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金海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阻尼
  • 4篇阻尼器
  • 2篇电涡流
  • 2篇调谐质量阻尼...
  • 2篇有限元
  • 2篇粘滞阻尼
  • 2篇粘滞阻尼器
  • 2篇质量阻尼器
  • 2篇TMD
  • 1篇动网格
  • 1篇悬索
  • 1篇悬索桥
  • 1篇有限元模拟
  • 1篇有限元模型
  • 1篇有限元模型修...
  • 1篇振动
  • 1篇振动数据
  • 1篇人行桥
  • 1篇阻尼力
  • 1篇做功

机构

  • 6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交通部公路科...
  • 1篇南通蓝科减震...

作者

  • 6篇李金海
  • 1篇刘静
  • 1篇郑益华
  • 1篇王建中

传媒

  • 1篇低温建筑技术
  • 1篇价值工程
  • 1篇四川建筑科学...
  • 1篇结构工程师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中国水运(下...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实测模态振动数据的悬索桥有限元模型修正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给悬索桥的结构损伤识别和安全监测工作提供了准确的依据,根据马鞍山左汊悬索桥动静力试验获得的实测模态振动数据,采用基于特征灵敏度的优化设计方法对马鞍山大桥左汊悬索桥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对悬索桥有限元模型修正采用分步修正模型策略,并构造了包括频率响应残差、振型响应残差和位移响应残差项在内的多响应目标函数。研究表明,为了建立一个全面反映悬索桥静动力响应的有限元模型,需在目标函数中包含静动力响应残余项,这样修正后的模型不论是在反映原桥频率、振型等动力响应还是位移、索力等静力响应方面都有着较高的精度。研究结果为大跨度缆索支撑桥梁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提供参考。
李金海王建中刘静
关键词:悬索桥模型修正
仿真法测粘滞阻尼器的速度指数
2017年
粘滞阻尼器是一个理论成熟而且在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产品,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在实际工程使用中,我们有时候需要能够有效地改变粘滞阻尼器速度指数的新式阻尼器结构。考虑到使用实际实验的办法去测量参数时成本高且不确定因素多,特意引入FLUENT仿真的办法去测粘滞阻尼器输出的速度指数。
黄威果李金海郑益华
关键词:粘滞阻尼器
板式电涡流TMD有限元模拟与参数优化
2022年
针对一种板式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TMD)进行磁路及参数的优化分析。利用三维有限元电磁瞬态场分析永磁铁分布方式及主要参数——气隙、永磁铁厚度、导体板厚度对电涡流TMD性能的影响,通过线性回归方程及其导数观察阻尼力做功的大小随主要参数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当阻尼器采用永磁铁磁极交替分布时,阻尼器的工作效率最高;在给定取值范围内,阻尼力做功的大小随气隙呈负指数衰减,随永磁铁厚度呈对数增加,随导体板厚度呈指数增加;各主要参数建议取值范围:气隙大小取7 mm以内,永磁铁厚度在15 mm以内,导体板厚度在给定区间取最值。
卢亮亮李金海杨德超
仿真研究粘滞阻尼器的速度指数
2016年
粘滞阻尼器是一个理论成熟,而且在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产品,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在实际工程使用中,有时候需要对速度指数有特别要求的阻尼器。由于具体实验成本高,不确定因素多,考虑使用fluent仿真去研究粘滞阻尼器的运动,从而寻找改变速度指数的方法是有很高的实用意义的。
黄威果李金海
关键词:动网格
钢结构的减震设计方案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以多遇地震下40%的顶部位移减震率为控制目标,对某钢结构进行屈曲约束支撑(BRB)、剪切阻尼器(SD)和粘滞阻尼器(VFD)三种减震方案的分析。结果表明:SD和VFD可有效降低地震作用,但随着地震强度的增加,减震效果有所下降;BRB在多遇地震下会放大结构的地震响应,但仍可有效降低位移角和框架部分剪力,并且在大震下的减震效果较好;在子结构中VFD和SD对梁的弯矩影响较大,BRB对框架柱产生附加轴力。
翟雪雯李金海陈云
关键词:钢结构BRBSDVFD减震效果
电涡流TMD在某人行桥减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以某钢箱梁人行桥为例,依据两种规范(ISO 10137与JGJ/T 441)的人行激励模型分别建立了5种人群荷载工况,并对其进行了结构动力响应分析,发现两种规范下均有不满足ISO 2631规范舒适度要求的人群荷载工况,因此采用电涡流TMD对人行桥进行了减振,并提出了一种电涡流TMD阻尼设计方法。结果表明,ISO 10137规范下人行桥的竖向峰值加速度相较于JGJ/T 441规范更小,其结果更偏保守。人行桥加设电涡流TMD后,减振效果显著,需减振工况在桥跨l/2处峰值加速度减振率均超过80%,满足ISO 2631规范的舒适度要求。
杨德超李金海
关键词:人行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