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萍 作品数:6 被引量:45 H指数:4 供职机构: 遂宁市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Logistic回归和分类树模型探讨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及其交互作用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为感控人员准确地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某三甲医院的病例采集系统,收集该院 2016 年所有颅脑手术患者的病例信息,并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 惠亚 顾成武 江冬萍 李虹 黄家遂 梁玉萍 李艳霞 左素清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分布特点及其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及控制其感染提供科学的指导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遂宁市中心医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细菌培养阳性者,将其按年龄、性别匹配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分析多重耐药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多重耐药菌株列于前三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27例(34.18%)、鲍曼不动杆菌16例(20.25%)、铜绿假单胞菌8例(10.13%)。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替坦及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鲍曼不动杆菌表现为泛耐药,青霉素类及头孢类抗菌素在铜绿假单胞菌中耐药率较高。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OR=6.74,95%CI:1.57-20.82)、联合应用抗生素(OR=2.98,95%CI:1.14-7.79)、机械通气(OR=3.60,95%CI:1.29-9.99)以及住院天数(OR=4.34,95%CI:1.01-9.98)与多重耐药菌感染有关联。结论:糖尿病、抗生素联合用药、机械通气、住院天数可能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江冬萍 左素清 梁玉萍 李虹关键词:多重耐药菌 呼吸内科 简化三步洗手法对卫生手消毒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简化三步洗手法对卫生手消毒效果的影响,以进一步简化临床手卫生工作的流程。方法:将32例医学生分为两组,各16例,两组均使用洁芙柔免洗速干手消毒液,手消毒前后分别进行手部菌落采样。试验组采用简化三步洗手法搓揉10s;对照组采用六步洗手法搓揉15s。结果:卫生手消毒前后菌落数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步洗手法进行卫生手消毒可有效清除手部细菌,并能达到卫生手消毒效果的要求,可作为一种简化临床手卫生消毒工作流程的方法。 江冬萍 惠亚 左素清 梁玉萍 李艳霞 顾成武Logistic回归和分类树模型探讨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及其交互作用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交互作用,为感染控制人员准确地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医院HIS系统收集该院2016年所有进行过颅脑手术患者的病历信息,并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和分类树2种模型对患者病历信息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为5.06%。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使用神经内镜是颅内感染发生的保护性因素[比值比(OR)=0.036、0.064,P<0.05]。而长时间手术、长时间置管引流、术后脑脊液漏是发生颅内感染的主要因素(P<0.05)。分类树模型显示颅内感染的发生由切口类型决定,清洁切口与是否脑脊液漏存在明显交互,而非清洁切口发生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为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同时糖尿病也是影响脑脊液漏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Logistic回归模型适用于寻找危险因素,而分类树模型可明确因素间的交互作用。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防止术后脑脊液漏可有效减少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 惠亚 顾成武 江冬萍 李虹 黄家遂 梁玉萍 李艳霞 左素清关键词:颅内感染 颅脑手术 LOGISTIC回归模型 某三级综合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了解ICU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和多重耐药菌病原学特征,为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7月—2016年6月对入住综合ICU的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监测的4 991例综合ICU患者中共发生312例次医院内感染,例次感染率为6.25%,例次日感染率为19.03‰,调整后例次日感染率为6.77‰;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0.78‰,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0.30‰,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为0.27‰;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90.38%);检出的细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92.74%),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占36.29%。结论通过目标性监测及时了解ICU医院感染现状,可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和干预,是降低ICU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 江冬萍 顾成武 李艳霞 梁玉萍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多重耐药菌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病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感染的危险因素及MDRAb感染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为防治MDRAb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遂宁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197例鲍曼不动杆菌(Ab)感染患者,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抗生素敏感实验结果,将111例MDRAb感染者作为病例组,86例非MDRAb感染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其人口学资料、感染前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将病例组分为病死组与存活组,分析其病死危险因素。结果 MDRAb检出率为56.35%。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ICU停留时间、使用抗生素>7d、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有创通气和胃管插管可能是MDRAb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抗生素>7d(OR=2.338,95%CI:1.252~4.368)、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OR=3.703,95%CI:1.665~8.234)、有创通气(OR=4.356,95%CI:1.695~11.192)是MDRA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血红蛋白量、昏迷可能是MDRAb感染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5.185,95%CI:2.012~13.361)、血红蛋白量(OR=0.976,95%CI:0.957~0.996)和昏迷(OR=4.061,95%CI:1.517~10.873)是MDRAb感染患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使用抗生素>7d、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有创通气是MDRA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血红蛋白量、昏迷是MDRAb感染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 江冬萍 顾成武 李艳霞 左素清 惠亚 梁玉萍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 重症监护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