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纪鹏
- 作品数:36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 一种水稻研究用小型光控培养箱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研究用小型光控培养箱装置,包括外室壳体、白光灯和固定底座,所述外室壳体的上端外侧设置有罩体,所述线路板的上端通过连接线路电性连接有蓄电池,所述白光灯等间距安装在线路板上,所述聚光罩的内侧设置有固定...
- 刘小林徐胜光涂玉莲林丽陈纪鹏
- 文献传递
- 一种便于调节光照强度的水稻用NO<Sub>2</Sub>排放检测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光照强度的水稻用NO<Sub>2</Sub>排放检测装置,包括实验箱,所述实验箱的内部中侧粘贴连接有隔板,所述气囊的上表面右侧开设有充气口,所述实验箱的上方中心部位卡槽连接有连接盖,所述实验箱...
- 刘小林徐胜光涂玉莲林丽陈纪鹏
- 文献传递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学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探索——以宜春学院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以宜春学院农学专业校地合作服务乡村振兴为契机,以农学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研究对象,通过明确农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完善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创新创业能力的建设、强化专业实践基地运行机制建设、优化农学专业实践创新创业能力考核指标等措施,提高农学专业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制定农学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为农学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
- 林连男陈纪鹏王婷玉
-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农学专业
- 预处理和激素对草莓花药离体培养的影响被引量:9
- 2016年
- 花药培养是进行植物脱毒和获取单倍体的有效方法。为提高草莓花药培养的再生效率,采用低温和黑暗的方式对草莓花药进行预处理,以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诱导诱导愈伤组织形成、不定芽形成与增殖。结果表明,培养前低温处理可促进愈伤组织形成,以4℃低温处理72h的效果最好。但花药黑暗预处理对愈伤组织形成没有作用。较高浓度的2,4-D(MS+1.0mg·L-16-BA+2.0mg·L-12,4-D)最适合诱导且促进花药愈伤组织形成,有助于下一步分化培养。而NAA对不定芽分化起着重要作用,诱导成功率达到10%以上,其中以MS+1.0mg·L-16-BA+0.2mg·L-1NAA诱导效果最好。在添加NAA的基础上再加入KT也能提高不定芽分化率。不定芽增殖过程不宜添加过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以MS+0.7mg·L-16-BA+0.1mg·L-1NAA诱导增殖效率最高,激素浓度过高时易出现玻璃化,现象,形成畸形苗。本研究建立了高效的草莓花药培养再生体系,为获得无病毒草莓苗和单倍体提供了条件。
- 陈纪鹏彭嗣亮卢禹刘小林
- 关键词:草莓花药培养预处理激素快速繁殖
- 白菜型油菜黄芽白与甘蓝型油菜湘油15种间杂交及其杂种后代的遗传学特征被引量:1
- 2021年
- 采用人工杂交方法,以甘蓝型油菜湘油15和白菜型油菜黄芽白为亲本进行正反交获得杂种一代,杂种一代自交产生杂种二代。结果表明,以甘蓝型油菜为母本杂交容易获得杂种后代,而反交组合却比较困难。正反交杂种一代株型和叶片形态都与甘蓝型油菜接近。在花粉母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染色体主要形成二价体或单价体,但也有少数染色体参与非同源联会形成多价体。第一次减数分裂和第二次减数分裂的中期和后期,落后染色体和染色体桥也较多出现在花粉母细胞中。杂种一代雄蕊发育不良,花粉育性低,自交结实率也比较低。杂种二代花粉育性极显著(P<0.01)提高,自交结实率也比杂种一代极显著(P<0.01)提高。预期经多代自交,杂种育性能得到较好恢复,可以作为甘蓝型油菜改良的遗传资源。
- 陈纪鹏刘小林李生强刘显军胡月清陈桃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育性
- 论生态观光茶园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被引量:2
- 2022年
- 城市建设用地外的生产绿地中的茶园,可结合乡村旅游来打造生态观光园。而生态观光茶园园林规划设计比较特殊。也正因如此,茶园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可以提升观光茶园种植区域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以及经济价值,因此国家致力于对观光茶园园林景观规划进行创新开发,以至于更好带动观光茶园种植区的发展。文章主要围绕我国观光茶园园林景观设计的地域特点,产业发展要求以及文化特点,通过对观光茶园园林景区规划设计来提升茶叶资源的开发效率和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
- 贺莉陈纪鹏卿平勇
- 关键词:茶园园林景观茶文化规划设计
- 具有抑制马玲薯晚疫病致病疫霉的菌株及其分离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通过在本对试验基地马铃薯种植的土壤中,筛选出了具有抑制马铃薯致病疫霉的短状杆菌,得到具有明显抑制效果的拮抗细菌WZ‑502,并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比较出它们在不同菌液浓度下,对致病疫霉的菌丝生长、游动孢子释放、休止孢...
- 刘小林刘紫英 袁斌陈纪鹏
- 文献传递
- 芸薹属多倍体杂种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进化史上的多倍化历程使芸薹属植物形成了复杂的基因组结构,芸薹属“禹氏三角”清晰地总结出3个二倍体两两结合形成3个四倍体的演化关系。丰富的遗传背景造就了种类繁多、形态多样的蔬菜、油料等芸薹属作物。模仿自然进化进程,人工合成多倍体也成为芸薹属植物遗传改良的理想途径。为解决合成多倍体育性差的难题,对配子形成的关键步骤--减数分裂的研究成为多倍体育种焦点。众多研究表明,合成芸薹属多倍体减数分裂过程有其特有的染色体行为特征。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从细胞学层面清楚地揭示,合成多倍体中即使存在同源染色体,也可能发生非同源配对,单倍体中基因组内或基因组间染色体部分同源关系常引起染色体非同源配对。荧光免疫共沉淀技术研究结果显示,植物多倍体联会复合体形成过程中多种蛋白的作用。在同源染色体联会过程中,配对的DNA双链发生非随机断裂和愈合形成交叉。在大多数多倍体中,交叉的数量总是比双链断裂的数量少得多,从而可推断断裂修复并不是随机发生的。交叉的结果可能使DNA片段发生互换而产生重组,同源重组确保了同源染色体之间二价体的形成和随后的均等分离,这确保学有性系列过程正常进行和后代遗传多样性。芸薹属多倍体同源重组频率受植物遗传组成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频率。清晰地呈现出合成芸薹属多倍体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规律及其遗传机制,这对成功合成芸薹属多倍体、创造有经济价值的作物新品种有重要意义。
- 陈纪鹏刘小林胡月清
- 关键词:芸薹属多倍体减数分裂联会
- 甘蓝型油菜与黑芥双倍体减数分裂的原位杂交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明植物杂种后代减数分裂异常与花粉败育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甘蓝型油菜与黑芥种间杂交和基因组加倍,获得芸薹属三基因组双倍体,采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方法,观察三基因组双倍体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规律。【结果】与单倍体相比,双倍体花粉育性得到一定恢复,但可育花粉的比例较低,只有10%-20%。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双倍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终变期染色体以形成同源二价体为主,但也有部分染色体形成四价体或六价体。四价体有3种形式:B基因组染色体形成的四价体、AC基因组染色体形成的四价体及B与AC基因组之间形成的异配四价体。减数分裂后期Ⅰ染色体均等分离的细胞占总数的70%左右,在第2次减数分裂期也观察到非正常分裂如非四分孢子、微核等现象。【结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异常行为可能是导致花粉育性不高的重要原因;虽然不正常的减数分裂导致花粉育性下降,但双亲染色体的异源联会可为双亲遗传物质的交换提供条件。
- 陈纪鹏李生强刘显军却志群
- 关键词:黑芥甘蓝型油菜减数分裂基因组原位杂交雄性不育
- 核仁显性与植物多倍体形成
- 2023年
- 核仁显性在植物多倍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调节rDNA基因表达控制核糖体数量,使多倍体植物能够应对多倍化带来的遗传变化。串连重复的r DNA基因表达调控是一种大规模、整体基因表达调控模式,rDNA基因沉默往往发生在整个核仁组织区,受所处位置染色质状态控制,而不受基因前序列的影响。核仁显性不但在调控蛋白质合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与多倍体染色体组稳定性相关,相应基因组的rDNA基因沉默往往引起该基因组的染色体消除,染色体消除也是多倍体形成过程中的一种应答机制。虽然大量证据表明核仁显性与染色体消除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但rDNA基因表达稳定染色体的遗传机制仍不清晰,尤其是染色体消除的基因组特异性更难解释。因此,对核仁显性稳定染色体组的遗传机制进一步研究将揭示核仁在多倍体形成中的作用。本研究旨在阐述植物如何通过核仁显性应对多倍化带来的基因组冲击,呈现植物多倍化进程的一个侧面。
- 陈纪鹏刘小林胡月清毛康康
- 关键词:多倍化基因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