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源
- 作品数:10 被引量:17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中蒙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异常的区域性差异及其年代际演变特征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利用1951~2005年间中蒙干旱半干旱区322个气象测站的月降水量资料,借助聚类和小波等统计分析方法对该区各月降水异常的区域性差异及其年代际演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主要揭露了以下事实:1) 同降水量的年变化特征相近,降水空间分布形势也表现出明显的年变化,由春季到夏季,多雨区不断扩展,少雨区不断退缩,直到各地降水量均达到最大,然后由秋季到冬季,少雨区不断扩展,多雨区则不断退缩,直到降水量恢复到全年的最小值,使得1年明显成为降水空间分布变化的一个周期。2) 通过聚类分析给出1951~2005年间各月降水异常的典型空间分布型及其出现的年份和频次,说明不同月份,即使属同一季节,其降水异常的典型空间分布型也有很大差异,不同月份典型空间分布型出现的年份也少有规律可循。3) 中蒙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异常的区域性差异存在着明显的年代际演变。4) 通过小波分析给出一些主要区域逐月降水量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周期性特征,结果表明同一区域,不同月份,即使属同一季节,其降水量变化的周期和位相也很不同。
- 李万源李万源吕世华董治宝
- 关键词:年代际变化
- 中国北方春季沙尘暴频次的多要素线性拟合被引量:7
- 2010年
- 利用1953-2005年地面风速及地温(5 cm和40 cm深处)等18个气象要素的春季标准化资料对我国北方97个测站的标准化春季沙尘暴频次进行了线性拟合,结果表明:无论对单要素拟合还是对多要素拟合,要素与沙尘暴频次间的(平均)相关程度决定着其对后者的拟合效果,相关程度越高,拟合效果越好。若与实际级别相同的拟合沙尘暴频次视为准确,则全区约有33%的测站,其拟合准确率≥50%;53年间约有39.6%的年份,其拟合的准确范围≥50%;对所有年份和所有测站而言,约45.6%的沙尘暴频次能够被准确地拟合,拟合的沙尘暴频次略低于实际频次。根据线性拟合方程中各要素前的系数可断定,18个要素中风速和蒸发量是沙尘暴的正影响因子,而水汽压、相对湿度和最低气温等则是沙尘暴的负影响因子,其他一些因子对沙尘暴的影响方式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 李万源吕世华董治宝王式功田文寿余晔沈志宝陈玉春郭勇涛
- 关键词:气象要素
- 全球、中蒙干旱区及其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细节被引量:39
- 2011年
- 在简要评述并对比了全球8大主要半永久性干旱半干旱区的情况后,也具体分析和讨论了中蒙干旱区的范围、面积、命名及其部分地区的降水分布细节及成因。主要结论如下:(1)全球主要有北非、澳大利亚及中蒙等8大干旱半干旱区。(2)中蒙干旱半干旱区主要覆盖中国北方大兴安岭?吕梁山一线以西、约36°N以北及蒙古国全境,总面积约5×106km2,是中国北方及蒙古国约1亿人口的家园。(3)中蒙干旱带呈中间干、南北两侧稍湿的格局。其最低雨量及年降水变率等堪与北非及澳大利亚等全球主要干旱区相比。该干旱区的主体及极端干旱区均在中国西北区。(4)中蒙干旱区的极端干旱区在南疆盆地东端,伴有托克逊等4个孤立的干中心,这是青藏高原大地形北缘的热力补偿下沉运动和东天山及阿尔金山等中地形背风坡焚风效应共同影响的结果;在高原东侧还有明显南伸的"V"形干谷,亦系高原东缘的热力补偿下沉所致。
- 钱正安宋敏红李万源蔡英
- 中蒙干旱半干旱区冬、夏季地面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Ⅰ):1月被引量:32
- 2005年
- 为了整体地分析中蒙干旱半干旱区冬季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首先利用1961-1997年1月的实测气温资料,分析了平均场和标准差场,然后再选取区内104个分布相对均匀的站点,对1月气温作了经验正交函数(EOF)和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分析.结果表明:纬度、地形及西伯利亚高压是影响冬季气温的3个主要因子;区内绝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的年际变化>2℃以上.根据EOF分析,区内冬季气温异常有'全区一致型'、 '东西差异型'和'南北差异型'三种模态;根据REOF分析,区内的冬季气温可划分为高原东北侧、南疆、北疆、青海高原、蒙古中东部及西部6个分区.区内冬季增暖明显,增暖中心在中蒙南边界的临河-富蕴及拐子湖一带,近20年平均增温达2.5℃以上,1977年是由冷转暖的突变年;区内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变化有3~4年周期,部分地区还有8年的变化周期.
- 李万源钱正安
- 关键词:干旱半干旱区气温EOF分析REOF分析
- 风蚀影响因子的敏感性试验被引量:24
- 2007年
- 对风蚀模式的各重要影响因子进行了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①随风力的增大,跃动沙粒的粒径范围迅速增大,从而会使更多、更大的尘粒因受到更强烈的撞击作用而释放于空中。但随土壤水分和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跃动沙粒粒径范围会变窄,较大的粒子很难被激发到空中。②各种土壤沙流通量及尘粒释放率随粒径的变化趋势Q(d)和F(d)与相应的地表土壤有效粒度分布Ps(d)具有相似的特征,说明前人用近地层沙尘粒度分布来代表地表土壤的有效粒度分布是合理的。③若以总沙流通量Q〉0.5g·m^-1·s^-1为风蚀过程开始发生的标准,在干燥、裸露的情况下,沙土、沙壤土、壤土、黏土和粉黏土表面发生风蚀的临界摩擦速度都约为0.3m·s^-1。相同风力条件下(u*=0.6m·s^1),若地表干燥(w=0)并忽略小于0.1g·m^-1·s^-1的总沙流通量,则抑制5种土壤发生风蚀的最小植被覆盖度分别约为:沙土0.35、沙壤土0.45、壤土0.45、黏土0.55、粉黏土0.55;若地表裸露,抑制风蚀发生的最小水分含量分别为:沙土0.15、沙壤土0.18、壤土0.3、黏土0.36和粉黏土0.33。④通常情况下沙土最不易起尘,它在各个粒径的尘粒释放率比其他土壤均约小3~5个量级。粉黏土最易起尘,且粒径较小,较容易传输到下游很远处。⑤总尘粒释放率F和总沙流通量Q随风力、地表条件的变化一般是同相的,即Q增大,F也会增大。⑥一般情况下F随摩擦速度u*的增大或植被覆盖度cf和土壤水分w的减小而增大;土壤拖曳系数sx和弹性压力垂直分量pye的增加会大大降低尘粒释放率。⑦通常风蚀情况下,5种土壤中粉黏土和沙壤土因聚合粒子破碎产生的尘粒释放率Fc最大,Fc随风力、地表条件变化的敏感度也最强;沙土的Fc最小,其对风力、地表条件的敏感度也最弱。
- 李万源沈志宝吕世华李耀辉
- 关键词:土壤类型土壤水分植被覆盖度
- 中蒙干旱半干旱区冬、夏季地面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Ⅱ):7月被引量:18
- 2006年
- 为整体地分析中蒙干旱半干旱区(中蒙干旱区)夏季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中蒙干旱区内分布相对均匀的104个站点(包括5个“人造站”)1961—1997年7月的平均地面气温资料等,首先分析了该区夏季的平均气温场、气温年较差及日较差等背景;然后,对标准化的7月平均气温距平资料分别作了EOF和REOF分析。结果表明:(1)中蒙干旱区夏季的热量资源充足。夏季气温场分布的区域性特色更明显。(2)受纬度、地形高度及远离海洋等的影响,中蒙干旱区地面气温的年较差大,日较差也大,呈典型大陆性气候(大陆度高)的特色,但是区内的夏季气温年际变化小。(3)根据气温的EOF分析,中蒙干旱区夏季气温异常可粗分为全区一致型、准东西差异型、准南北差异型及准东北一西南差异型等4种常见分布模态;再根据REOF分析,可将该区夏季气温异常进一步细分为青海高原、高原东北侧、南疆、北疆、陕西甘南区、蒙古国西北部及东南部等7个分区。(4)近37年来,中蒙干旱区夏季气温增暖主要出现在高原东北侧和南疆区,强度比冬春季弱;在青海高原及蒙古国东南部气温还在变凉,区内各分区夏季气温变化也约有3~4年的周期。
- 李万源钱正安宋敏红吕世华沈志宝
- 关键词:时空变化特征
- 2001—2007年兰州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污染特征分析被引量:56
- 2010年
- 以兰州市2001-2007年空气污染指数资料为基础,对每日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API)、空气质量级别和PM10浓度等的年、季、月变化特征以及采暖期和非采暖期污染变化差异进行了分析。结合甘肃省地面气候资料集兰州市日观测资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线性相关分析,找出不同季节对PM10浓度有显著影响的气象要素,得到不同季节与PM10浓度呈显著线性相关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1)兰州市的首要污染物仍以PM10为主,其中冬季和春季污染最严重,PM10浓度在冬季12月有一主峰值,在春季3,4月份有一次峰值;(2)近年来,兰州市污染天数有减少趋势,并与兰州市烟、粉尘年排放量减小趋势一致;(3)采暖期PM10浓度有明显减小趋势,而非采暖期PM10浓度减小趋势不明显,污染日越来越集中在采暖期;(4)与PM10浓度呈显著线性相关的气象要素存在季节差异,但总体上风速、气温和湿度(或降水)是影响兰州市PM10浓度的主要气象因子,因此湿度、温度和风场条件的改变将对兰州市的大气环境产生影响。
- 陈雷华余晔陈晋北李万源李江林
- 关键词:空气污染指数(API)
- 各气象要素影响沙尘暴的方式和强度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利用1954—2005年甘肃60个测站春季17个气象要素和沙尘暴的日资料,对这些要素影响沙尘暴的方式和强度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风速、最大风速、蒸发量是甘肃省沙尘暴的正影响因子;相反,相对湿度、最小相对湿度、最低气压、水汽压和日照时数是负影响因子;气压、最高气压、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以及20:00~08:00,08:00~20:00和20:00~20:00的降水量对沙尘暴的影响方式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各要素对沙尘暴的影响强度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平均而言,最大风速、平均风速、最大风速风向、日照时数及蒸发量对甘肃沙尘暴的影响强度依次最大,20:00~08:00,08:00~20:00和20:00~20:00的降水量、气压和气温的影响强度依次最小。
- 李万源吕世华余晔董治宝沈志宝陈玉春
- 关键词:气象要素春季沙尘暴
- 近50年我国西北区外核拍频涡与强雨区的关系被引量:10
- 2011年
- 根据强震成因的外核对流上升体顶托说,一个强震的震中下面是外核的一个对流上升脉冲点,从物理学的"拍频原理"可知,两个强震的中点也是一个外核脉冲点,将其称为"外核拍频(地热)涡"。仔细分析了近50年来出现在我国西北区的外核拍频涡,发现它与降水距平百分率R′>100%的强雨区相配合,这为水灾的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 郭俊琴汤懋苍李万源张凯郭维栋
- 用气象要素确立的当地发生沙尘暴的可能性指数
- 2011年
- 本文利用甘肃省60 个测站1954-2005 年间春季17 个气象要素处于不同大小等级时沙尘暴发生的频率,有效建立了表征和判断某日沙尘暴发生可能性的气象指数,并据此给出判断某日沙尘暴能否发生的气象判据,为预报沙尘暴和填补历史资料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分析表明:一般而言,要素与沙尘暴的关联程度越大,其对沙尘暴事件能否发生的影响强度也越大;各要素与沙尘暴的关联程度及其对后者的影响强度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就全省而言,所研究要素中最大风速、风速、最大风速风向、日照时数、蒸发量、相对湿度、最小相对湿度、最低气压以及水汽压与沙尘暴的关联程度最大,它们对沙尘暴的影响强度也是最大的。
- 李万源吕世华董治宝王式功沈志宝陈玉春余晔奥银焕
- 关键词:气象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