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旦正加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社会
  • 3篇藏族
  • 2篇社会调查
  • 2篇牧民
  • 2篇家庭
  • 2篇个案
  • 2篇部落
  • 2篇藏族部落
  • 1篇姓氏
  • 1篇山村
  • 1篇社会流动
  • 1篇亲属称谓
  • 1篇青海民族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品牌
  • 1篇文化资源
  • 1篇习俗
  • 1篇民族
  • 1篇民族文化品牌
  • 1篇牧户

机构

  • 6篇青海省社会科...

作者

  • 6篇旦正加
  • 1篇拉毛措

传媒

  • 5篇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藏族部落姓氏与传统家族文化——基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的社会调查
2018年
达日县地处四川、甘肃、青海三省交界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境南部,属藏族聚居的纯牧业县,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县之一。解放前属于"果洛克松"(三果洛)之昂青部落生活区域,部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深厚。上世纪50年代,昂青部落为果洛解放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现有红科、莫坝等部落。行政规划为10个乡镇,33个牧委会,共3.2万人,其中牧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8%。2014年7月达日课题组赴该县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田野调查,并结合有关藏文史料和其他研究成果,对当地藏族部落及其姓氏、传统家族文化等做了系统阐释。
旦正加
关键词:家族文化
社会流动下的藏族婚姻变化——以青海化隆县三个藏族脑山村为个案
2017年
随着社会流动的加剧,藏族古老的婚姻模式受到冲击和影响,婚姻观念、婚姻成本、婚姻稳定性、婚姻圈等方面都发生了诸多变化,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探讨这些变化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分析变化产生的原因及相关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对倡导正确的婚恋观、引导藏族婚姻向现代婚姻模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拉毛措文斌兴索南努日旦正加
关键词:社会流动藏族婚姻
岷江源头藏族部落婚姻习俗变迁研究--以达日县为中心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处于三江源核心区和岷江源头的达日县藏族部落婚姻习俗做了初步研究与探讨,梳理了藏族部落传统婚姻惯制,阐释了藏族部落传统婚姻习俗及其过程,从而进一步揭示了新时代藏族部落婚姻习俗文化的变迁。认为随着经济社会...
旦正加
关键词:藏族部落婚姻习俗
青海三江源地区牧民家庭贫困问题研究——以达日县典型牧户为个案
2016年
青海属于西部高海拔欠发达地区,三江源又是我国重要生态保护区,居住在该区域的藏族牧民大多生活困难,贫困人口较多。本文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典型牧户为个案,通过对三江源地区家庭贫困问题的根源、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加强该区域扶贫脱贫和提高脱贫成效提供咨询,以求达到精准脱贫、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旦正加
关键词:家庭贫困
利用格萨尔文化资源打造青海民族文化品牌被引量:3
2009年
《格萨尔》是藏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民间口头文学,是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更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青海是《格萨尔》的重要发祥地,有很多民间说唱艺人、传说故事、文物古迹和传统习俗。本文对青海格萨尔文化资源进行了初步归类和分析,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保护和利用格萨尔文化资源、进一步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的几点建议。
桑杰端智旦正加
关键词:格萨尔文化资源民族文化品牌
牧民家庭结构与亲属称谓的变化--基于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的社会调查
2021年
世代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牧民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形成了具有高原牧区特点的家庭结构和亲属称谓。随着社会的发展,牧民家庭结构从传统主干家庭和直系家庭逐步向现代核心家庭转变,交流语言和亲属称谓也随之发生变化。既反映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趋势、新特点,也体现了人们观念及精神文化生活的新变化、新特点。
旦正加
关键词:牧民家庭结构亲属称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