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洋洋
-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中应用价值的多中心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食管黏膜病变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福建省食管癌早诊早治促进联盟各单位行ESD治疗的474例食管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灶位置、病灶长度、环周情况、术后病理、浸润深度对ESD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共纳入474个食管黏膜病变患者,共479个病灶,均行ESD治疗。ESD整块切除病灶有457个(95.4%),完整切除411个(85.8%),治愈性切除405个(84.6%)。术后复发病灶6个(1.3%)。ESD并发症情况:并发出血病灶10个(2.1%),出血的发生与病灶的位置、长度、环周情况及浸润深度存在关联性;并发狭窄病灶有32个(6.7%),狭窄的发生与病灶的大小及环周情况存在关联性;均无穿孔发生。术后复发与病灶长度存在关联性。结论ESD治疗食管黏膜病变有效且安全。当病变长度大于5 cm或环周超过2/3时,操作难度大,出血和狭窄的发生率高,需充分评估病灶后再进一步治疗。
- 陈洋洋钟世顺高丽影林静莹梁玮
-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安全性
- 小麦纤维素颗粒辅助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用于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临床价值。方法190例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慢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复方聚乙二醇)93例和对照组(单用复方聚乙二醇)97例。观察两组肠道清洁效果、腺瘤检出率和肠道准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肠道准备评分[(7.31±1.14)分比(6.06±1.22)分,P=0.000]和肠道准备有效率(95.70%比69.07%,P=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38%比17.53%,P=0.009),两组结肠腺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56%比26.80%,P=0.148)。结论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用于慢性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效果优于单用复方聚乙二醇。
- 钟世顺梁玮陈洋洋陈晓琼郑晓玲陈樑徐丽霞
-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小麦纤维素颗粒
- 拉克替醇联合复方聚乙二醇在住院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观察拉克替醇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用于住院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5名拟行结肠镜检查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拉克替醇联合复方聚乙二醇)102例和对照组(复方聚乙二醇)103例。观察两组肠道清洁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肠道清洁效果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实验组肠道清洁度为1级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对夜间睡眠几无影响,明显提高了住院患者的依从性及耐受性。结论拉克替醇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用于住院患者肠道准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 钟世顺梁玮陈晓琼陈洋洋陈樑郑晓玲郑金辉邓万银郭仙斌
- 关键词:拉克替醇复方聚乙二醇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
- 内镜治疗不同大小的食管早癌和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不同大小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79例接受EMR与ESD治疗的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灶大小,分为大病灶组(n=277)和小病灶组(n=302),分析EMR及ESD治疗不同大小病灶的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小病灶组中,EMR组病灶完整切除率为93.2%,治愈性切除率为89.0%,与ESD组病灶的完整切除率92.6%和治愈性切除率90.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与ESD组的出血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病灶组中,EMR组病灶完整切除率为84.2%,治愈性切除率为84.2%,与ESD组病灶的完整切除率87.9%和治愈性切除率85.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与ESD组的出血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食管上段(OR=5.098,95%CI:1.614~16.105,P=0.006)是内镜治疗术后狭窄的危险因素;纵轴长度<5 cm(OR=0.164,95%CI:0.064~0.420,P=0.000)和环周≤1/2(OR=0.302,95%CI:0.124~0.734,P=0.008)是内镜治疗术后狭窄的保护因素。结论EMR及ESD均是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式。病变位于食管上段、纵轴长度≥5 cm及环周>1/2是内镜治疗术后狭窄的危险因素。
- 陈洋洋陈雅华许炎钦高丽影林静莹梁玮
-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癌前病变
- 浅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水平切缘阳性高危因素分析及随访研究被引量:19
- 2020年
- 目的探讨浅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标本水平切缘阳性的高危因素及其残留复发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SD的浅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收集相关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分析食管ESD标本水平切缘阳性的高危因素,并通过术后随访,比较水平切缘阳性与阴性患者的ESD术后病灶残留复发情况。结果最终纳入患者186例病灶194处,水平切缘阳性组37处,水平切缘阴性组157处。水平切缘阳性组中,水平切缘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累及病灶25处、水平切缘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累及病灶10处、水平切缘为癌累及病灶2处,水平切缘阴性组157处病灶。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食管ESD术后病理标本水平切缘阳性与ESD术中标记前是否碘染、术后标本面积具有相关性(P<0.05)。186例患者随访过程中,最终156例患者164处病灶纳入水平切缘阳性组与阴性组的残留复发率随访分析。其中,水平切缘阳性组内镜随访30处,残留复发4处(残留复发率13.3%),水平切缘阴性组内镜随访134处,7处残留复发(残留复发率5.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ESD术中病灶标记前无碘染及大面积病灶的病理标本,水平切缘阳性发生率增加。对于食管ESD术后单纯水平切缘阳性、切缘阳性性质为癌前病变者,可先内镜下密切随访,暂不追加二次治疗。
- 郑家垚林峥嵘许炎钦陈洋洋郑晓玲邓万银钟世顺郑金辉梁玮
- 关键词: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缘阳性随访
- 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与随访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究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并随访复发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经ESD治疗的489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内镜、临床及病理资料,根据切缘情况分为切缘阴性组(371例)、切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组(79例)及切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或癌组(39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对比不同切缘组复发风险,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阳性者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489例患者中,切缘阳性率24.1%(118/489),其中HGIN或癌占33.1%(39/118)。病灶面积>10 cm2(OR=1.58,95%CI:1.13~2.08,P=0.033)、存在溃疡(OR=2.92,95%CI:1.37~4.54,P=0.012)以及1~2年ESD经验[OR=1.69(1~2年比5~6年ESD经验),95%CI:1.51~1.94,P=0.026]易导致切缘LGIN的出现;而位于胃上1/3[OR=3.64(胃上1/3比胃下1/3),95%CI:1.27~5.50,P=0.010]和黏膜下浸润(黏膜下浅层比黏膜上皮层+固有层:OR=2.37,95%CI:1.04~5.72,P=0.028;黏膜下深层比黏膜上皮层+固有层:OR=6.08,95%CI:1.31~12.75,P=0.002)是切缘HGIN或癌的高危因素。术后对337例患者中位随访26.0(22)个月,总体累积复发率5.3%(18/337),切缘阴性组复发率2.1%(5/239),LGIN组复发率8.3%(6/72),HGIN/癌组复发率26.9%(7/26),组间复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缘阳性组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基底切缘阳性(HR=5.17,95%CI:1.47~14.09,P=0.011)以及黏膜下浅层侵犯(HR=4.82,95%CI:1.38~14.77,P=0.013)。结论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ESD术后切缘阳性与病灶部位、面积、有溃疡、浸润深度和术者经验有关。切缘阳性者总体复发风险较阴性者高,对于黏膜下侵犯和基底切缘阳性者,需综合考虑是否补充干预治疗。
- 吴隐鑫许炎钦陈洋洋林静莹罗绮琳梁玮
- 关键词:早期胃癌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缘阳性随访
- 长节段早期食管癌行EMR-C及ESD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 目的:分析病灶长度超过5cm的早期食管癌行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与透明帽辅助下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
- 陈洋洋
- 关键词:早期食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