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静

作品数:36 被引量:161H指数:8
供职机构: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学成
  • 13篇连翘
  • 13篇化学成分
  • 10篇活性
  • 9篇药理
  • 7篇中药
  • 5篇药理学
  • 5篇网络药理学
  • 4篇乙醇
  • 4篇肿瘤
  • 4篇苷类
  • 4篇木脂素
  • 4篇卷柏
  • 4篇抗肿瘤
  • 4篇败酱
  • 4篇败酱草
  • 4篇苯乙醇苷
  • 4篇苯乙醇苷类
  • 3篇药理活性
  • 3篇药理作用

机构

  • 36篇哈尔滨商业大...
  • 4篇西南民族大学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四川中医药高...
  • 1篇遵义医科大学

作者

  • 36篇温静
  • 17篇李文兰
  • 6篇项峥
  • 5篇徐蓓蕾
  • 5篇胡扬
  • 5篇梁伟
  • 5篇杨波
  • 4篇刘畅
  • 4篇宋辉
  • 3篇吴健
  • 2篇张文君
  • 2篇崔琳琳
  • 2篇孙向明
  • 2篇江培
  • 2篇杜伟
  • 2篇胡荻
  • 2篇郑威
  • 1篇曲中原
  • 1篇赵瑛
  • 1篇盛洁静

传媒

  • 5篇中草药
  • 5篇哈尔滨商业大...
  • 4篇中国药学杂志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国药物化学...
  • 2篇科学技术创新
  • 2篇中国商品学会...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国药房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质谱学报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国际药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8篇2021
  • 9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9篇2017
  • 2篇2016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分子对接和网络药理学的连翘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分析被引量:19
2020年
该文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和分子对接来探讨连翘抗肿瘤作用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通过文献挖掘和TCMSP数据库获取连翘主要成分,利用GAD,OMIM数据库收集癌症相关基因,借助Cytoscpe软件构建连翘成分-靶点-通路相互关系网络。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及KEGG分析,并对KEGG信号通路进行可视化。通过PyRx对成分与靶点网络分析结果进行分子对接。通过这些技术发现连翘共有26种主要成分可能作用于AKT1,IL6,ESR1,EGFR,EGF和CCND1等关键靶点,参与20条信号通路;通过分子对接发现氢键连接,疏水作用和Pi-cation键连接可能是其主要作用的形式。该研究通过成分-蛋白靶点-通路相互网络,以及分子对接来揭示连翘的抗肿瘤作用,为系统阐明连翘主要成分抗肿瘤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聂承冬阎新佳温静李文兰李文兰江园园郑鑫刘畅
关键词:连翘抗肿瘤作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基于网络药理学卷柏活血通经的作用机制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来探讨卷柏活血通经作用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通过查阅文献及在TCMSP数据库中获取卷柏可能的主要活性成分,并对其进行筛选,利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预测活血通经疾病(痛经、经闭、抗血栓、抗凝血)相关基因,构建卷柏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相互关系网络,对靶点进行GO及KEGG分析,结果显示,卷柏共有12种活性成分可能作用于AKT1,ALB,VEGFA,EGFR,PTGS2和MMP2等靶点,10条信号通路;通过活性成分-蛋白靶点-通路相互网络来揭示卷柏活血作用,为系统阐明卷柏主要成分活血通经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和思路.
刘畅聂承冬邓斌李文娣刘博男侯冰乔王淇漩李文兰李文兰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卷柏活血通经痛经经闭抗血栓
连翘中的2个多元醇类新化合物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对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连翘的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R,3S)-3-(4-羟基-3-甲氧基苯)-3-甲氧基丙烷-1,2-二醇(1)和2-甲基己烷-1,2,3,6-四醇(2)。结论化合物1为新立体构型化合物,化合物2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2R,3S)-forsythiayanoside D和连翘己四醇。
温静阎新佳梁伟杨波王欣晨郑威李国玉孙向明李文兰
关键词:连翘
连翘的苯乙醇苷类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采用MCI、硅胶、ODS以及半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手段对连翘果实7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手段(UV、1D-NMR、2D-NMR和MS等)鉴定化学结构,从中共分离鉴定出4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forsythenside M(1)、forsythenside K(2)、连翘酯苷I(3)和连翘酯苷A(4),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对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在40μmol·L^(-1)浓度下化合物1~4对MCF-7、A-375、SGC-7901、B16F10细胞系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聂承冬邓斌刘圆黄艳菲张绍山阎新佳温静
关键词:连翘化学成分苯乙醇苷类抗肿瘤活性
卷柏中1个新的环肽被引量:1
2022年
采用HP-20、聚酰胺和半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手段对卷柏7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得到1个新的环肽类化合物,命名为卷柏环肽A(1)。采用MTT法测定化合物对B16F10、MDA-MB-231和MDA-MB-468细胞系的抑制活性,化合物1在40μmol·L^(-1)浓度下对B16F10细胞系的抑制率为51.57%±4.34%,在100μmol·L^(-1)浓度下对MDA-MB-231和MDA-MB-468细胞系没有抑制活性。
阎新佳温静宋洋沙冬梅沙马里牛张绍山刘圆
关键词:卷柏环肽抗肿瘤活性
连翘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目的对中药连翘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进行调研综述,总结概括连翘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结果连翘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苯乙醇苷类、木脂素类、C6-C2天然醇及其苷类、萜类及挥发油、黄酮类...
阎新佳温静王欣晨王洪湘张秋颖杜伟
关键词:连翘苯乙醇苷类木脂素类抗炎
文献传递
肉苁蓉雌激素作用有效部位化学成分及裂解规律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以肉苁蓉总苷为研究对象进行全成分表征分析和裂解规律研究,为后续揭示肉苁蓉总苷体内作用过程和雌激素作用质量标志物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肉苁蓉总苷,数据经Agilent Masshunter Qualitative Analysis B.7软件处理,将各色谱峰在不同模式下的分子离子峰及其对应的碎片离子与对照品及文献信息进行比对。结果以负离子模式为主、正离子模式为辅进行检测分析,共推测出40个化学成分,包括20个苯乙醇苷类成分、10个环烯醚萜苷类成分、4个萜类成分和6个其他成分。结合质谱碎片等信息对不同结构类型肉苁蓉总苷的裂解规律进行归纳总结,推测其主要的裂解方式是丢失葡萄糖、咖啡酰基、羟基酪醇、H_(2)O等母环上的功能基团,及糖断裂后产生的CH_(2)O、C_(2)H_(4)O_(2)等碎片。结论UPLC-Q-TOF-MS技术鉴定肉苁蓉总苷中化学成分,信息全面准确,操作高效便捷,是下一步肉苁蓉总苷入血成分分析和雌激素作用质量标志物筛选的可靠数据支持。
胡扬丁晶鑫孙向明宋辉徐蓓蕾綦峥温静梁伟李文兰丁振铎
关键词:肉苁蓉总苷雌激素作用裂解规律
连翘木脂素类成分的色谱学研究进展
2020年
由于木脂素色谱学研究总结较少,故本文针对连翘木脂素类成分的色谱学研究进行了总结,介绍了木脂素分离检测的常用方法,如使用TLC、HPLC等方法,以及其相关联用技术的探讨。
聂承冬李攀越江园园周文洁谷东皓阎新佳温静
关键词:连翘木脂素色谱学
网络药理学探究败酱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机制被引量:3
2021年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和分子对接来探讨败酱草治疗(ulcerative colitis,UC)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通过数据库得到溃疡性结肠炎相关靶点和败酱草主要成分,基于已有数据库文本挖掘和常见成分靶点预测工具获取成分靶点,进行一系列对比.对主要靶点进行GO及KEGG分析,得到核心靶点;对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败酱草40种化学成分通过STAT3、TNF、IL6、IL1B和IL10等共18个关键靶点起到活性作用,通过炎症性肠病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发挥疗效;分子对接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结合活性良好,可能主要以氢键作用,疏水作用,盐桥作用等形式结合.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来揭示败酱草治疗该病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也为不同科研用途使用不同靶点来源工具作出参考和借鉴.
聂承冬温静周婉梅徐蓓蕾徐蓓蕾侯兵乔杨波阎新佳
关键词:败酱草溃疡性结肠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IL4IL10
白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对白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鉴定。结果从白花败酱草的体积分数70%乙醇提物中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E,4R)-4-hydroxy-4,5,5-trimethyl-3-(3-oxobut-1-enyl)cyclohex-2-enone(1),vomifoliol(2),cis-4-hydroxymellein(3),dehydrovomifoliol(4),野鸦椿素A(5),黑麦草内酯(6),对甲氧基苯甲醇(7),sphenanthin A(8)和尿素(9)。结论化合物1~7为首次从败酱属中分离得到。
项峥阎新佳温静刘伟
关键词:白花败酱草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