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丽峰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太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托尼·莫里森
  • 3篇莫里森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心理空间
  • 1篇叙事
  • 1篇英语
  • 1篇社会空间
  • 1篇身份建构
  • 1篇生生
  • 1篇生生互动
  • 1篇圣经
  • 1篇师生
  • 1篇师生互动
  • 1篇所罗门之歌
  • 1篇助教
  • 1篇戏仿
  • 1篇消解
  • 1篇丽莎
  • 1篇课堂
  • 1篇空间叙事

机构

  • 5篇太原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郭丽峰
  • 3篇杨晓丽

传媒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长春大学学报
  • 1篇西昌学院学报...
  • 1篇长治学院学报
  • 1篇大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雪花秘扇》的空间叙事被引量:1
2017年
《雪花秘扇》是华裔作家邝丽莎最受关注的作品,小说以时间为叙事顺序,讲述了百合和雪花一对"老同"之间一波三折的友情纠葛。通过空间这一能动的叙事力量的构建和易变,小说也揭示了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和身份的动态建构,有效推动了叙事进程。
郭丽峰杨晓丽
关键词:社会空间心理空间
空间视域下莫里森《天佑儿童》中的身份建构被引量:2
2019年
托尼·莫里森的第11部小说《天佑儿童》从家庭空间、工作空间和个人空间展现了种族主义、肤色权利和消费文化对现代黑人女性自我身份的破坏性影响:家庭空间沦为种族操演下的幽闭空间,造成了个体身份的断裂;消费文化主导的工作空间物化了个体,使其获得虚假的主体构建;以公寓为代表的个人空间实质是消费文化在私人空间内的延伸,构成了幽闭自我的另一重空间。在空间的流动中,莫里森探讨了深黑肤色女性走出幽闭空间、超越异化、重构自我的途径,揭开了空间与身份建构的互动关系。
郭丽峰杨晓丽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身份建构
微助教助力高校大班课堂高互动教学空间建构——以大学英语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高校大班课堂普遍存在互动不足、学生参与度较低、教师教学有效度低、学生学习效率低等问题。文章引入微助教来构建高校大班课堂互动教学空间,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这能有效解决高校大班课堂互动不足的问题,短时间内实现全员互动,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促进有效教学的发生,对解决大班教学互动不足问题有积极作用。
郭丽峰
关键词:大班课堂互动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认同中的消解 服从中的竞争——莫里森《所罗门之歌》对《圣经》的戏仿
2017年
美国杰出非裔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其创作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中,以区别于西方主流白人作家的视角对黑人社区、黑人寻根过程进行了全景再现。在大量使用《圣经》典故、人物、意象的同时,莫里森将黑人边缘群体的经历置于叙事中心,在顺从白人《圣经》文化的幌子下让失语状态下的他者发出声音,描述了黑皮肤白心灵的"奶娃"如何从同化、反抗到重拾黑人传统文化精神"飞翔"的过程。在三重文化视野关照下,莫里森从女性文化和黑人文化两大边缘文化视角对代表着白人男权文化的《圣经》进行了戏仿,重新审视了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的关系,探讨了黑人种族的未来发展问题。
郭丽峰杨晓丽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所罗门之歌》《圣经》戏仿
创伤·处所意识·共同体——莫里森《家》的地理批评解读
2023年
小说《家》是托尼·莫里森全集中对黑人家园母题和隐喻探索最直接的作品。以罗伯特·塔利的处所意识为概念分析小说中空间、处所意识、创伤与身份之间的关联,揭示了黑人家园意识的变化及其原因。通过重新想象黑人与家园、与更大的美国社会空间的关系,莫里森展示了黑人家园这一亲密空间如何受到美国国家空间的挤压和渗透,同时也展现了黑人家园共同体的异质性和坚韧性。莫里森的家园共同体体现了坚强不屈的地方精神和兄妹情谊,揭示了对逆境的抵抗力量,彰显了莫里森对共同体的政治想象。
郭丽峰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家》创伤共同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