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莹

作品数:10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底栖动物
  • 3篇大型底栖动物
  • 2篇多毛类
  • 2篇营养化
  • 2篇生态健康
  • 2篇生态特征
  • 2篇可持续发展
  • 2篇富营养化
  • 1篇敌害
  • 1篇多样性
  • 1篇羊栖菜
  • 1篇养殖
  • 1篇养殖动物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级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评价
  • 1篇生态质量
  • 1篇水产

机构

  • 10篇山东省海洋水...
  • 3篇山东师范大学
  • 3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山东省海水养...
  • 1篇山东安源水产...

作者

  • 10篇张莹
  • 5篇吕振波
  • 4篇徐宗法
  • 4篇刘元进
  • 3篇李少文
  • 2篇李凡
  • 2篇管博
  • 2篇陈玮
  • 1篇徐炳庆
  • 1篇王田田
  • 1篇张爱波
  • 1篇靳洋
  • 1篇李美真
  • 1篇陈建强
  • 1篇魏振华
  • 1篇马元庆
  • 1篇刘义豪
  • 1篇孙福新
  • 1篇郑亮
  • 1篇徐智广

传媒

  • 4篇生态学杂志
  • 2篇生态学报
  • 1篇南方水产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象拔蚌室外池塘养殖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动物领域,尤其是一种象拔蚌室外池塘养殖方法。将象拔蚌幼苗在室外养殖池采用海水介质以鱼蚌混养模式进行混养;其中海水介质为大菱鲆养殖池排出废水。采用本发明方法可满足象拔蚌水温、盐度和饵料营养需求,克服敌害攻...
张莹吕振波魏振华邹安革孙宗哲张培超
文献传递
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现状被引量:20
2013年
2011年对莱州湾20个站位进行了4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运用功能群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研究了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功能群组成及多样性。结果表明:2011年共发现177种大型底栖动物,以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为主,各功能群所含种类占全部种类的百分比依次为C>D>Pl>O>Ph,栖息密度百分比依次是Pl>D>C>O>Ph,生物量百分比依次是Pl>C>D>O>Ph;通过聚类分析可将20个站位分为3组;各功能群的种类数、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在季节变化上均无显著差异,各功能群的丰富度指数(d)依次是C>D>Pl>O(Ph功能群除外),季节间差异显著(P<0.05),均匀度指数(J')依次是C>D>O>Pl,季节间差异不显著,多样性指数(H')依次是C>D>Pl>O,季节间差异不显著;种类多样性和功能群多样性呈显著线性正相关;ABC曲线显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扰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与其食物来源共有4个营养级,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占第Ⅱ、Ⅲ、Ⅳ营养级,各营养级之间构成了一张复杂的食物网。
李少文刘元进李凡张莹徐宗法吕振波王田田张爱波
关键词:功能群大型底栖动物营养级
温度、光强和营养史对羊栖菜无机磷吸收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为了探讨温度、光照和营养史对羊栖菜(Hizikia fusiforme)无机磷吸收的影响,在不同条件下培养藻体,于第0小时、第0.5小时、第1小时、第2小时、第4小时、第6小时和第9小时分别测定培养海水中磷(P)浓度,以此来计算藻体对P的吸收速率。培养条件设置为10℃、20℃和30℃3个温度梯度;0、1 500 lx和6 500 lx 3个光照强度梯度;营养史通过藻体在不同营养盐浓度下培养96 h后获得,其中不同P营养史设0、5μmol·L-1和50μmol·L-13个梯度,不同氮(N)营养史设0、10μmol·L-1和200μmol·L-13个梯度。结果表明,羊栖菜对P的吸收速率在20℃时达到最大值(0.197±0.005)μmol.(h.g)-1,在10℃时最小值为(0.105±0.001)μmol·(h·g)-1;随着培养光强的升高,P吸收速率逐渐递增;随着营养史中P饥饿程度的增加,P的吸收速率递增;而不同N营养史处理的藻体,无氮(0μmol·L-1)和低氮(10μmol·L-1)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高氮营养史(200μmol·L-1)的藻体具有最高的P吸收速率。
徐智广李美真孙福新王志刚张莹
关键词:羊栖菜吸收速率温度光强
多毛类底栖动物在莱州湾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多毛类底栖动物常作为环境扰动的指示生物。对2011年莱州湾20个站位的多毛类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特征及其与沉积物理化特征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期应用于莱州湾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评价。结果表明,莱州湾多毛类共60种,4季平均生物密度为548.7个/m2,平均生物量为2.79 g/m2,机会种种类数量占优势种种类37.5%。种类多样性较高站位主要集中在湾东部,较低站位集中在湾西部和南部。ABC曲线表明多毛类动物处于中等扰动状态。BOPA指数显示,春季,站位S15和S16为中度污染,夏季,S14站位为重度污染。BIO-ENV分析结果显示,5个最佳环境变量组合相关系数ρs>0.8,表明沉积物理化性质对多毛类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是显著的,沉积物粒度是最主要环境因子。因此,可通过多毛类种类、数量组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生态关系,评价莱州湾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污染控制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基础信息和科学依据。
张莹李少文吕振波马元庆刘元进魏振华陈玮
关键词:环境评价
环境污染对小清河口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30
2012年
利用2008年7月小清河口和黄河口各8个站位的底栖动物调查资料,运用多种多样性指数对两河口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进行了比较,并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了14个环境因素和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小清河口共有大型底栖动物4门6纲17目35科37属38种,平均分类差异指数为85.7,分类差异变异指数为585.6,黄河口共有大型底栖动物6门9纲24目42科45属48种,平均分类差异指数为89.3,分类差异变异指数为435.8。小清河口的多样性指数(H')仅约为黄河口的1/3。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H'与铵盐、硝酸盐、铜和汞含量呈负相关性,说明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随着富营养化程度的提高而相应降低,营养物质氮的大量输入和重金属的污染对小清河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ABC曲线法分析显示,小清河口底栖动物的丰度优势度曲线与生物量优势度曲线相交,表明小清河口底栖动物群落处于中度干扰状态;BOPA指数显示,小清河口8个站位中有4个站位受到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可能对小清河口底栖动物生态特征带来巨大影响,加强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管理,强化清洁生产,加强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对恢复小清河流域水质、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张莹吕振波吕振波徐宗法陈玮
关键词:SHANNON多样性指数
海洋缺氧对生态系统健康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海洋缺氧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已给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开始影响到我们人类所使用的海洋资源。本文通过综述的方法,一方面探讨了全球海洋缺氧的现状,指出富营养化是诱导海洋缺氧的主要因素,并通过比较分析海洋缺氧区域碳含量的变化...
张莹张英管博
关键词:富营养化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
文献传递
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被引量:13
2014年
2011年对莱州湾20个站位进行了4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发现177种大型底栖动物,以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为主。使用Brey经验公式进行大型底栖动物丰度、生物量、次级生产力和P/B值的计算。结果表明: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年均丰度为3057.69 ind·m-2,生物量为3.45 g·m-2(去灰干质量),次级生产力为5.60 g·m-2·a-1(去灰干质量),P/B值为1.59 a-1。相关分析表明,除生物量和丰度之外,叶绿素a含量是影响次级生产力的重要环境因子。群落组成中以个体小、生活史短、代谢快的底栖动物为主。通过估算得出,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约为3.48×104t·a-1(去灰干质量),约1.93×105t·a-1(鲜质量)。
李少文李凡张莹刘元进徐宗法郑亮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P环境因子
海洋缺氧对生态系统健康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海洋缺氧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已给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开始影响到人类所使用的海洋资源。本文通过综述的方法,一方面探讨了全球海洋缺氧的现状,指出富营养化是诱导海洋缺氧的主要因素,并通过比较分析海洋缺氧区域碳含量的变化,揭...
张莹张英管博
关键词:富营养化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
莱州湾多毛类底栖动物生态特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3
2012年
研究了2010年莱州湾15个站位的多毛类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特征及其对主要海水化学、沉积物环境变化的响应,并与1998年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对比,以期对莱州湾生态质量现状进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与1998年相比,2010年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和生物多样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底栖动物中绝对优势种为小头虫(Capitellacapitata)。夏季,H'与硝酸盐、石油类、重金属铅、铜、锌、铬呈负相关,说明多毛类动物多样性随着富营养化程度的提高而相应降低,营养物质氮的大量输入,重金属的污染,对莱州湾多毛类动物群落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ABC曲线和BOPA指数结果显示,底栖动物的丰度优势度曲线高于生物量曲线,表明莱州湾底栖动物群落处于重度扰动状态,并且以小头虫为主的多毛类动物显著增加预示了莱州湾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加强海水养殖管理,合理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对底栖动物群落的稳定性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张莹刘元进刘元进张英徐炳庆
关键词:生态质量
山东半岛南部海湾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特征及其与水环境的关系被引量:24
2011年
2006—2007年对山东半岛南部4个海湾(荣成湾、桑沟湾、靖海湾和五垒岛湾)19个站位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14个环境因素和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特征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荣成湾、桑沟湾和靖海湾的底栖动物种类中,多毛类所占比例最高,而五垒岛湾仅秋、冬季多毛类所占比例最高。根据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方法分析,4季底栖动物群落均可分为2个群落,春、冬季的第一聚群为靖海湾和五垒岛湾,第二聚群为荣成湾和桑沟湾。秋季荣成湾、桑沟湾、靖海湾组成第一聚群,第二聚群由五垒岛湾构成。夏季,底栖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与采样深度和总碱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水温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秋季,与硝酸盐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富营养化对山东半岛南部4个海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ABC曲线法分析显示,荣成湾和桑沟湾底栖动物的丰度优势度曲线与生物量优势度曲线相交,表明荣成湾和桑沟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处于中度干扰状态,密集的养殖活动可能对其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影响,加强海水养殖管理,强化生态健康养殖理念,合理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张莹吕振波吕振波徐宗法刘义豪
关键词:聚类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