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围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篇源数据
  • 1篇手机
  • 1篇滤波
  • 1篇卡尔曼
  • 1篇卡尔曼滤波
  • 1篇控制策略
  • 1篇基于手机
  • 1篇轨道交通
  • 1篇多源数据

机构

  • 2篇同济大学

作者

  • 2篇周围
  • 1篇施澄
  • 1篇钮心毅
  • 1篇蔡茜
  • 1篇周清雅

传媒

  • 1篇综合运输
  • 1篇交通运输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轨道交通客群特征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根据手机信令数据的通讯特征,提出了测度地下轨道交通站点客流的原理与技术方法,并通过基站识别软件实测数据来匹配轨道交通各站点与其进出口附近的地上与地下基站,确保准确性。在此基础上,以杭州市为例,将手机信令测得的数据与IC卡数据相比较,结果显示,两者拟合程度较高,说明该方法测度轨道交通客流有效性强。进一步充分利用手机信令可准确识别轨道用户的优势,根据乘客在轨道交通系统内外部的活动信息,继续探究该方法在轨道交通乘客职住地分布以及各站点换乘客流量等方面的应用,为优化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提供支撑。
周围施澄钮心毅刘嘉伟
基于多源数据的干线协调控制策略被引量:4
2015年
为针对不同的交通流状态选取合适的干线协调控制策略,基于线圈、视频、微波获取的多源实时交通数据,利用车队离散模型和卡尔曼滤波模型获取各转向流量,采用HCM(Highway Capacity Manual)公式计算排队长度和延误,并根据干道交叉口排队长度界定干线交通流状态:欠饱和、接近饱和、过饱和,从而选择相应的干线协调控制策略:在欠饱和状态下采用最大绿波带法,在接近饱和状态下采用改进的多带宽协调模型,在过饱和状态下采用排队占比最小模型。以青岛市香港中路为例,通过VISSIM仿真软件对算法和策略进行仿真测试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交通状态下的干线协调策略与原始控制方案相比,平均延误减少了19.4%,平均停车次数减少了22.8%,平均排队长度减少了7.4%。
蔡茜臧照奇周围周清雅
关键词:多源数据卡尔曼滤波
共1页<1>
聚类工具0