还原时间、配碳量等因素对还原熔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熔融还原实验条件为:熔分温度1 450℃,恒温时间60 min,C/O比1.4,生石灰配加量10%,此时得到镍铁颗粒铁含量87.01%,镍含量7.82%。经高温熔化和还原反应后,铁镍合金在渣相中不断聚集长大,最后完成富集;残渣主要以钙和镁的硅酸盐化合物形式存在。熔分出的镍、铁主要以镍铁合金形式存在,并含有一定量的FeC和FeNiCS固溶体。
庞清海田晨刘吉辉何志军张军红湛文龙
关键词:红土镍矿熔融还原
一种测量金属熔体表面熔渣渣层厚度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金属熔体表面熔渣渣层厚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金属熔体冶炼或提纯生产过程中,将传感器测试探头以设定的速度v垂直插入熔渣‑金属熔体界面;2)传感器探头在与熔渣接触,即渣‑气界面,产生一个瞬时的接触电...
杨鑫何志军韩啸张军红张媛媛刘吉辉
铁尾矿合成镁橄榄石质耐火材料的反应机理被引量:15
2009年
针对铁尾矿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再利用问题,提出了利用铁尾矿添加轻烧镁粉合成镁橄榄石质耐火材料的原料,使用综合热分析方法确定发生反应的温度区间,尤其确定了特征温度点,并以之为烧成终点温度烧制试样,利用XRD、SEM、EDAX等先进手段进行检测分析,最后综合分析了铁尾矿和轻烧镁粉生成镁橄榄石的反应机理,确定了镁橄榄石的主要生成区间在1400-1700 K。
刘吉辉李静汪琦
关键词:铁尾矿反应机理
31CrMoV9钢夹杂物和组织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31Cr Mo V9是欧洲牌号的高淬透性合金钢,属于近几年国产化过程中新研制的钢种。为比较国内外成品钢质量的差距,提高中国该钢种的冶炼水平,选取不同产地的31Cr Mo V9钢,对其中的非金属夹杂物进行研究。电解钢样观察其中夹杂物的外观形貌,并对钢样进行金相观察和利用高温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钢样的组织变化。研究发现,单一成分的夹杂物多为长条状,而复合夹杂物多为球形。研究过程所选取的中国生产的钢材与德国钢材在夹杂物的数量和形态控制上存在差距,中国生产的钢材单位面积内夹杂物的数量更多,夹杂物的大小不均匀,形态控制不理想。就成分而言,德国钢材的夹杂物成分主要是以Al2O3、Ca O、Mn S等组成的复合夹杂物,而中国钢材的夹杂物存在着成分的波动性。共聚焦显微镜试验过程中发现,在升温过程中夹杂物会发生球化现象,降温过程中,钢样开始形成马氏体组织的温度有所不同,中国钢样为580℃,德国钢样为450℃,这与其本身晶体的成分有关,最后的组织为马氏体+碳化物颗粒+残余奥氏体。
何志军戴雨翔刘吉辉庞清海赵啸湛文龙
关键词:非金属夹杂物
一种红土镍矿直接还原-磁选回收镍铁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以红土镍矿为主要原料,通过改变不同还原温度、还原时间、配碳量及生石灰配加比例进行还原焙烧-磁选来提取红土镍矿中的镍和铁。结果表明:还原温度是影响镍、铁回收率的最主要因素。在焙烧过程中,镍和铁的氧化物均得到还原,反应产物结构更加致密,且有少量细小珠铁粒的产生。在本实验条件下,当温度为1 230℃、配碳的碳氧比为1.4、生石灰配加量10%时、恒温35min时的铁和镍回收率均达到最高,此时铁的收得率为91.35%,镍的收得率为86.54%。
田晨何志军张军红庞清海湛文龙刘吉辉
关键词:红土镍矿磁选铁回收率
基于“安全、绿色、友好”的高校冶金工程实验室科学管理探索
2023年
冶金工程实验室是培养本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基于冶金工程专业实验室高温设备居多、原材料种类繁多、实验程序复杂的特点,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冶金工程专业实验室日常管理方法,提出了安全教育落实到位、安全环保实施准备到位、预防为主、责任制度清晰、管理与监督体系完善、消除安全隐患、做好应急措施以及营造安全、环保、友好的实验环境的实验室建设方案,以助力冶金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其高质量就业。
刘吉辉张松何志军吕楠朱晶
关键词:安全环保
模外冷却梯度对巨型扁钢锭凝固行为的影响
采用ProCast软件模拟60 t钢锭在不同模外强制冷却梯度下钢锭的凝固过程,分析不同模外强制冷却梯次下钢锭的凝固趋势、温度场及宏观偏析状况。结果表明:当模外冷却传热梯次差达到990 W·K-1·m-...
李金阳吕楠刘吉辉
关键词:顺序凝固宏观偏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