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祥松

作品数:3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专利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生物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神经氨酸
  • 9篇氨酸
  • 9篇N-乙酰
  • 9篇N-乙酰神经...
  • 8篇唾液
  • 8篇唾液酸
  • 8篇聚唾液酸
  • 6篇发酵
  • 6篇纯度
  • 4篇乳糖
  • 4篇水合物
  • 3篇提取物
  • 3篇杆菌
  • 3篇大肠杆菌
  • 2篇蛋白
  • 2篇低温环境
  • 2篇丁醇
  • 2篇叮咬
  • 2篇岩藻糖
  • 2篇岩藻糖基转移...

机构

  • 35篇中国科学院合...
  • 11篇武汉中科光谷...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淮南新能源研...

作者

  • 35篇陈祥松
  • 23篇姚建铭
  • 22篇袁丽霞
  • 21篇吴金勇
  • 20篇孙立洁
  • 14篇朱薇薇
  • 2篇李俊
  • 1篇吴学凤
  • 1篇李兴江
  • 1篇李翔宇

传媒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8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唾液酸水合晶体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唾液酸水合晶体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为:将唾液酸原料调节至酸性环境,温度调节至20℃以下,并在搅拌下进行结晶,析出所述唾液酸水合晶体。该制备方法流程简单,易操作;避免了产物大量附着于容器内壁...
陈祥松王刚袁丽霞朱薇薇吴金勇王煜费贤春李翔宇孙立洁王纪姚建铭
文献传递
一种利用过饱和结晶法制备高纯度N-乙酰神经氨酸水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过饱和结晶法制备高纯度N‑乙酰神经氨酸水合物的方法,是通过N‑乙酰神经氨酸的过饱和水溶液低温静置结晶的方式制备获得N‑乙酰神经氨酸水合物。本发明N‑乙酰神经氨酸水合物经烘干检测,其纯度至少为99%,可...
袁丽霞陈祥松吴金勇孙立洁李翔宇朱薇薇王纪吴志波姚建铭
文献传递
一种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突变体及利用该突变体制备3-岩藻糖基乳糖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突变体及利用该突变体制备3‑岩藻糖基乳糖的应用。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突变体与SEQID NO:1具有至少90%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且包含以下至少一个或...
廖迎雪陈祥松吴金勇倪志坚李忠奎袁丽霞孙立洁姚建铭
文献传递
一种去除唾液酸中杂质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唾液酸中杂质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唾液酸原料调节pH至酸性,过滤除杂,然后调节pH至碱性,过滤除杂;或者,将唾液酸原料调节pH至碱性,过滤除杂,然后调节pH至酸性,过滤除杂。该方法的提取效率高、纯度高,...
陈祥松王刚袁丽霞吴金勇朱薇薇王煜费贤春李翔宇孙立洁王纪姚建铭
一种使N-乙酰神经氨酸水合物转化为N-乙酰神经氨酸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N‑乙酰神经氨酸水合物转化为N‑乙酰神经氨酸的方法,是以N‑乙酰神经氨酸水合物为原料,加入纯净水溶解,配置一定浓度的N‑乙酰神经氨酸水溶液,在合适的温度及合适的搅拌条件下,搅拌使N‑乙酰神经氨酸水合物蒸...
袁丽霞孙立洁陈祥松吴金勇李翔宇朱薇薇王纪吴志波姚建铭
一种蕨根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蕨根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采用蕨根加高山被孢霉干菌体为原料共同发酵,丁醇产量提高了21.5%,不需要酶解和糖化过程,可直接发酵生产丁醇,并几乎达到了玉米淀粉的发酵水平;本发明不仅为生物燃料丁醇的生产提供了新的...
毛碧飞袁丽霞陈祥松孙立洁姚建铭朱薇薇
文献传递
不同乳酸菌发酵对浓缩梨汁营养物质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2024年
本研究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A)、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LGG)、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LM)为发酵菌种,对砀山酥梨加工产业下脚料浓缩梨汁进行发酵生产酸化剂,研究发酵过程中活性成分、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性风味物质,以期改善其营养特性及风味品质。研究发现,四株单菌在发酵浓缩梨汁的过程中,LP单菌发酵的活菌数最多(9.7 lg CFU/mL),是最适于发酵浓缩梨汁的菌种。在混菌发酵过程中,总酸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发酵第4 d,PMF组达到最高(1.22 g/100 mL),而LPF组最低(0.82 g/100 mL)。还原糖、总酚、总黄酮以及蛋白质均随发酵逐渐降低,发酵结束时PAF组各指标均最高,分别为28 g/L、13.54 mg GAE/L、17.46 mg/L、35.39 mg/L。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以及铁离子还原清除能力(FRAP)等抗氧化指标在单菌及混菌发酵中均先上升后下降,且在发酵第2 d达到最大。在不同组别混菌发酵中共检测出9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OAV>1的风味物质共有20种。PAF组OAV>1的风味物质为15种,产生了更多的重要风味物质(如2-庚酮、香叶醇和芳樟醇等),对浓缩梨汁发酵酸化剂具有最为积极的影响。综上,本文研究了浓缩梨汁发酵酸化剂的乳酸菌组合,为促进梨产业副产物的高效加工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叶剑吴学凤穆冬冬刘兰花李振宏陈祥松李兴江
关键词:乳酸菌混菌发酵浓缩梨汁总酸挥发性风味物质
磁场条件下Fe^(2+)对产聚唾液酸大肠杆菌的诱变选育被引量:1
2018年
以产聚唾液酸(polysialic acid,PSA)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出发菌株,在磁场条件下利用Fe^(2+)对该菌种进行多轮诱变选育,获得具有高产性能的诱变菌株,在5L发酵罐进行发酵验证.结果表明:在0.5T磁场条件下,Fe^(2+)的最佳诱变质量浓度为90mg·L^(-1);经过5轮诱变和选育,PSA的摇瓶发酵水平从1.09g·L^(-1)提高到2.24g·L^(-1);5L发酵罐发酵水平从4.79g·L^(-1)提高到9.22g·L^(-1),产量提高了92%.
吴金勇吴金勇陈祥松朱薇薇袁丽霞朱薇薇孙立洁姚建铭
关键词:聚唾液酸亚铁离子诱变
聚唾液酸发酵培养基、聚唾液酸的生产方法和聚唾液酸制品
本发明公开了聚唾液酸发酵培养基、聚唾液酸的生产方法和聚唾液酸制品,涉及聚唾液酸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聚唾液酸发酵培养基其包括有基础培养基和添加剂,添加剂包括以下成分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组合以...
陈祥松吴金勇孙立洁袁丽霞李翔宇王刚朱薇薇姚建铭费贤春王煜申阳汪娟
文献传递
一种增强免疫力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免疫力的组合物,其包括如下组分:益生菌菌粉、沙棘粉、灵芝提取物、酵母葡聚糖、番茄红素和N‑乙酰神经氨酸;按质量比计,益生菌菌粉:沙棘粉:灵芝提取物:酵母葡聚糖:番茄红素:N‑乙酰神经氨酸=1:(3~5...
吴金勇陈祥松王纪袁丽霞孙立洁姚建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