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丽薇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基础医学院口腔医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凋亡
  • 1篇凋亡相关
  • 1篇凋亡相关因子
  • 1篇实验性胃溃疡
  • 1篇自愈期间
  • 1篇黏膜
  • 1篇黏膜组织
  • 1篇胃溃疡
  • 1篇胃黏膜
  • 1篇胃黏膜组织
  • 1篇溃疡
  • 1篇BAX
  • 1篇BCL-2

机构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1篇吴靖芳
  • 1篇张静
  • 1篇吕洋
  • 1篇陈丽薇

传媒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胃黏膜组织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的表达变化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促凋亡蛋白Bax与抗凋亡蛋白Bcl-2在胃黏膜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方法: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组、溃疡组、盐水组大鼠胃黏膜组织Bax和Bcl-2表达变化,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软件进行积分光密度值(IOD)分析。结果:Bax阳性细胞在胃溃疡组1d即增多,表达强度强,显著高于正常组与相应盐水组(P〈O.01);之后随术后时间延长,阳性细胞逐渐减少,表达强度渐弱,至术后23d,溃疡组BaxIO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Bcl-2阳性细胞随术后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多,至胃溃疡损伤后的第6天Bcl-2阳性细胞数量最多,表达强度最强,胃溃疡损伤后10d及14d Bcl-2 IOD略低于溃疡后6d,但仍维持于较高水平,至胃溃疡损伤后23d,Bcl-2 IOD显著降低,与正常组、盐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胃溃疡自愈期间Bax与Bcl-2共同参与了胃黏膜的损伤修复。在胃溃疡损伤早期以促凋亡因素为主,抗凋亡因素对溃疡胃黏膜的保护及修复作用主要是在损伤后的6~14d。
张静陈丽薇吕洋吴靖芳
关键词:胃溃疡BCL-2BAX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