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课题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 湖北石首丧葬仪式音乐考察报告被引量:2
- 2012年
- 湖北省石首地区地处楚文化之腹地,至今仍保持着坐丧闹夜、鼓乐娱尸吊客的古老丧葬习俗。当地丧葬仪式中包含着跳三鼓说唱、火居道乐、鼓乐吹打等多种音乐。对历时三天的初丧仪式的实地考察,完整的记录了该仪式的仪程,探讨音声与仪式的关系,以此展现人们如何用仪式行为、音乐表演、音声展现来表达内心灵魂不灭、尊卑有序、以孝为先的思想内涵。
- 李萍
- 关键词:楚文化丧葬仪式音声
- 潮州民间音乐“传统”与“传承”一瞥——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12潮州民间音乐考察纪行被引量:1
- 2013年
- 2012年7月20日至22日,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马达院长、陈雅先教授、李萍博士、硕士研究生袁静静一同组成了考察小组,赴潮州地区开展了一系列潮州民间音乐的田野考察工作。此行既是作为对潮州民间音乐所进行的一次有意义的周期性重访,也为不同学科、不同研究取向对潮州民间音乐的当代研究提供了进一步深入的依据。本文将选取此次考察的点滴片段,以期为课题组今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材料与思路。
- 李萍
- 关键词:潮州音乐潮州大锣鼓传承
- “佛法的腔调”——论无锡宣卷音声的仪式性特征及信仰核心被引量:1
- 2014年
- 宣卷,是一种遍及全国的具信仰内涵的仪式行为,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唐代俗讲。音乐学界对宣卷的研究,多从音乐的角度将宣卷作为一种说唱(或曲艺)形式论之,而对于宣卷音乐与仪式语境的关联性未有深入的探讨。位于江南腹地的无锡地区宣卷并未作为一种说唱娱乐形式而存在,而是植根于当地的信仰仪式之中。本文即从无锡宣卷不可或缺的信仰仪式语境入手,探究仪式中宣卷音声的展现方式、特征与功能。笔者认为:无锡宣卷音声的特征在于它是具有信仰归属的仪式行为的产物,宣卷音声中一直保有的信仰核心也正是与其历史本源一脉相承的本质所在。
- 李萍
- 关键词:宣卷宝卷音声仪式
- “田野”中的对话——田野考察方法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 2014年
- "田野考察"方法在人类学、社会学、音乐学等社会人文学科研究中占有着重要地位,而田野考察方法的重要价值也恰是当今高校音乐专业在音乐教育中有所缺失的方面。本文即通过设定与实施高校音乐专业学生亲身参与对身边民间音乐进行"田野考察"的教学实践研究,记录高校学生在田野考察过程中的困惑与收获,以探讨"田野考察"方法对于学生音乐认知能力的提高与深化,以及开拓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方法"多样化"的价值与意义。
- 李萍
- 关键词:田野考察语境局外
- 高校考试改革与音乐专业教育的适应性分析与实践探索
- 2015年
- 高校考试改革是一项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系统性工程。本文阐释了高校考试改革对于音乐专业教育的适应性原理,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肯定了高校考试改革对于音乐专业教育的推动作用,并且反思实践中的制约性因素,以期对今后考试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参考与启示。
- 李萍
- 关键词:考试改革形成性考核音乐专业
- '佛法的腔调'--论无锡宣卷音声的仪式性特征及信仰核心
- 佛头及信众们基于信仰的需求造就了宣卷的音声特征,宣卷的音声也被局内人赋予了“佛法”的意义:无锡宣卷以非独立性、统一的风格融于念佛仪式之中;并以便于仪式实践的宣唱方式表达着执仪者的信仰体认。无锡宣卷的个案,使人们看到了一个...
- 李萍
- 关键词:宣卷音乐形态宗教信仰
- 无锡宣卷仪式的“乡派”与“城派”被引量:1
- 2014年
- 宣卷是一种具有信仰内涵的民间仪式行为,无锡地区的宣卷经历了从传统到当代的变迁过程。对无锡地区宣卷仪式在城市化进程影响下所形成的"乡派"、"城派"进行考述,比较两者在仪式内容、宝卷属性等方面的异同,以此展现在城市变迁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同样态宣卷仪式的面貌。
- 李萍
- 关键词:宣卷城市化
- 上海崇福道院早晚功课仪式音乐考察与简析被引量:2
- 2013年
- 早晚功课是道教重要的内修科仪。以上海崇福道院早晚功课仪式音乐为研究对象,描述崇福道院早晚功课的仪程,梳理科仪文本的内容与源流,简要分析音乐在该仪式中的功能,为理解正一道早晚功课仪式音乐的内涵与意义提供参考。
- 李萍
- 关键词:正一派音声音乐
- 无锡宣卷与宝卷之共生关系探析被引量:1
- 2015年
- 宝卷与宣卷本是一对紧密相关的对象,而在文史社科学界和音乐学界的研究中,却逐步形成了以文本为中心以及以音乐形态为主体的两个基本研究路向。宝卷文本与宣卷实践的关系问题尚未得到深入的探讨。本文试图以无锡地区的宣卷个案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宝卷文本对宣卷实践的作用、宣卷对宝卷的意义以及两者在历史流变的过程中互相依存的"共生关系"。笔者认为:无锡宝卷与宣卷在"文本"与"口传"的双轨传承下相需为用、互为共生,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一特征为我们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宣卷发展状态中,衡量宣卷与其历史本源的距离与关系、把握宣卷的本质属性提供了参考。
- 李萍
- 关键词:宣卷宝卷文本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