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运
- 作品数:2 被引量:54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新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及地域分区研究被引量:33
- 2016年
- 选取新疆截止2015年自治区文化厅公布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moran’s I指数,综合运用Arc Gis与Geo Da软件,系统分析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类型结构特征、整体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区域分布状况。结果表明:(1)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音乐、民俗、民间文学,而传统医药、曲艺、传统戏剧项目类型稀缺。(2)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整体表现为聚集分布,区域间分布为非均衡集中分布,主要集中在喀什地区、伊犁州直属县(市)、乌鲁木齐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地。(3)北疆形成以哈萨克族、锡伯族、乌孜别克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俄罗斯族等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体的分布区,南疆与东疆形成以维吾尔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体的分布区。区域间成组团式分布,民族性与地域性显著。
- 张佳运高敏华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新疆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变分析被引量:21
- 2016年
- 选取新疆2007年与2014年的A级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A级景区的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Moran′s I指数,综合运用ArcGIS与GeoDa软件,系统分析了新疆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禀赋条件、政府旅游政策、景区辐射影响在新疆旅游景区结构演变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新疆旅游景区在整体结构上呈现出聚集分布,由相互孤立集中逐渐演变为集群外扩的分布格局;(2)旅游景区在区域间表现为不均衡状态,个别单核孤立发展已转变为多核集群发展格局,"五区三线"和十大精品旅游线路已成系统体系;(3)旅游景区之间的负相关性增强,区域之间辐射力度有限导致差异明显,但整体空间结构趋于完善。
- 张佳运高敏华刘海军
- 关键词: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