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蕾
-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常州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清胱抑素C与小动脉闭塞型卒中的关系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tatin C,Cys-C)与小动脉闭塞型卒中(small artery occlusion,SAO)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SAO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门诊经头颅MRI检查无急性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Cys-C是否为构成SAO的独立预测因素;分析Cys-C与腔隙性梗塞灶及脑白质疏松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SAO患者90例,对照组患者60例。观察组血清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干扰因素后,血清CysC升高仍是SAO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ys-C水平与腔隙性梗塞灶及脑白质疏松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r=0.226;P<0.05,r=0.214)。结论:血清Cys-C是SAO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与腔隙性梗塞灶及脑白质疏松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评估脑小血管病变有一定价值。
- 季蕾杨松
- 关键词:胱抑素C脑白质疏松
- 扩展版NIHSS对NIHSS评分0分延髓梗死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探讨扩展版NIHSS(e-NIHSS)对NIHSS评分0分的延髓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经头颅MRI证实的NIHSS评分0分首发延髓梗死的患者,记录脑血管危险因素、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e-NIHSS评分。结果共纳入9例延髓梗死患者,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中高血压7例(77. 78%),糖尿病4例(44. 44%),高脂血症6例(66. 67%),高同型半胱氨酸2例(22. 22%),吸烟5例(55. 56%),饮酒5例(55. 56%),冠心病1例(11. 11%),血小板增多症2例(22. 22%)。临床症状头晕6例(66. 67%)、呕吐3例(33. 33%)、行走不稳3例(33. 33%)、吞咽困难1例(11. 11%)、进食呛咳2例(22. 22%)、肢体麻木1例(11. 11%),体征咽反射减弱或提腭无力6例(66. 67%)、躯干性共济失调6例(66. 67%)、Horner征3例(33. 33%),影像学表现全部为延髓外侧梗死,位于延髓近端1例(11. 11%)、远端4例(44. 44%)、中间4例(44. 44%),e-NIHSS评分0~6分,平均(3. 55±1. 81)分。结论 e-NIHSS量表应用于延髓梗死是对NIHSS量表的有效补充。
- 季蕾蒋颖岳春贤叶丹刘猛吴坚盛世英练学淦
- 关键词:延髓梗死体征NIHSS
- 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rs2071746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患者远期转归的相关性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基因rs2071746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远期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对所有患者进行TOAST分型。应用改良多重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进行HO-1基因rs2071746多态性基因型分型。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主要终点事件包括缺血性卒中、血管性死亡和心肌梗死。应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主要终点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698例基因分型成功并获得随访信息的患者。基因分型表明,rs2071746A等位基因频率为44.91%。随访(15.21±7.39)个月,168例(9.89%)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A等位基因携带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非A等位基因携带者(8.80%对12.40%;P=0.018)。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在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吸烟、饮酒及基因型后,A等位基因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的独立保护因素[风险比(hazard risk,HR)0.69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506~0.949;P=0.022]。亚组分析显示,携带A等位基因是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的独立保护因素(HR 0.651,95%CI 0.425~0.997;P=0.048),而在其他病因学亚型中未显示rs2071746多态性与远期转归存在联系。结论HO-1基因rs2071746 A等位基因可能是急性缺血性卒中及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远期转归的保护因素。
- 曹立平朱林凤李华杰季蕾岳春贤吴坚盛世英练学淦
- 关键词:卒中血红素加氧酶-1
-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内动脉次全闭塞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治疗颈内动脉次全闭塞(ICA-NO)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1年~2016年本中心完成的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患者133例,其中ICA-NO患者31例(NO组),非ICANO患者10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手术成功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NO组临床表现为TIA、脑梗死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7)。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了CAS治疗。NO组发生低血流动力学状态、重度血管痉挛的比例(87.10%,70.9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5.29%,16.67%)(均P<0.05)。两组术后90 d内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4)。结论 CAS治疗ICA-NO是安全有效的。
- 季蕾蒋颖岳春贤刘猛李达文吴坚练学淦
- 关键词: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