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丹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石油炼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网络
  • 2篇
  • 1篇压降
  • 1篇液化天然气
  • 1篇油质
  • 1篇油质量
  • 1篇脂肪酸酯
  • 1篇制冷
  • 1篇制冷剂
  • 1篇数学
  • 1篇数学规划
  • 1篇酸酯
  • 1篇天然气
  • 1篇微通道
  • 1篇微通道反应器
  • 1篇利用率
  • 1篇节能
  • 1篇节能降耗
  • 1篇抗磨
  • 1篇抗磨剂

机构

  • 5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东华大学

作者

  • 5篇李丹
  • 4篇范峥
  • 4篇黄风林
  • 1篇李彦
  • 1篇刘菊荣
  • 1篇丁昌峰
  • 1篇杨栩

传媒

  • 2篇现代化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当代化工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提高制加氢过程氢利用率的工艺实践
2016年
针对企业氢供应不足的现状,以物料平衡、热量平衡、制加氢反应特性分析为工具,分析了制氢原料供需,制加氢过程,新氢、循环氢及驰放气使用等涉氢环节,指出氢流降级利用、PSA产能未充分利用是影响氢气供求矛盾的关键。耦合分析不同氢流利用方案表明,补充S-Zorb汽油精制驰放气作制氢原料,催化重整产氢进入PSA,多产解吸气作转化炉燃料,可增加0.28 t/h干气作制氢原料,氢源由5 000 m3重整氢(体积分数82.5%~89.5%)和11 000 m3/h高浓度氢(体积分数99.91%)提高至18 073 m3/h高浓度氢(体积分数99.91%),氢产量增加16.6%,缓解了氢气供应不足的矛盾。制氢物耗降低18.1%,促进汽、柴油质量持续改善。
屈端黄风林范峥李丹刘菊荣
关键词:回收
柴油抗磨剂对柴油质量影响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针对使用抗磨剂柴油出现的乳化、絮凝等质量问题,借助抗磨剂结构、作用和发展的分析,剖析了酸/酯型抗磨剂原料选择、酯化、后处理等生产工艺对抗磨剂使用性能的影响。表明脂肪酸型抗磨剂仅适用于低酸度柴油,脂肪酸酯型抗磨剂的适应面广,稳定性好;提出控制使用酸型抗磨剂的柴油总不溶物、灰分、10%蒸余物残炭及使用酯型柴油抗磨剂的非烃元素含量、柴油破乳性即可保障柴油质量稳定。
李彦杨栩李丹范峥黄风林
关键词:柴油抗磨剂脂肪酸酯
数学规划法优化氢网络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为实现不同目标函数与超结构网络氢系统稳定性、可靠性与柔性的统一,从超结构网络、目标函数、约束条件3个方面对国内外氢网络优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分析,阐述了数学规划法在氢网络优化设计进程中的发展变迁,指出充分把握加氢、提纯、压缩等渉氢单元的物料、能量、相平衡特点及相互关系,建立有效的超结构网络,结合不同的目标函数选取不同的约束条件,将随机变量的约束转化为联合机会约束,可提高合成网络的工程可行性、改善网络的柔性。
黄风林屈端范峥李丹丁昌峰
关键词:数学规划
微通道反应器内气液二相流压降的研究
2015年
以氮气和去离子水为研究体系,采用混合均质模型,在内径分别为900μm和500μm的圆形微通道中针对微通道反应器内气液二相流的压降进行研究。分析了黏度、气液表观速度等因素对微通道反应器中气液二相摩擦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均相流模型与分相流模型在微通道反应器内适用性均有限;采用Mc Adams黏度公式对微通道内的压降进行理论计算,其结果与实际测量所得压降值吻合良好;微通道反应器中的气液二相摩擦压降随气液二相表观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将实验结果与分相流模型的预测值进行比较,分相流模型中Lockhart-Martinelli关系式不能很好地预测微通道中气液二相流的摩擦压降。
李丹
关键词:微通道压降
混合制冷剂循环液化天然气工艺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针对混合制冷剂循环液化天然气流程能耗高、效率低的现状,运用HYSYS软件对液化流程模型进行优化,分析评价表明,压缩机、冷却器、多股流换热器、节流阀及混合器的损失依次减少。探讨了流体压力、温度、压缩比等参数对压缩过程不可逆性的影响,第一段压缩机出口压力为1 074 k Pa、压缩比为2.02,第二段压缩机进口温度为40℃、压缩比为3.63时,最小压缩机比功耗、损失为5.98 k Wh/kmol、15 840.06 k W。优化换热器操作,保持夹点温差、对数平均温差约3、5℃,换热器损失减少41%。借助分析原料气的CP-T分布,在满足不同温区所需冷量的基础上,合理配置制冷剂组分,调整制冷剂蒸发压力可降低换热过程损失。
朱渝黄风林司云航李丹范峥
关键词:液化天然气节能降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