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振
- 作品数:3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及临床意义
- 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于中晚期,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大量研究证实,远处转移与血栓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两大主要原因,同时发现肿瘤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与机体内凝血功能系统紊乱存...
- 张学振
- 关键词:恶性肿瘤血栓凝血功能
- 恶性肿瘤高凝状态患者的临床特征被引量:24
- 2017年
-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高凝状态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就诊于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的140例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恶性肿瘤高凝状态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高凝状态组和非高凝状态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凝血指标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14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有62例(44.3%)存在高凝状态。高凝状态组患者PLT、PT、FIB及D-D水平明显高于非高凝状态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凝状态组患者肺转移、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比例显著高于非高凝状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肝转移及肿瘤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存在高凝状态,根据其临床特征和凝血功能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这种状态,并及时干预可使患者获益。
- 张学振陈国荣
- 关键词:恶性肿瘤高凝状态凝血指标
- 食管鳞癌患者凝血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观察食管鳞癌患者凝血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44例食管鳞癌患者作为食管鳞癌组,另选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分析食管鳞癌患者PLT、PT、APTT、FIB、D-D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食管鳞癌组PLT、PT、FIB、D-D水平高(P均<0.05)。食管鳞癌患者PLT、PT、APTT、FIB、D-D水平与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状态无相关性。有血栓史、远处转移者FIB水平高于无血栓史、无远处转移者(P均<0.05);PLT、PT、APTT、D-D水平与血栓史、远处转移状态无相关性。Ⅲ~Ⅳ期者FIB、D-D水平高于Ⅰ~Ⅱ期者(P<0.05),PLT、PT、APTT水平与TNM分期无相关性。结论食管鳞癌患者存在高凝状态,有血栓史以及TNM分期较晚且存在远处转移的患者更易出现高凝状态。
- 张学振陈国荣李君艳
- 关键词:食管鳞癌凝血指标高凝状态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